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前后因食用粽子诱发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加粽子虽香 这些人应少吃或不吃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明天就是端午节,许多市民家里已经备好了裹蒸、粽子等应节食品。然而,粽子好吃,并非人人都能畅快食用。哪些人群应少吃或不吃、粽子如何才能吃得健康?6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端州区人民医院内科综合副主任医师李志明。
李志明介绍,裹蒸、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能温暖脾胃,温中补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有一定缓解作用,此外,包粽用的冬叶有清热利湿功效,因此适量吃粽子可养脾胃、清湿热。
但是吃粽子也比较讲究。“一定要趁热吃,晾冻或者再加热后食用就比较伤脾胃了。”李志明介绍,裹蒸、粽子的粘度比较高,是难消化食物,晾冻或反复加热后食用更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等状况。
肇庆人平时就比较喜欢食用裹蒸这一特色食品,端午前后更是如此。李志明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因食用裹蒸、粽子诱发肠胃等疾病而就诊的患者出现明显增加,尤其是自身有胃溃疡、肠道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市民,需要特别注意。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晚饭时食用了裹蒸,没多久就肚子痛,迅速来医院就诊,一查发现他是诱发了急性胆囊炎。”李志明介绍,部分市民喜欢食用包有肥猪肉的传统裹蒸,或者用多油煎裹蒸,“这样最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或导致慢性胆囊炎急性加重,危及生命。”
患有胃溃疡、肠胃疾病的市民,尤其是消化能力弱、本来就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也很容易出现问题。“老人仪式感比较强,到了端午节,明知道自己不适合,也会应节食用裹蒸、粽子,每年端午前后因这个原因就诊的老人也比较多。”他提醒,有肠胃疾病者以及老人,吃粽子的原则应该是趁热、少吃,最好是选择口味较为清淡的粽子,如西米粽、杂粮粽等。此外,裹蒸、粽子的热量很高,糖尿病人食用后容易导致血糖升高,诱发并发症,需要特别注意,建议少吃甚至不吃。
李志明介绍,市民购买裹蒸、粽子时,要注意挑选品牌产品,或是熟人制作的信得过产品。裹蒸、粽子要在零下18℃环境中保存,即存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食用前,一定要煮熟煮透直至中间部分也是滚烫的。食用后,可适当喝些茶水帮助消化。
他建议,端午节期间少不了家庭聚餐,少不了裹蒸、粽子,而最近天气潮热,市民应注意清淡、健康饮食。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周永龙特约记者彭剑通讯员杜哲锋)台风“鹦鹉”来袭前,端州区迅速召开三防工作会议,部署全力抓好各项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