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被纳入超4万亿元“广州都市圈” “入圈”的肇庆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肇庆新区是肇庆与广州都市圈其他城市联通的重要前沿阵地。施亮摄
肇庆“入圈”广州都市圈,区域联动进入新时期,“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目标加入新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出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多次提及广州、深圳都市圈。与之相印证的是,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明确都市圈范围,提出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
肇庆如何在广佛肇经济圈的基础上,再乘东风,借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加速前进步伐?入圈GDP超过4万亿元超级都市圈,肇庆迎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机遇,城市发展有了许多新想象。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蓝单施亮
东融“入圈”
联结更紧密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6座城市,2019年GDP约40567亿元,占广东省37.68%。不管是GDP、常住人口,还是土地面积,肇庆在6城中均位列第三——2019年GDP2249亿元,常住人口418.71万人,排在广州、佛山之后;土地面积14891平方公里,仅次于清远市和韶关市。
“城市朋友圈”彼此渊源颇深,自古以来,广州、佛山、肇庆三座城市同饮一江水,地域相连,文化同源,生活相依。
早在2009年6月17日,广佛肇三地一把手就签订了《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三地一体化上升为省一级战略。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就是三地合作的成果。2014年,该经济合作区成为省级发展战略,来自广州、佛山的企业纷纷选择落户。
随后,肇庆的“朋友圈”不断扩容。2015、2016年,在广佛肇经济圈基础上,清远、云浮、韶关三地先后加入,形成“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构成当下广州都市圈的雏形。
向东看齐、联手广佛,既是落实省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部署,也是肇庆的主动抉择。
为更好地承接广州、佛山产业溢出,2002年,肇庆高新区迁至与佛山只有一江之隔的大旺,并调动市直职能部门资源推动高新区工业发展。如今,肇庆高新区不仅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肇庆承接广佛产业溢出桥头堡、工业发展主战场。
2016年,肇庆市提出“东融西联”战略,其中“东融”以共建广佛肇经济圈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切入点,加快融入珠三角交通快捷圈、产业共建圈、区域协作圈、城市生活圈,通过依托、对接、服务、追赶,全面融入珠三角核心区。
同样在2016年,西起端州区,经鼎湖区、肇庆新区、四会市、肇庆高新区,东接佛山三水的东进大道启动建设。作为肇庆对接大湾区兄弟城市的大通道、大动脉,东进大道是肇庆的“迎宾大道”“信心大道”“发展大道”,展现的是肇庆全力“东融”、全方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交通等基础设施“入圈”的同时,肇庆提出思想“入圈”,增强珠三角意识,向广州、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看齐,学习珠三角核心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务实作风,形成敢闯敢试、担当实干、勇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如今,成为广州都市圈中的一员,意味着肇庆的发展和广州、佛山等城市联结得更紧密。
观察人士认为,过去的经济圈时代,更多侧重产业和经济合作。而都市圈则强调的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生态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同城化。更有将原有经济圈上升为“都市圈”的深义,预示区域协同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
这意味着,从广佛肇经济圈到广州都市圈,不仅实现城市扩容,合作内容更是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肇庆能够更多地享受到中心城市跨城公共服务带来的红利。
如今,广州与佛山已双双迈入万亿GDP俱乐部。一直致力于“东进”的肇庆,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肇庆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报告提出,要与大湾区中心城市开展产业共建,对接广州、深圳、佛山等地万亿级产业集群,主动承接大湾区溢出的优质产业。
在专家看来,肇庆作为全省为数不多享受大湾区政策、又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城市,凭借承东接西的交通区位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连片开发的土地空间优势、正在形成的营商环境优势、正在崛起的产业后发优势等,抢抓“双区驱动”“双核联动”“广州都市圈”融合,必将日益成为广佛等城市产业、创新、居住、服务等城市功能溢出的重要承载地。
资源互补
对接更主动
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构建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推动重大产业的跨区域链接融合,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融湾入圈”上,肇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思路,瞄准大湾区产业发展所需,积极参与广佛肇都市圈建设,加速引进布局大湾区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群,打造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产业外溢的“蓄水池”。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摸准摸透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产业情况,瞄准产业链精准招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实抓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向前推进”。
肇庆虽有广佛肇经济圈的历史渊源,但在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等区域融合发展背景下,要更多享受中心城市的辐射,获得更多资源对接、产业承接机会,更主动仍是抢抓机遇的法宝。
“既抢抓"双区驱动""双核联动"带来的产业外溢和制度创新机遇,又积极应对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财富流动的"马太效应",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快建立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协作发展机制,真正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重要一员。”肇庆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为了抢抓加快产业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肇庆“产业招商落地年”已经擂起战鼓,今年,肇庆将成立肇庆市投资促进局,在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开展大规模驻点招商,探索“广深总部+肇庆基地”等合作模式,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围绕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等15个产业链,建立产业链招商目标企业库和信息库,开展精准招商。围绕“链主”企业实施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和产业链垂直整合,补齐延伸产业链的薄弱、缺失环节。
针对不同城市的产业特点,肇庆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各有侧重。比如,瞄准深圳,对接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动产业链配套合作;面向广州,深化“广州整车、肇庆汽配”产业合作格局,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除了主动招商,还要主动对接服务企业。历史的经验说明,优渥的营商环境,对于吸引企业落户帮助极大。
总部在广州的小鹏汽车前几年将汽车工厂落户肇庆,对于选择肇庆的原因,小鹏汽车总裁夏珩说:“小鹏汽车选择肇庆,源于肇庆市和高新区政府团队真诚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优渥的扶持条件。当前,肇庆已正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主体城市之一,拥有最独特的区位条件、最丰富的土地资源、最明显的成本优势、最靓丽的生态名片,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潜力和承载力的城市。”
在营商环境打造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了要求,全面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加快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改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电子化审批。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探索实行“区域环评+告知承诺”机制,力争产业落地投产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连成一体
生活更便利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这种规划之下,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能力更强,与周边城市在轨道交通、通信网络、户籍管理、教育医疗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将更加高效,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更大。
交通是区域功能布局的先导。只有交通“大动脉”不断延伸,才能带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肇庆依托交通通道,快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2014年,南广、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从肇庆东站到广州南站最快只需半小时,肇庆迈进“高铁时代”。2016年,广佛肇城际轨道通车,广佛肇城轨肇庆至佛山西基本实现公交化,肇庆与广州都市圈的城市逐渐成为近邻。
2019年,广州、肇庆两市签订《广州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提出,两市将加强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的交通互联互通,推动柳肇广铁路、肇顺南城际、贵广高铁至广州北联络线建设,共同协调争取增加两市间高铁班次,推进广佛肇城际公交化运营。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推动广佛肇高速广州石井至肇庆大旺段建设,推动佛肇高速接入广州西环高速。港口航运合作方面,支持肇庆港与广州港合作建立港港互助联系体系,推动肇庆市港口码头整合升级扩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江海联运和辐射大西南水运中心。
当前,怀阳高速、广佛肇高速二期(肇庆段)正抓紧建设,预计今年建成。广佛肇高速公路二期连接佛山一环、华南快速三期,是肇庆连接广州、佛山的快速通道。
此外,西起端州区,经鼎湖区、肇庆新区、四会市、肇庆高新区,东接佛山三水,全长53.43公里的肇庆东进大道亦进入建设的冲刺阶段。项目建成后,从端州到三水全程无红绿灯,将大大提高肇庆与佛山点对点的通行效率。
肇庆市交通重点项目围绕广州都市圈而建,将不断织密肇庆与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根据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部署,肇庆将加快规划建设南深高铁、珠江肇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肇顺南高铁、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等5个高速轨道交通项目,以及柳梧广铁路、广贺货运铁路以及广茂铁路电化改造等3个普速铁路项目。加快推进肇明高速、广佛肇云高速、德罗高速、肇庆端州至江门蓬江高速、花都至封开(粤桂界)高速、德庆至广宁高速及金利大道、肇庆港、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等相关项目前期工作。
除了交通外,要将都市圈的兄弟城市拧成一股绳,还需更多让生活“更便利”的软联通。
2019年7月,肇庆和广州两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交通互联互通、生态联防联建、基本公共服务、干部交流等开展全方面合作。今年4月,广州缴存人到肇庆购房可提取住房公积金。
“新政策对肇庆来说是一利好消息,为广州人来肇庆定居开了个好头。”肇房网总经理吴锋表示,政策出台后,该网站马上加强了和广州房地产平台联系合作,加大对广州地区的宣传投放力度,期待以此吸引政策受惠群体来肇庆买房。
为吸引人才来肇投资置业,肇庆近年不断夯实内功,打好“民生牌”。如今的肇庆,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全省领先,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充足;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是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同时,肇庆还不断发展旅游、康养、文化、休闲运动等幸福产业,解决定居者生活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
其中,位于肇庆新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作为该区首批引进的城市高端公共配套项目,当前正密锣紧鼓地施工,项目计划于6月底完工,7月进入医疗设备调试。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待其建成投入使用,将组成与广州的天河、萝岗院区以及梅州的粤东院区形成“一体两翼、三城四院”的发展格局,跻身华南地区医疗机构第一方阵,为肇庆带来了更先进的医疗服务。
■专家声音
肇庆市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周丽:
借力中心城市
放大枢纽门户效应
“广州都市圈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趋势和需求特征,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也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推力。”谈及广州都市圈对肇庆的影响,肇庆学院应用经济学教授,科技处、社科处、校地合作处副处长,肇庆市决策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周丽表示。
在周丽看来,和广佛肇经济圈相比,广州都市圈有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以广州为中心的资源配置空间更广阔,腹地范围更大;二是构成都市经济圈的产业、人口规模更大,文化更加多元;三是对都市圈的融合能力要求更高,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要在“软联通”上下功夫,做好文化整合,努力解决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
“对肇庆而言,就是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在广州都市圈的框架内,利用好各类政策,科学定位,放大枢纽门户效应,立足"一带一廊一区"空间格局,积极承载都市圈的资源和要素的外溢,成为圈内新秀,实现后发崛起。”周丽介绍。
“区位条件是肇庆最大的优势。”周丽表示,作为大湾区唯一一个与大西南接壤的城市,肇庆正从珠三角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大湾区对内联系的前沿,在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战略背景下,加快区域空间重构与优化,培育新的增长极。
2019年12月17日,肇庆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就是对区域经济布局进行空间重构与优化。“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广州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肇庆东西两翼地区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周丽表示,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肇庆要重点对标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进区域深度一体化,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周丽看来,完善的交通设施夯实了肇庆融入广州都市圈的硬件基础——随着贵广、南广高铁、广佛肇城轨、广佛肇高速相继开通,西江“黄金水道”升级完成,肇庆和广州都市圈其它城市构建起陆路、水路、铁路协调互补、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肇庆城区离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大约30公里,未来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肇庆枢纽门户作用。
当下,肇庆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周丽认为,肇庆需要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推动肇庆从“广佛整车、肇庆配套”提升到“广佛肇整车、肇庆配套、肇庆服务”。依托省市共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金利五金智造小镇等载体,发展汽车电子、驱动电机、精密齿轮等产品,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肇庆可以通过对接广州、佛山等地外溢创新要素,加大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加速落地的产业园区,形成"港澳深广研发—肇庆孵化转化"创新产业承载模式;抓好一批以肇庆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形成"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融于一体的创新链条。”周丽表示。
新闻推荐
我有一个既淘气又糊涂的小伙伴,她叫小颖。我们经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小颖顶着一头乌黑的短卷发,一双黑宝石似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