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监管机制 推行“信易+”惠民便企肇庆市诚信指数全国16创历史新高

西江日报 2020-06-10 01:40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一直为社会各界所看重,“信用越来越有用”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近年来,肇庆市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城市信用监测显示,今年以来肇庆市信用状况水平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稳居前20位,4月份排名第16位,创历史新高。

靓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苦功夫的细致打磨。去年,肇庆市“失信专项治理工作有待加强”“联合奖惩案例归集情况低于平均水平”“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情况低于平均水平”……等信用建设问题仍然显现。为此,去年以来肇庆市印发了《肇庆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工作方案》《肇庆市2020年信用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等7份信用制度,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其中,《肇庆市2020年信用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中提出建立“事前管标准、事中管检查、事后管处罚、信用管终身的”全方位新型监管机制,更是众多诚信企业发展的“利器”。去年,肇庆市某食品企业因属纳税人信用等级A级,在其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核发时,享受到了诚信企业独有的“绿色通道”。同年,广东某电子公司也因其属纳税人信用等级A级,通过肇庆市“银税互动”普惠金融服务,享受到本地银行“审批到放款只需要1分钟”的快速贷款服务,获得了无抵押贷款40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新型的事后监管机制下,还深入实施联合惩戒制度,使失信主体“处处受限”,促使其主动纠错。肇庆某公司在向端州区发改局申报项目备案时,因被列入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被审批系统“自动拦截”。随即,该公司履行了义务,最终得以退出黑名单,成功办理了项目备案手续。

与此同时,肇庆市组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班,让更多的失信人可以高效便捷地进行信用修复。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信用修复班已开班五次,为数百名失信主体提供信用修复指导,激发守信意识。据统计,肇庆市共有263家失信企业在信用中国网完成了信用修复。然而,如何在推动信用创新发展的同时,提高群众与市场主体在信用社会中的获得感呢?该负责人表示:“信易批、信易贷等‘信易+’的推出便是从实处为企业、群众提供最直接的信用服务。”

“当下,社会公众更倾向通过信用肇庆网查询各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信用肇庆网当月查询量达8936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8.5%,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肇庆市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民和企业诚信意识提高的表现。

事实上,信用已经可以被视为一种生产要素,项目与技术的发展让这一“虚拟资本”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在信易批方面,肇庆市产业投资项目领域全面推行以企业依法承诺制和政府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全程引入信用管理方法。截止4月底,肇庆市申请直接落地产业项目129个,总投资844.9亿元,其中有112个项目已动工建设。此外,截止5月28日,肇庆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二、累计发布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累计放款金额居全省第三。

市发改局负责人表示,政策服务与诚信活动同时并举,也是肇庆市提高诚信指数的重要举措。今年1-4月,全市各地、各部门共举办诚信宣传活动83场,积极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建设,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自2014年肇庆市实施《肇庆市诚信红黑榜管理暂行办法》以来,至今已公开发布19期诚信红黑榜,合计14516家次企业上红榜,共741家次企业上黑榜。其中,65家企业主动对黑榜记录进行信用修复,并退出黑榜。

信用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础,是推动社会有效运行的前提。随着肇庆市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已成为肇庆市营商环境建设的“金字招牌”。

新闻推荐

肇庆市全力做好新一轮强降雨防御工作昨日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西江日报讯(记者甘婉怡)6月8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受强对流云团影响,肇庆市6月7日8时至8日8时累计雨量超过25毫米的有2站,最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