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丁楹:

西江日报 2020-06-25 07:0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是一直以来全国人民过端午的两个标志性活动,但在战国时期,自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之后,端午节便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6月22日,肇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丁楹对记者说:“端午节不但是节气时历,更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是塑造民族文化性格,唤醒民族文化记忆的节日。”

丁楹分析,端午节有两层含义,一是夏历五月初五,与夏至一样是节气时历,根据文献记载,五月是“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流传下来许多驱邪、消毒、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艾草、喝雄黄酒。另外一个从文化意义上来讲是屈原的纪念日,龙舟竞渡蕴意划龙舟寻找屈原的真身,包粽子掷河中蕴意喂饱蛟龙,不损伤其躯体。后来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屈原的纪念日。

“以前我们过端午节是不放假的,自2008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后,端午节开始有三天假期。”丁楹说,他也曾参与过学界关于端午要不要放假的探讨,北京大学的学者们都主张放假。“放假不是为了多一些时间休息,而是纪念屈原,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性格。”

丁楹进一步解释端午节的深层次含义,屈原不仅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美政思想流传至今,历代志士仁人以屈原为榜样,古代的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近现代的鲁迅、余光中等文豪,都继承了屈原追求高洁的思想。“我们要缅怀和传承的就是屈原的品格高尚、民族魂。”

关于端午节,在学界还有一种说法,端午节也是诗人节。1940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提出将端午节定为中国的诗人节。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意即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屈原,《楚辞》是诗歌的源头。

“每年端午节西江诗社都会组织会员作诗纪念屈原。”丁楹说,诗人节的宣传氛围还比较淡,希望市宣传部门、各大中小学校可以深入挖掘诗人节,在端午节当天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或颂读屈原诗歌的活动,请老师作关于屈原诗歌的讲座,通过活动营造氛围,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新闻推荐

新一批重点设施年内投入服务肇庆新区宜居价值逐渐释放

西江日报讯(记者陈洁)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期以来,肇庆新区迎来了一轮参观投资的小高峰。除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客户,一部分消费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