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铸造铁匠家风□ 罗天兴

西江日报 2020-06-28 01:27

怀集县怀城街道办事处育秀居委会辖区,有一个名叫“打铁罗”的自然村,从明朝洪武年间起,祖祖辈辈以“打铁”为业而得名。由于世代传承着“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诚信家风,至今延续600多年的铁器产品深受客户信赖和青睐。

据《怀集罗氏族谱》记载,“打铁罗”的先祖于元末明初奉命组成“罗家军”,从粤东进驻怀集县城东下郭兴贤的“莫罗古寨”营地,与先前到达的“莫家军”一起担负着镇守两广边陲的防务。当时,营地北侧育秀村附近的马岭头设有“罗家军”的军马草料场和兵器打制场,主要打制套于马蹄上的铁马掌和作战用的大刀、长矛、梭镖,以及铸造火药枪炮等兵器。

明正统年间,罗家军扫平盘踞于县境东北部茶溪白水一带深山密林的“匪患”之后,社会趋向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兵器打制场转而打制农具和生活用具,并在县城内街的“谭屋巷”(今农丰路)设立摊档摆卖,兵器打制场的工匠也由从军转而从商,随着铁器产品销售量的不断扩大,“打铁罗”的声誉也在怀集县城乡以及周边的广宁县、广西贺州等地流传。

诚信是一个家庭的基石,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最宝贵财富,打铁罗村的开基先祖罗庆余告诫儿孙,要继承“精益求精”的铁匠精神,以质量谋发展、创品牌,并立下“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做人讲良心,做事讲诚信”的祖德家训。在经营铁器产品制作和销售业务中,要以义取利,秉承“生财有道,利缘利取”的职业道德,做到作价公平、诚信交易、遵守承诺、履行合同的行业规则;严格戒绝假货、以假充真的欺诈行为,以诚信赢取顾客,以优质赢得声誉。

至清朝初年,罗庆余后人在兵器打制场旧址建起一座三进深三开间砖木结构的“庆余堂”,堂上立有铁匠祖师爷老子的牌位和开基先祖的牌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铁匠祖师爷老子诞辰日当天,打铁罗村的男女老少齐齐集中到“庆余堂”,首先拜祭祖师和先祖神坛牌位,然后由理事会领读家教祖训,交流切磋铁匠技艺。良好的行业道德和优良家风,孕育着一代又一代铁匠世家传承人好学上进、诚信立身,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实行“大集体”经营体制,但是“庆余堂”的铁匠们仍然坚持“诚信至上、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不但赶季节、抢工时打制铁器产品供应市场,而且还为县内急需农具的生产队送货到田间地头。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农告诉笔者,他于七十年代根据造林、护林工作所需,绘制了一套“劈青镰刀”样图请打铁罗村的工匠打制,该劈青镰刀已使用40多年了,至今还形制依然、刀刃锋利,成了传家之“宝刀”哩。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手工打制农具的铁匠业务已逐年减少,大部分家庭的打铁作坊已经停业,铁器打制工匠也转营其他行业。目前保留的十多家作坊,仅承接客户预约的一些家庭生活用具和建筑工地的机具维修及打制业务,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项目予以保护和传承。

特别令人赞赏的是,2018年,打铁罗村自筹200多万元资金,在县博物馆的协助指导下,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的专家勘测设计,重新修缮了“庆余堂”,将家规祖训悬挂于大堂之上,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铁匠精神启迪后人、世代相承。

如今,打铁罗村“庆余堂”的罗氏宗亲,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恪守着“做人正直、做事认真”的祖德家训,继承和高扬“讲良心、守信用”的铁匠家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正发挥着示范性作用。

新闻推荐

他力推“孙中山文化”成为国家命题 因到年龄退休,丘树宏辞去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职务

因到年龄退休,丘树宏辞去政协中山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职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