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曾是肇庆老城区粮食集中供应点朝晖粮站:排长龙买米已成过往烟云

西江日报 2020-06-16 01:58

朝晖粮站位于米仓巷旁边,已结束营业。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粮票、粮簿、粮站,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家家户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位于端州区十字路37号的朝晖粮站,曾是掌握着肇庆老城区粮食供应的重要机构之一。小小粮站,牵动着民众吃饭大计,也见证着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向市场经济时代的风云变迁。

街坊儿时的快乐源泉

沿着十字路往里走约三四分钟,便能来到朝晖粮站。这是一幢三层高建筑,仍保留着“端州区粮食局朝晖粮站”的招牌。黄色外墙、暗红的木窗框、弧形的长阳台,在民居中特别显眼。

据附近街坊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方便群众购买米油,政府分别在东门斜坡顶、西门斜坡顶和北门建起一座粮站。朝晖粮站位于北门,米仓巷旁边,面积约170平方米,一楼是铺面,二楼是粮库和办公室,三楼则住人。

50多岁的冯霞,1983年进入朝晖粮站工作,直至2016年。“朝晖粮站在1971年建成使用。我19岁就在这里做售货员。这一做,就是33年。”冯霞对粮站有着深厚感情。

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民众需凭粮票、粮簿到国有粮站买米买油。冯霞记得,十字路、福寿坊、福建行等附近路段的人家,都会到粮站购买大米、面制品和食用油。“曾有一段时间,十字路两边摆着卖菜、卖肉的摊档。不少街坊买完一天的菜,就会到粮站买米买面,非常热闹。”

“买米需要粮票。家里人多不够吃,就在朝晖粮站按粮票面值折价买面碎、米碎,量多能填饱肚子。”住在十字路的老街坊裴姨,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仍然深刻。

对年约50岁的梁赞芳来说,朝晖粮站是儿时快乐的源泉之一。“读小学时,我经常和爸妈到朝晖粮站买米。小时候常常吃不饱,每次去粮站买完米后,总能吃一顿饱饭,所以我特别开心。”说着,她就笑了起来。

用大漏斗漏米释放人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每年过春节前的一个月,是朝晖粮站最忙碌热闹的时候。粮站每天早上8时开门,还没到营业时间,门前就已排起了长龙,顾客往往要排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

“到了年底,粮站有靓米配给,每人可配5斤,还可以配几斤绿豆。不少人家就会到粮站买靓米绿豆回去包裹蒸,过个好年。”老街坊陈伯在十字路住了50多年,刚成家时,每年春节前都和妻子到朝晖粮站备年货。“七八十年代物资短缺。像成年人每人每月配粮一般是20多斤,花生油才几两。粮站在我的心里始终有着特殊位置,是那个年代的痕迹,现在的年轻人体会不了我这种心情咯。”

而冯霞和她的同事们,除了忙于销售米油面外,还要统筹好2000多户人新一年的全年粮票,并派到各街道组长手上,让其发放到每家每户,还要做好粮册的迁出迁入工作。

“刚进粮站工作那几年,是最辛苦的。”在年尾生意最好时,粮站货如轮转。冯霞每天都要把卸了米的麻袋叠好绑成捆,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要运到位于工农南路的仓库。“一捆麻袋重七八十斤,装满一车就重约500斤。同事在前面蹬车,我就在后面推,一来一回非常累。还有那些400斤装的大油罐,空了罐后同样要运回仓库。”

购买大米的人多,售货员难以做到人手量米包装。粮站建设者于是巧妙设置了运送粮食的构件。冯霞介绍,一楼天花板安装了两个大漏斗。顾客买米,先用大秤称好,然后用皮带槽运到漏斗上方,让大米通过漏斗漏下来,漏完后再用小木板挡住漏斗口。“这一来,可省下了不少力气。”

时代变迁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逐渐放开粮食市场,九十年代初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允许私人经营粮油生意。朝晖粮站这类的国营粮站,迎来了它们的命运转折点。

九十年代初,国企改制。为了谋生,也因为舍不得,冯霞和几名职工承包了朝晖粮站运营。市场竞争激烈,粮站生意不比从前,只能勉强维持。到了2000年前后,合伙的老职工有的退休,有的另谋生计,冯霞个人承包了朝晖粮站,仍以售卖粮油为主,兼营零食饮料,将粮站转型成综合型商铺,依然服务着附近街坊。

10多年来,无论粮站生意如何,冯霞从没想过替换粮站招牌。这块“端州区粮食局朝晖粮站”的招牌,见证着她的如画岁月,是她的深情坚守。

2016年,肇庆实施“府城复兴”项目。朝晖粮站处于项目被征收范围。冯霞随之结束了营业,朝晖粮站的历史暂时画上了句号。

“在计划经济时代,保障粮食供应需要粮站。它是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桥头堡。”市粮食管理储备中心负责人吴坎春表示,随着粮食市场化,粮站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国家粮食产量丰收,储备充足,粮食供应由市场完成。我们依靠应急供应网点就可保障粮食市场和供应稳定。”

朝晖粮站和其它粮站一起,见证了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迈向市场经济时代的风云变迁,是国家市场经济繁荣、物阜民丰的历史注脚。

冯霞和受访街坊都希望,随着“府城复兴”项目的推进,朝晖粮站能焕发新生。“可以改造成展示馆,让更多人了解粮站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冯霞说道。

市文广旅体局建议,朝晖粮站店面可悬挂文化部门策划的宣传图版,进行历史信息介绍,展示旧照片。并由政府统一修缮,改为经营与粮食有关的行业。

■下期预告

肇庆清真饭店,创建于1957年,原位于正东路106号,1994年迁至江滨路,目前仍在经营。该饭店是数代肇庆人的“美食饭堂”,代表着城区“老味道”。如果您了解它的一些历史,欢迎留言讲述,让我们一起讲好肇庆故事。电话:13929865022。

新闻推荐

无偿献血志愿者朱文生带动全家无偿献血超5万毫升

朱文生获评国家、省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西江日报记者杨丽娟摄一个人,坚持19年无偿献血不易,一家人,都加入无偿献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