宋代名臣包拯率众开凿,七口井仅存两口包公井:井水润百姓 美名传千年
一名游客观看米仓巷包公井。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肇庆,古称端州。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0-1042年),一代名臣包拯任端州知州,留下了许多一心为民的事迹与传说,为根治西江瘴疠,率众凿七井便是其中之一,这些井也因此被称为包公井。可惜的是,七井如今仅剩两井,已消失的五井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至今没有考证结果。剩下的两口井,一口位于三联巷巷口,另一口位于米仓巷,均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也唯有肇庆保存有包公井。这两口幸存的井有哪些故事?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七井如七星 “散”布府城内外
端州包公七井,历来备受关注。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介绍,从明初董源的《义井记》到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等,都对包公井有所记载、考证。
冯咏浩介绍,第一井即民间传说的包公锁妖井,位于原府治内,即原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已消失。第二井,位于原府治西岳庙旁,即龙顶岗之西岗脚下,俗称“大井头”。第三井,位于原髙要县学宫前街南,俗称“义井”, 即今肇庆中学(原高要县学宫位置)南,在古城墙附近,已消失。第四井,位于原分司巷口,今十字路“道源斋”前,已消失。第五井,位于原广济仓右侧,今米仓巷原髙要县委干部宿舍大院内,2010年被列入肇庆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井在北门之左,原左图街西尽头,已消失。第七井,在原主帅堂前,即今市第十五小学教师宿舍南侧,已消失。
冯咏浩介绍,这七井,府城内五口、城外二口。城内五口都集中在当年端州衙门与米仓巷之间居民最集中聚居的范围内。从平面布局来看,像北斗七星,证实了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记载:“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
三联巷巷口包公井:
清冽井水滋润居民近千年
三联巷巷口保存的包公井,即“大井头”包公井,由本地文史专家刘伟铿考证,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井上建有“清泉井亭”和碑廊,周边绿化优美,干净整洁。据了解,该包公井在2005年、2014年进行过修葺,周边环境的日常管理由正西社区负责。
7月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人们在亭内闲话家常,孩童则在旁玩耍,时不时好奇地观看井内的小金鱼。井口已用铁网防护,可见或深或浅的绳索印痕。
亭子入口处的石碑碑文显示:该井圆形井筒,弧形花岗岩石井壁,直径0.75米。石灰岩石井栏,方座圆口,内径0.60米,高0.35米,口沿有深绳痕。井台用花岗岩石条铺砌。井水清源滑甘,当时有“为万灶所需,食之无疾”美誉。该井是包拯任端州知州期间改革饮用水源,遏制疾病蔓延的善政举措,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保护范围为从井口沿向外延伸15米范围内。
这口历经千年风雨的包公井,是汉族、回族人民友谊的见证者。正西社区工作人员何燕清介绍,明末清初陆续有回族同胞围绕包公井而居,他们对用水要求比较高。居住在附近的汉族群众十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自觉地不在包公井井面及附近洗衣服、洗菜,尤其是不清洗回族同胞禁忌的食物,各家各户都用专门的水桶取水。因此,回汉居民从未因用水发生过矛盾,真正实现了“共饮一口井,同乐一方情”。记者在“清泉井亭”入口处也看到,汉族、回族代表种下的“友谊松”正蓬勃生长。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周边群众才慢慢不再到包公井取水使用。
米仓巷包公井:
隐身杂物房多年被意外发现
米仓巷包公井的发现颇费周折。附近一口解放初开挖的水井甚至一度被误以为就是包公井。2007年6月,冯咏浩深入调查寻访后,惊喜发现这口真正的包公井。2010年12月,该井被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冯咏浩回忆,2007年5月底,自己接到老居民的报料,称米仓巷3号大院内的大井不是包公井,真正的包公井被夹在居民屋缝中,还有井水。“我本来就对那口大井是包公井的说法心存疑惑,觉得它没有一点‘古味’。”他决定探个究竟。
在米仓巷老居民邓汉生、许志民等多位老街坊的热心帮助下,冯咏浩在米仓巷挨家挨户访问调查,发现米仓巷历史上有水井13口之多,要找出真正的包公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那位老居民报料的古井,经鉴定后是明代所凿,并非包公井。
在老居民的介绍下,冯咏浩找到原肇庆市第十中学的退休老师陈佩兰。他告诉冯咏浩,3号院内确实还有一口古井,但在1973年建楼房时被盖在了底层,当时居民认为古井有水,可作消防用水,建楼时特意在楼底层圈出一小块地方,容下了这口水井。由于多年用不上,一户人家把该处用作杂物房,并上了锁。
冯咏浩守候多日,终于等到住户许志民。“当时井口已用石板盖住,堆满杂物。我们清理杂物后,发现此井有两层井栏,古石井栏在下,井水清澈无味。井壁全用统一规格的古青砖筑成,砖缝凹而大,砖体露出部分都没有棱角了,显然是长期被水桶、流水冲击所致。砖被浸泡后是那么圆润、凝重,砖色偏蓝黑,略带紫色,是那么深沉、润泽。再细看井眼,砖体早被历代淘井人摩擦不少,砖体亦显得薄了。看到这些‘古味’,我就知道它是包公井无疑了。”经过细心考证,最终也证实了冯咏浩的惊喜发现。
随着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的推进,2018年2月,米仓巷包公井文化广场建成开放,许多游客都慕名前去一睹包公井真容。记者看到,这口包公井仍“蜗居”在房屋一角,井口也用铁网罩住并上锁,栅门上了锁,游客只可以在门口、窗户远观。
老街坊周小媚也在观看包公井。她告诉记者:“我家原来就在距离包公井不过二三十米外。小时候,我们都在这里打水用。夏天买了西瓜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这里打水泡西瓜。”她回忆道。
搬离以后,每次经过附近,周小媚都会特意来逛逛,看看包公井,在广场拍拍照。“这里有我们很多回忆,包公井也重见天日了,真是很欣慰很感慨。看规划府城会建设得很漂亮,也希望可以快点实现。”
■下期预告
高要学宫:又称文庙,肇庆府学宫。始建于北宋崇宁初,元末遭兵毁,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殿宇高大庄严,雕梁画栋,结构复杂,是广东保存较好的明代学宫建筑艺术珍品。
报料电话:13929865022
邮箱:xrshms@163.com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记者陈洁夏日晚风习习,端州区江滨公园不远处,当地居民组成的广场舞队伍正随着音乐活动。这五六年,他们明显感受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