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城墙到骑楼文化
我国的古城在选址注意防洪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
这短短的32个字中,高度概括了选择城址的4个要点:依山傍水,有交通水运之便,且利于防卫;城址高低适宜,既有用水之便,又利于防洪。在河流弯曲处建城,城址若选在凹岸,则易受到洪水的冲刷,选在凸岸,城址则可少受洪水的冲击。我国许多城市都建于河流凸岸,高要、四会等都是例子。在河流凸岸建城,如果城址地势低下,虽仍不能免于水患,但由于只是受淹而不受冲,损失会小得多。一些城市,因种种原因,坐落在河凹岸,如果城址地势不高,则可能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
古代端州城处于西江中下游,城内地势较低,经常遭受洪水淹浸的威胁。因此,肇庆人在一千多年前就修筑城墙以御洪,即使新中国成立后,肇庆城墙仍然发挥过十分重要的防洪作用。肇庆古城墙的防洪功能一直发挥了一千多年。古宋城墙如今尚存北门朝天门,大家惊叹城门雄伟之时,却不一定会留意到城门两侧那高大神秘的凹槽。其实,这就是宋城墙上的水利见证,当西江大水围城之前,守城之士便会将预备好的木板插入凹槽,并夯实黄土,最终筑成一道临时水闸以拱卫肇庆城,换言之,宋城墙除了战时需要外,事实上也是旧时肇庆水利设施中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其在民国初年未被彻底拆毁的重要原因。类似的水利景观在肇庆骑楼街的古街巷中,尚有五处“迷你版”的遗存,在立新街、后东街等街口,还可以见到完整的水闸凹槽,当洪水涌入,它们也能够起到临时保护街巷的效果。
骑楼,这种融贯中西的近代商住建筑,具有典型的岭南特色,20世纪初,形式多样的骑楼建筑开始大量在广东各个城市出现,这种"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桥廊打通连成一条长廊,变成商业街——使其两侧商铺不易遭遇洪水侵害,行人又可以在走廊行走、遮阳避雨以及购物。肇庆骑楼街建于清末民初,与米仓巷、朝圣路、学前巷、近圣里、五经里和兴贤里等若干古街巷串连,东至正东路的阅江楼,西至城中路的宋城酒店,绵延将近2000米。街道两旁,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架在半空,在造型上相对简约,唯独稍显华丽的只有山花墙等立面装饰了。这些两三层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骑楼式房子成为肇庆建筑的一大特色。和其他城市相比,肇庆的骑楼比较矮小,一般以2层居多,亦有3层以上的骑楼建筑。然而,一百年来,骑楼偶有拆建,把骑楼街断断续续分成几段。如今,阅江楼到天宁路口段骑楼保存的比较完整,加上2009年政府拨款对其进行初步修缮,该路段的骑楼重现当年风貌。
现在的骑楼街虽已衰落,百业兴旺大不如前,大商铺多数已经关门,剩下的都是各行各业的小门铺,依然人头攒动,延续着老街的曾经作为商贸中心的气息,一家家老字号映入眼中,数十年来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漫步在骑楼老街,柱上的广告大字,古老建筑物,可以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百年骑楼所遗留下来的不单单只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曾经繁花似锦的骑楼街道如今多少成为了古老的街道,虽然时代变迁,但骑楼所留下的文化内涵却是被人民传承下来了。
其实对于防汛,历史上古人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如设置水务管理机构,疏浚河道、沟渠,设置水关泄洪等,并对水务督察及防汛不力的官员予以问责……古代肇庆人对洪涝的防治措施,对今天来说仍然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其大多数的防洪涝设施至今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借鉴先辈们防治洪涝的方法经验,加强对西江洪涝的防治,强化对名城肇庆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新闻推荐
三月末,天空布阴,时有春雨,潮湿,树绿草长。久闻肇庆宋城墙,那一日,我从四会城区来到端州,登上了宋城墙,只见城墙上如同小马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