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山水』 鼎湖山韵

西江日报 2020-06-10 01:57

肇庆是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著名画家黎雄才的故乡,鼎湖山、七星岩是他重要的创作基地,被称为“黎家山水”的很多山水画作品就取材于此。

黎雄才除了在肇庆七星岩景区写生之外,还到过鼎湖山风景区写生,其鼎湖山写生作品设色鲜丽,浓淡相宜,画风清新。黎雄才与鼎湖山非常有缘,他一生的写生、创作和教学都与鼎湖山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可以在《黎雄才山水画谱》中看到,其笔墨写生主要是画鼎湖山最出名的景点——飞水潭。例如,1980年画的《鼎湖飞水潭一角》,此画作是黎雄才对飞水潭局部的写生练习,是作为画谱教学之用,其实,也是他山石笔墨写生很好的典范作品。具体来说,在其这幅飞水潭的画作中,山石是用浓淡相宜的墨、大笔阔线正侧锋写出潭边岩石的形态块面,且墨色多为湿笔,体现出水边岩石之湿润感,墨色浓淡变化很大,水分淋漓,生动活泼。

1932年在高剑父的资助下,黎雄才进入日本美术专科学校深造,并走上了一条与他恩师相同的向海外寻求中国画变革的道路,他接受了以横山大观为代表的“朦胧体”画法。这种画法强调光色,减弱了线的表现力,采用了以烘染突出明暗气氛的表现手法。黎雄才成功地糅合了此种表现手法,并在他回国后在肇庆家乡所画的一张鼎湖山“飞水潭”全景画作中有所体现。此画作在画幅右上角题签为“鼎湖山飞水潭前剑父先生纪念亭三十年十月雄才”。飞水潭是鼎湖山风景区最为重要景点之一,处于山林幽谷中,潭水从40多米高的崖顶往下飞泻,忽而形成飞流,如白练悬空,忽而形成满天雨花,如轻纱曼舞。黎雄才正是被这一美景所吸引,并充满激情地绘画了此画。此画作的前景,黎雄才用写实手法,用雄健的线条勾画出潭边岩石的形廓,然后用宽笔皴画出岩石的转折阴面;中景用浓淡墨画出潭边两旁的树木和隐藏在林木中的山亭;至于远景则是用没骨渲染之法写出飞瀑左右两侧的林木和远山。而绘画表现手法则受日本新画法朦胧体的影响,整张画作吸收了许多东洋绘画的明暗处理手法,用了大面积的笔墨渲染与色彩营造。其设色清丽脱俗优雅,并用墨彩创造出湿润朦胧的特殊效果。这种画面效果具体表现为场面灰宏,而造型工写结合,笔法雄秀相宜,色彩清雅明快,并带有朦胧化的色墨铺排渲染,体现出单纯化的西方风景画的装饰风。黎雄才在山水画中很好地运用了此法,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出风景的远近和空气层,在岭南画派的折中中外的指导思想下,当时是一种新的发展。

1960年黎雄才带学生故地重游,在此写生并画下了《鼎湖补山亭》这一画作。此画作既豪放,又凝重;既古朴,又清新;既充满生活的真实感,又超越一般的陈式俗套。在构图上,抛弃了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的运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了西方焦点透视法,将补山亭前的山路画得很宽阔,几乎占满了画幅底部的宽度,并按焦点透视法逐渐缩小到补山亭前。其运笔落墨、设色乃至画面营造将中国画传统笔墨与日本朦胧体画风结合,使得整幅山水既苍茫古拙,又浑厚雄奇;其笔墨过渡和谐,设色鲜丽,浓淡相宜,画风清新。这样,黎雄才把处于北回归线上的鼎湖山景区的润泽、峰峦重叠、山壑幽深、溪涧清酣、泉水淙淙、飞布直泻如白练十分迷人的自然风光表现得酣畅淋漓。 王宗良 万伟民

新闻推荐

鼎湖砚洲岛游客量恢复到八成

砚洲岛恢复了疫情前的热闹。图为砚洲岛农耕公园吸引众多游客。西江日报记者吴威豪摄6月6日适逢周末,记者走访鼎湖区砚洲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