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转手营业五十八载新风照相馆:光影记录肇庆人的岁月
如今的新风照相馆门面。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肇庆城区曾活跃着一批照相馆,如神舟、韶光、民光。如今,它们大多已消失无踪。但有一间成立于1962年的照相馆,历经58年的风霜依然营业至今。它,就是位于天宁北路4号的新风照相馆。无数肇庆人曾在那里拍下一张张照片,以光影承载亲情、爱情、友情,青春年华和流金岁月,以影像见证了肇庆发展的风云变迁。
几经转手依然营业
3月29日下午,市民李女士给一个家庭拍完全家福。她是新风照相馆现任老板,于2001年接手该店,至今已有19年。
“我是第三任老板,前任老板姓莫,再之前照相馆是国营的。”李女士依然记得,接手之时,新风照相馆楼高两层,经营面积超过400平方米。但后来随着铺租上涨,数码相机和带摄影功能的手机日益普及,照相馆行业受到强烈冲击,新风照相馆的经营面积缩减至目前的30多平方米。
在李女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照相馆二楼,发现其已出租给培训中心和教育机构。记者观察到,一楼的3张木凳颇有年代感,其中一张长木凳被放在影棚,供顾客坐着拍照。“这些凳子应该是以前遗留下来的,很结实耐用。”李女士说,店内此前还有一台老式相机,因为太占地方,她接手后卖给了一位摄影收藏家。
为了适应数码摄影时代,李女士购买了5台单反相机,新风照相馆迎来了一段经营好日子。但现在经营日益困难,李女士有结束营业的念头。
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认为,新风照相馆见证了肇庆市传统照相业的发展,通过影像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风土人情。
目前,市文广旅体局建议该店,店面悬挂政府认可的“肇庆府城·老字号”牌匾,悬挂宣传图版展示新风照相馆历史信息和旧照片,政府统一投资修缮,体现古城摄影文化元素。
老伙计回忆老相馆
得知记者前来挖掘新风照相馆的历史,老板李女士在电脑里找到了一张在新风照相馆拍摄的12人全家福,照片摄于1962年。
这张1962年的黑白照片,勾起了七旬老人陈绍光的回忆,“这一年就是新风照相馆成立的那一年。”这名肇庆照相业老职工,对新风照相馆有着深厚的感情。
据《肇庆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有私营照相馆36家。1956年公私合营后转为国营,全区照相馆有29家。1959年,15岁的陈绍光进入了艳芳照相馆做学徒。“艳芳照相馆就是后来的新风照相馆。”他回忆道。
1962年,肇庆市饮食服务经理部划分为饮食公司和服务公司。其中,服务公司在这一年将艳芳照相馆改名为新风照相馆,并迁址到现在的所在地。
陈绍光在新风照相馆任摄影师。新风照相馆是当时肇庆城区最大的照相馆,有二三十名职工。照相馆柜台设在一楼,2个影楼、1个暗房以及1个工场均设在2楼。“我们当时有2台照相机。”陈绍光说,“照片上色和修底片在店内工场进行,相片漂洗和裁切则在另一个工场。”
新风照相馆成为当时市民群众拍照的第一选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新风照相馆拍一张照片价钱不菲,一张1吋照片要9毛钱,最贵的12吋照片要数十元。“费用2元多的3吋照片比较受欢迎,10多元的6吋照片也有不少人拍。”陈绍光说,当年城市里一个工人家庭的月收入一般也就三十多元。
新风照相馆的橱窗内,会定期更换悬挂的照片,包括风光和人像摄影作品,这些照片都是由新风照相馆的摄影师挑选出来的。“得到当事人同意后,我们才会将人像照片放在橱窗展示。”陈绍光讲道,“起码半年换一次,有时遇到重大节日也会更换。”
照相馆记录美好回忆
市民麦贵好的家庭照相本里,第一页放着两张当年在新风照相馆拍摄的相片。一张是母亲抱着1岁左右的她,另一张是3岁左右的彩色单人照。“我拍这张单人照时,就站在那张长凳上。”今年48岁的她,看到记者拍下的新风照相馆内长凳照片时说道。她还记得,照相馆内的榄形小格地砖。
一般只有过年,父母才会带麦贵好姐弟二人到新风照相馆拍全家福。虽然已过去了40余年,当年的彩色照片依然颜色鲜艳。“质量真的很好。”麦贵好说道。
市民谢柳也从家中找到一张全家福,并对记者讲道:“这是我们一家当年在新风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她还拿出一张黑白单人照和一张彩色单人照,沉浸在回忆中。
据《肇庆市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肇庆照相业有所发展,照相馆数量增加。虽然新风照相馆不是市民唯一的拍照选择地,但它依然在不少老肇庆人生活中,扮演着岁月记录者的角色。
“感谢新风照相馆,为我留下了一个个美好回忆。”麦贵好感激地说道。
■下一期线索征集
巧心面店位于端州区正东路(睦民路公交车站对面),至今保留着“先买票再拿餐”的营业模式。该面店主要销售粥粉面、裹蒸,以云吞面为其招牌食品。如果您了解它的历史,欢迎留言讲述,让我们一起讲好肇庆故事。报料电话13929865022。
新闻推荐
3月30日,暨南大学英国校友会收到了从母校暨大寄出的第一批口罩。英国校友按需每人可申请领取20-30个口罩。从国内陆续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