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华 山水有情君知否
“斜风细雨,遥望征途三千里。星湖山水,定是建功地。梁父浅吟,恐负进取意。功名际。愿君莫忘。他年封侯时。”整理旧作,突然发现了这首《点绛唇·游星湖》,时间是壬辰年,算起来如今八年了。
记得那年的天气跟现在也差不多,一样的斜风细雨,一样的无限感慨。只不过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年轻学子,如今早已过而立之年。当年利用来肇庆找工作的闲暇之余游览七星岩,虽然之前也来过一次,但是两次的感受都不一样。星湖山水,风波依旧,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这一片人间福地总能慰藉羁旅之人一颗孤寂的心。当年我选择在肇庆留下来,多多少少是因为留恋这块风水宝地。
喜欢读书,特别是阅读历史,从中了解肇庆,了解七星岩。
史书告诉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特别是唐代以来,不断有被朝廷贬谪的官员携家带口来到端州,如宋之问、沈全期、张说、韦承庆、张九龄、魏元忠、杨衡、李绅等等。岭南开发较晚,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其文明程度远不能与中原相比。这些流寓端州的官员来到陌生的岭南大地,触景生情,感怀身世之时,是肇庆的山水重新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寄情山水便忘却羁旅之愁,虽个人命运坎坷但仍然无法抑制报国之志。
远离政治核心,万里南来的宦游人,山川跋涉,迎接他们的不但有热情的端州人,还有这片青山绿水,端州奇特壮美的山川使他们陶醉,七星岩的山水让他们尽情的抒怀畅饮,再多的烦恼也逐渐烟消云散。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赵翼写下了《题遗山诗》流传后世。对于个人来说,为官放逐是个人的不幸,但对诗人来说却又是幸运的,全新的天地为诗歌创作打开了另一扇窗,感受好山好水写出好诗,传唱好诗推介端州的好山好水,相得益彰。
唐代李绅(772—846),祖籍亳州谯县,寓居于润州无锡县。他“六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元和元年,进士及第,任国子监助教,元和十四年升右拾遗,次年,任翰林学士,后卷入“牛李党争”。长庆四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谪为端州司马,以两首《悯农》诗为后世所熟知。在赴端州任职途中他曾写道:“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字里行间看出此时的诗人心绪难平,但是,到任后的李绅却一心为民,公务之余游览七星岩,摩崖题名,表明心志,愿长作个端州人,尤其是知道七星岩保存有书法大家李邕的作品更是欣喜若狂。相传,当年赴任途径端州的李邕也被七星岩的奇景所吸引,认为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境”,触景生情,一气书成《端州石室记》,借七星岩的旖旎风光,抒发了自己积极有为的政治情怀。有意无意之间,李邕为端州留下了一份厚重的大礼。
众多的文人墨客、文官武将不管是贬官端州,还是途经此地,七星岩的山山水水都是他们必去的地方。让人敬仰的包拯也曾和同僚一起畅游七星岩,还有周敦颐、郭祥正、黄公度,俞大猷、吴国伦、郭都贤、陈磷,黎简、冯敏昌等,也都在岩洞内外留下了诗文或题名。七星岩的山山水水也正是因为留下了他们的石刻而更加熠熠生辉。南宋状元黄公度因奸人诬陷被罢黜流放,绍兴十九年任肇庆通判到达端州,游览七星岩时,作《题七星岩》诗一首:
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翁。绍兴八年进士第一,钦点状元。1156年去世,卒年四十八岁。他一生才华横溢只可惜壮志难酬,或许七星岩的山水给了他多少慰藉吧,才创作出这么脍炙人口的诗句。
明代韩雍在《戊子十月五日与镇守太监陈公巡抚都宪陈公总兵都督冯公游端州七星岩》中描述:“初登觉幽深,旁转更高洁。嶙峋起玉桂,缭绕垂彩缬。寒溜浮空明,巨石罗曲折。”七星岩的山虽不高,但怪石林立,鬼斧神工。“所愧才德荒,弗能继前哲。正谊不谋利,临事秉大节。仰视苍苍天,此心誓如铁。”敬畏自然而激励自己,苍天在上,为万民谋福。
七星岩的山水总是能够让人魂牵梦绕。清末岭南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诗界革命”的倡导者黄遵宪也曾游览七星岩,写下了“归帆正藉好风吹,却为看山误我期。急水渐趋江合处,奇峰横出路穷时。欲寻柯斧仙何处?久困津染佛亦疲。返景入林人坐久,昏鸦何事独归迟?”诗人被七星岩是山水打动,流连于此间,竟然忘了归期。或许诗人的灵魂在美景中获得了短暂的休憩,不愿意醒来也未可知。
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多少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早已归于黄土,但七星岩风波依旧。山水有情君知否?一座城一段山水情,不管你何时来都会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游子。
新闻推荐
工人正在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西江日报记者严炯明摄近日上午10时许,在端州区玑东路的广东肇庆动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