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热”起来 村民“富”起来 广宁螺岗社区打造“点土成金、生态宜居”土地整理领域社会治理共同体
螺岗社区黄泥坑村利用环镇而过的小溪,打造乡村小溪忘忧乐园,现在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螺岗社区以“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壮大社区韭菜花种植基地。
端午假期,肇庆广宁螺岗社区的黄泥坑村小溪忘忧乐园游人如织,游客或在亲水平台嬉戏,或在农事体验区采摘韭菜。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广升告诉记者:“"好风景"加上"好民风"是螺岗社区备受游客青睐的主要原因。”
螺岗社区位于广宁县螺岗镇墟镇,占地面积11.92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9户3899人。农用地面积1125.14公顷、占比达93%;建设用地面积63.92公顷、占比5%。
今年以来,螺岗社区积极探索建设“点土成金、生态宜居”土地整理领域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鼓励村集体和个人以入股、联营、合作等方式参与整治、分享收益,推动螺岗社区土地“热”起来、村民“富”起来,打造绿色生态、产业振兴、社会和谐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南方日报记者施亮通讯员凌杰冯铁成
村民主动让地拆旧复垦4.39亩
螺岗社区龙田里村的胜利之花广场繁花似锦,从前的小水塘被村民改造成流水潺潺的村间小景,并为其命名“故乡水“,每天晚上,村民们都会相约在此跳广场舞。广场附近乡村旅游驿站、汽车客运站及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60多间破烂不堪的猪栏牛舍、柴房农舍,四处泥泞。如今,龙田里村党员干部牵头62户村民无偿让出猪栏牛舍、闲置空地近6000平方米,把这里打造成当地乡村旅游的样板。
“土地是联结群众的重要纽带,借助土地整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能动性。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户能够做的自己做,能够联合做的联合做,政府和村"两委"不包办。”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广升表示,建设土地整理领域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积极、有序地参与土地整理工作,放手引导农户民主理财、自我管理。
据了解,螺岗社区内不少村民因外出务工已搬离,闲置的泥砖房年久失修等原因,漏水、墙体歪斜,既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村容村貌,又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今年以来,螺岗社区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提升试点区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
该社区继续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安排村干部包干到自然村,做好群众思想动态稳控、政策解释、组织协调等工作。广大党员干部义务投工投劳、主动捐资、主动让地,形成了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强大力量。
截至6月19日,螺岗社区拆旧复垦已立项20亩,目前正在施工13.5亩,泥砖房清拆214间4280平方米,已验收完成拆旧复垦4.39亩。为了让村民享受拆旧复垦的红利,螺岗社区不断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规定复垦指标交易最低保护价收入扣除市统筹资金和项目实施成本后的净收益按5%、5%、5%、10%和75%的比例分配给县、镇、村民委员会、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切实保障农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村容环境变美了,村民钱袋子涨了,大家也更有主人翁精神了。”李广升告诉记者,从前社区组织的村民会议参与人数寥寥无几,如今大家农忙后都积极参会,分享烦心事,大胆提建议,会议气氛热烈,不少问题也在现场解决了。
“一花一果+N”开发观光型农业
螺岗社区车迳村,被乡亲们称作“幸福叔“的欧幸福在韭菜花基地劳作以后,又来到村里的民宿整理内务,一刻都闲不下来。
“未来咱们村火起来了,珠三角的游客都会来这里摘韭菜花,吃农家菜,住特色民宿。那时候不仅是我,大家都会过得越来越幸福。”欧幸福笑着说。
近年来,螺岗社区积极开展弃耕土地流转,把螺岗河支流边上的零星水田通过削坡填沟,盘活整合成规模种植基地。
李广升介绍,以前社区主要发展竹鼠养殖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社区积极帮助养殖户转产。通过考察,社区干部和专家发现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宜养殖韭菜花,且韭菜花容易种植、一年四季均可收成的特点也符合村民实际,遂以“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壮大社区韭菜花种植基地。今年新发展韭菜花种植面积50多亩,形成初具规模的车迳村、民众村、翔威生态观光园等韭菜花基地3个。
此外,基地积极探索“租金+股金+薪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股金分红的形式惠及更多的贫困户。同时大力发展黑马鹅养殖产业和百香果种植,现养殖黑马鹅5000多只,百香果种植约60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通过建立“党建+扶贫+公司+基地+农户”“党建+扶贫+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螺岗社区“一花(韭菜花)一果(百香果)+N”的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建立。
李广升告诉记者,当前现螺岗社区已经初具游览规模,下一步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有计划地建设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于一体,融现代农业、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将观光型游客转化为消费型游客,为螺岗社区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全面提升社区的智能化综治水平
“村子里的水管坏了,污水流得到处都是,麻烦过来帮帮忙吧!”接到村民的电话后,螺岗社区的工作人员马上通知镇级城建、水利等部门,一天之内,水管就完成修复加固,解决污水横流问题。
今年5月,螺岗社区开始探索推行“村居吹哨、镇干部报到”服务基层工作新机制,根据《螺岗镇“村居吹哨镇街报到”服务基层工作新机制工作方案(试行)》,把更多的社会管理资源下沉到基层,完善拓宽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激活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通过制定针对社区的执法清单,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机制启动“吹哨”,召集相关执法部门及时现场“报到”,按照机制流程处理问题,形成政府主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螺岗社区依托村级“6+N”APP,加大社区对河道、道路安全、农村危房排查、水库淤积等巡查力度,让社区吹哨吹得有效吹得准。
在试行期间内,螺岗社区围绕农村泥砖房整治、墟镇环境整治等主要工作,主动吹哨共10次,镇农办、镇国土所、镇经济发展办(城建)、镇水利站等多个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协同作战,有效整合人财物,及时应哨10次,有效解决了“六乱”综合治理、水利设施维护、山林纠纷等基层难题7个。
此外,螺岗社区通过整合“公共安全视频”+“大喇叭”创新技防系统、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等多方资源参与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动态面管理,实现实时监管,及时做好讯息政策宣传,对违法犯罪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实现“未呼先应”,全面提升社区的智能化综治水平。
■记者观察
让村民看到参与益处
共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效途径。
有专家提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由无数日常化的小事和具体化的需求构成的,它既有赖于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精准对接,也有赖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保障。
基层治理所对应的是老百姓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鲜活生活,它可以小到很细碎,公共区域水管坏了谁来修,邻里纠纷谁来劝……也可以大到社区、村庄的建设,集体经济收益如何分配……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基层群众的生活,关切自身利益,也是影响生活幸福感的“日常”。
“大家的事大家办、大家的事大家担”是“枫桥经验”中提出的总结,分散的群众是没有力量的,组织起来才有力量。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多元的治理主体,共同的价值追求,稳定的依托载体和充足的动力保障。也就是解决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中,“人人”是谁,人人如何尽责,人人如何参与,人人如何分享等问题。
广宁螺岗社区使用土地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依托载体,在推进的过程中,可依靠村级党组织、合作社、村民理事会等积极带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拆旧复垦、乡村建设等活动,不断的发掘和保障动力支撑,让村民看到参与的益处,从而更加主动,形成良性循环后,社会治理共同体也将逐步形成。
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价值共同体,也是目标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当然,社会治理共同体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需要大家不断通过协商逐步达成共识。
南方日报记者蓝单
新闻推荐
广宁从人员、机制、政策上下足功夫当好企业“贴身保姆”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西江日报记者张苑卉特约记者凌杰今年以来,广宁围绕重点产业实行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动工投产“一条龙”跟踪服务,当好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