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一天捕鱼近万斤
老渔民黄北娣见证了西江渔业资源的变迁。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7月3日,西江开渔第三天。在西江端州区和高要区交界处的田螺村码头,从下午五点开始,今年77岁的黄北娣就忙着收购渔民捕捞回来的渔获。
码头下游就是西江三峡之一的三榕峡。黄北娣是家族第八代渔民,在这里捕鱼大半辈子,见证了西江鱼类资源的变化。
小时候,黄北娣经常跟随父母外出捕鱼。“拉网上来都是白花花的鱼儿,最多一天可以捕到近万斤。”在他看来,当时的西江鱼类非常丰富,渔民的日子过得挺滋润。
黄北娣认为,当时的渔船靠人力撑划,渔民的活动范围和捕鱼频率不大,让鱼类有更多空间繁衍生息。此外,江上大吨位的货船也不多,污染少,更适合鱼类生长。
从20岁开始,黄北娣便单独捕鱼。彼时,江上陆陆续续出现机动渔船,作业范围越来越广,大吨位的货轮也越来越多。细心的他发现,捕捞上来的鱼类,以往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越来越少。由于很多船只烧柴油,污水排入江中,很多鱼类都附上了柴油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鱼类品种明显减少,有的甚至绝迹。“当时常见的三黎(读音)、长江吻鱼、龙利鱼等,后来每月能捕到几条,如今连踪影都没有了。捕获的数量也只有以往的一半甚至更少。”黄北娣说,以往在船上睡觉听的是水浪拍岸声,现在被轰鸣的货轮声代替,“鱼类缺少安静的繁殖环境,后代也多不了。”
更让黄北娣揪心的是,从那时开始,出现了非法电鱼行为,所到之处,大小鱼儿无一能幸免。有的鱼儿可能逃过一劫,但也影响了生育。记者采访时,几乎所有的渔民都提到这个问题。
黄北娣49岁那年,因不小心被货轮撞伤肋骨,从此告别捕鱼生涯。但他并不因此上岸,夫妻俩买了一艘水泥船停靠在码头,继续过着渔民的生活。后来,夫妻俩靠收购渔民的渔获,分销给附近的食肆,从中挣一点差价。
黄北娣从收购的鱼类当中,同样感受到西江生态资源的变化,“一种称‘天虾’的河虾,喜欢在环境好的水域生活,今已多年不见。近几年,由于西江生态得到保护,黄鱼和“边”(读音)鱼的数量变多了,“每次都收到过百斤。”
这时,渔民邓有成的渔船靠岸了,舱里满是活蹦乱跳的鱼儿,全部卖给了黄北娣。当中,卖得最好的是骨鱼,每公斤80多元,但只捕到两条,收入50多元。黄鱼最多,但便宜,每公斤只有五六元。还有一条6公斤重的苏鱼,收入约120元。累计下来,邓有成当天收入330多元。“每天上午8点出船,下午五点多回来。3天挣了1200多元。”他说。
黄北娣表示,他赞成休渔政策,让鱼类留下更多的繁衍生息空间。希望适量增加鱼类品种和鱼苗,平衡西江生态;同时加大力度整治污染问题,让鱼儿有更好生存环境;并继续加大查处非法电鱼行为,“这个对鱼类生存太致命。”
新闻推荐
梁玲兴和家婆合影。西江日报记者潘粤华摄西江日报记者潘粤华通讯员邓小霞陈越“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