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制度建设夯实绿色基础肇庆市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西江日报 2020-06-17 01:44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近日,一篇《肇庆,全国前十!》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报道肇庆市5月空气质量的单月成绩和综合成绩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全国前十,获得大量点赞,市民留言“总是看到蓝天,觉得肇庆真好”。经过持之以恒的绿色攻坚战,肇庆市水、气、土的质量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肇庆市还持续推进制度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基础,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自2013年以来,肇庆市空气质量连续第六年实现改善,其中空气质量指标改善了逾25%,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了36%,PM10累计下降了近40%,S02变化最大,累计下降了60%。

污染物少了,空气质量好了,6年间, “一级优”天数连年增加,2019年上升至307天,实现“零”重度污染,“肇庆蓝”常挂群众朋友圈。成绩来自艰辛的付出,为了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肇庆市连年开展高强度的大气污染专项执法行动,推进精细化管控,抓扬尘,抓黑烟车,坚决落实全省陶瓷企业“煤改气”的要求。

西江是肇庆的母亲河,西江肇庆段是全国水质最优良的河段之一。为了筑牢对西江的绿色防线,肇庆市早年即制定并实施《肇庆市西江水质保护负面清单(试行)》,严禁高污染行业投资。近年以来,检察机关全面实施公益诉讼制度,为与邻近省份城市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司法协作探索,肇庆市检察院牵头,联合西江上游沿岸的云浮市检察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贵港市检察院开展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四地检察机关已协同办理相关案件185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35件。

在确保大江大河水质的情况下,肇庆市积极补短板。针对黑臭水体问题,肇庆市投资百亿,开展端州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首期)工程实施排水管网总长约120公里。施工范围覆盖整个端州城区。通过连线成网,实现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经过高强度的抢进度,截至6月中旬,已完成管网51公里,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民法典“绿色原则”的纳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事实上,肇庆市近年也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基础。例如扎实推进生态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合理配置自然资源。2018年,肇庆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任”暂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环保指标纳入肇庆市年度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综合考评方案,并明确生态环保指标考评的具体要求和“一票否决”情况。《办法》和《制度》结合肇庆市实际,突出肇庆市特色,增加了追责情形,如“指使、授意、引进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不按规定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违法审批河道采砂”、“非法采砂”等特色条款,强调生态文明责任意识。

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肇庆市查处了肇庆奥特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污泥污染环境案件,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三名相关责任人被判刑及处罚金,该公司因无法再经营而破产。以该案件为起点,肇庆市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2020年2月,《肇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若发生严重生态环境损害等情形,都将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细化了赔偿费用范围,设定了开展赔偿工作的程序,确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推进。在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和法院的共同携手下,肇庆市对多宗环境损害案件开展追责,数量在全省排名前列。各部门共同表示,将继续密切合作,加大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力度,探索推动公益诉讼制度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顺畅有效衔接,在全社会树立起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新闻推荐

无偿献血志愿者朱文生带动全家无偿献血超5万毫升

朱文生获评国家、省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西江日报记者杨丽娟摄一个人,坚持19年无偿献血不易,一家人,都加入无偿献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