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万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智能服务赋能居民自治、大型社区探索治理共同体 疫情之下增强治理免疫系统
志愿者为在检疫一线执勤的工作人员送上热腾腾的糖水、粽子。罗馨如摄
社区服务全天候全覆盖,管理与关怀精细到每一个人。罗馨如摄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重要的防线。疫情期间,肇庆各个区县的社区志愿者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入户排查、购置物资、疫情监测……守护着防疫工作的“最后一米”。
各区县联合多方力量,做细做实沟通服务,同时将大数据手段应用在疫情防治工作当中,提高了疫情监测和防护的能力,同时为肇庆从社区开始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李志颖施亮
通讯员黄小凤李绍坚王焌鑫
下沉基层,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防控
“从大年初二至今,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每天从早到晚坚持在岗,没有休息过一天。”肇庆四会东城街道窦口社区工作人员黄肖怡告诉记者。窦口社区毗邻四会知名的玉器街,出租屋多,居民密集大,流动性强。疫情防控期间,既要进行出入口封闭管理、又要做好日常排查监测,工作量较大,仅靠社区工作人员显然难以完成。
1月26日中午,四会市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动员令。第一时间组建了市、镇、村三级党员网格队伍,责任层层压实,迅速开展工作。市直109个党组织4898名党员作为“防疫网格员”深入城区各社区,600多名党员进驻157个村(社区),实施全覆盖联防联控。
“在防疫工作最紧张的时候,社区工作人员、防疫网格员和志愿者三班倒坚守在各个检疫点,守护好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窦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丽斯说。
除了把守好检疫点,社区一线还要精准到人地监测区域人员的健康状况。社区网格员、市直单位驻点的网格员和医务人员每天上门,逐门逐户做好“4个1”排查工作。尤其在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的过程中,很多租户的居住情况难以确认,常常需要多次上门才能登记到信息的情况。
“我们通过发动物业、房东和安保人员对租户返肇的情况进行动态把控。”黄丽斯表示,同时外地返肇的租户对这些熟悉的人更加信任,开展逐户落实通知、登记健康信息以及宣传防疫知识等更加顺利。
在肇庆各个镇街,辖区人口众多而管理人员少的问题并不鲜见。有的大型社区,居民动辄数万人,而社区自身的工作人员则往往只有二三十人,面对繁杂细致的疫情防控工作,显然难以兼顾。因此,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真正实现联防联控,成为筑牢基层防疫线的有效途径。
在乡镇的“战场”上,村镇干部同样有方法。高要区莲塘镇镇安村是一个有近6000名村民的大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难度较大,镇安村党支部书记孔丽珍迎难而上,以自然村为单位,与该村的村、组干部和支部的党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清查排查筛查。
同时,孔丽珍广泛发动群众力量、加强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乡贤、返乡大学生等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村规民约》,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镇安村村民行为规范准则,由村民们共同制定的村规民约普及起来更加顺利。
全市17.8万名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农村、社区防控一线。各级团组织组建了青年战疫突击队151支,防疫志愿者上岗人数6303人,防疫志愿者招募储备人数7564人。
网格管理,精准到人的管理与关怀
肇庆各个社区内的居民志愿者们也在积极行动,担负起基层防疫的重责。
“36.4℃,正常。阿姨,恭喜您可以解除观察了。”2月14日上午,医护人员逐一检查端州城区帝和豪庭已隔离14天的一座19户64名居民。14天前,端州城区帝和豪庭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该座立即进入严格医学观察期。
隔离期间,由于该座住户需要进行封闭式管理,社区工作人员针对该部分住户建立一个微信群,住户的需求可以通过微信群通知社区工作人员,避免过多的接触。
每天,城东街道和平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梁蓉都能收到几十条信息,大家的需求各不相同。她将信息详细记录后,一遍遍核对、确认,再统一采购,安排人员上门配送,事无巨细都跟踪到位。
位于肇庆鼎湖区桂城街道第一社区的幸福里小区是一个无物管老旧小区,常住人口不到20人。曾经的幸福里环境脏乱、墙体破败,且由于大门损坏已久,常发生盗窃案件。今年,该小区成立邻里互助小组和临时党支部,并由66岁的退休党员冯国干担任小区长,协助管理辖区相关事务。
该小组从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入手,改善了小区的脏乱环境,同时持续走访周边地区,治安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在疫情发生后,邻里互助小组也承担起了小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冯国干和组员逐户登记住户情况,同时在社区出入口设立体温监测点。
四会市陶冲社区则以党建引领,筑牢社区防疫网,以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为载体,调动党员包干到户动员通知该社区内的房东,严格要求房东及时把租客返回、新增租客及退租的人员等信息上报到居委会,并督促租客返回第一时间到居委会报备。
制造业集中,外来人口众多的肇庆高新区将全区划分为123个网格,在区内各大交通要道、小区(村庄)入口设置检查卡点87个,测量出入人员体温,宣传疫情有关知识,要求登记个人出入情况,并登录肇庆高新区新冠肺炎防控服务平台填报个人信息。
同时高新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严控疫情蔓延。“结合园区实际,启动了"4个1"排查机制,调配近500人成立了123个"4个1"排查小组,其中44个小组负责筛查有物业小区情况,79个小组负责排查6个社区(服务站)村组、大队、无物业小区情况,实现包楼、包片、包户摸排工作,确保各防控措施责任到人、联系到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数据分析,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
在桂城街道的碧桂园蓝庭小区,居民有序通过热成像测温仪,扫描“悠美肇庆·疫情共治”平台二维码,刷脸后进入小区,“小区长”何燕能在旁为外地归来业主介绍防疫措施。
“桂城街道是鼎湖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试点。”该街道办事处主任梁思颖介绍,由于桂城流动人口密集、老旧小区居多,不易于管理,对此鼎湖通过发动广大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运用智能管理创新治理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变自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为上下结合的自我治理。
桂城在城市社区内实施三级管理制度。由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派出所所长担任社区长,统筹开展工作;由区直挂点单位一把手担任网格长,街道挂点党工委班子、挂点党员干部和挂点民警担任网格协调员,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网格内根据物业小区、无物业小区、自建房街区3种人地构成形态,分别设置小区长、街区长,并在有条件的小区、街区成立邻里互助小组和临时党支部,形成治理合力。目前,桂城街道已在4个物业小区、4个无物业小区和1个自建房街区进行试点。
“居民常对我们说,邻里互助小组是政府联系百姓的连心桥。”冯国干表示邻里互助小组会对群众上报的民生问题进行收集、梳理,通过“城市E+人”APP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上传,做好办结事项的反馈工作。日前,幸福里居民反映小区门前的烧腊店经常传出恶臭,冯国干马上将情况向网格协调员反映。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协调员在收到小区长上报的信息后,及时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发挥属地管理和服务的职责,要求烧腊店立即整改,并派驻工作人员跟踪落实整改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街道通过摸排小区、街区中的党员干部、热心群众,构建邻里互助小组,并在小区、街区中进行公示和宣传,方便群众联系反映问题、沟通情况,让人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成为城市治理的最广泛参与者、最直接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形成城市治理的最大合力。
智能化管理是居民自治的有效补充。当前,该街道各社区各层级管理责任人,按照具体负责的网格对居民楼、自建房进行全面排查,已将每户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依托“悠美肇庆”录入居民基础信息。
鼎湖区政数局和公安部门以当前公安户籍人口数据、“悠美肇庆”居民上传数据、“四个一”排查等数据进行整合,建设人、地、物、事、组织数据库,为下一步智慧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管理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先进手段,我们要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利用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动社区决策科学化、风险防范前瞻化、社会治理协同化。”梁思颖表示,根据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为各社区量身定做推出相关规管理措施,并真正做到社区“下单”,政府“接单”服务。
人性化服务,各出妙招探索贴身服务
“乡亲父老听我讲,新冠肺炎一齐防……唔外出,唔聚集。山珍野味唔好呷,出门戴口罩,见面唔握手,屋企多通风,平时勤洗手……”2月1日,一段朗朗上口又接地气的快板宣传歌在肇庆封开内流传开来。
“用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更能够被村民尤其是老年人接受。”封开县相关负责人说,传统大喇叭的流动方式能够让村民更好地了解新冠肺炎的知识与防治,该县还用当地的南丰方言、开建话等播放疫情守则,劝导村民居家防护。
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普及相关知识以及防疫工作要求,像封开县这样开动脑筋的区县不在少数。
肇庆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组织各党支部利用“红色百宝箱”深入区内大街小巷、社区、居民小区、人口密集地等地,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知识,对集聚的人群进行劝阻、疏散。同时通过派发防疫手册、张贴海报、滚动播放防疫广播等让园区居民正确认识疫情。
做实做细防疫工作,同时也不忘温情和关怀。近日,端州区“阳光家园”助残志愿服务志愿者为该区困难残疾人送上生活用品,并派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宣传单、手册等,叮嘱他们学习防疫知识、做好个人防范。
“这段时间外出比较困难,基本生活用品和口罩等都快没有了,多亏你们送过来。”收到志愿者送上门的物资,独居的困难残疾人阿洪连声道谢。
“阳光家园”助残志愿服务,是端州区残疾人联合会党员志愿者,近段时间联合端州区志愿助残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对辖区困难残疾人进行细致排查,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尽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湖北籍的陈义国一家,春节期间回到老家过年,1月底驾车返回承包花场的四会市江头村。2月2日,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陈义国一家返回肇庆未满14日,需到市里集中隔离。江头村党总支书记陈进金会同村干部主动上门,耐心劝导他们居家隔离观察。
“我们体温都正常,也没有其他不适,为什么还要离开家去集中隔离啊?在那里有保障措施吗?去这么多天,家里的花场怎么办?”陈义国一家对集中隔离表示不理解。镇干部对陈义国一家的疑虑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镇干部与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结合一家大小五口人的实际,给予关怀和照顾的安顿,并且帮忙看管花场和禽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住进酒店,细致到位的后勤服务和医务人员细心测温检查让陈义国一家消除了疑虑和不安,并告诉镇村干部,隔离点的住宿十分舒适,他们很安心。
观察
在疫情大考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随着近期疫情形势出现好转,企业复工复产节奏逐渐加快,市民生活生产逐渐恢复正常。在率先上线的“悠美肇庆·疫情共治”等数字化手段结合网格化的力量的加持下,肇庆的恢复工作已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正在逐步增加。
毋庸讳言,新冠肺炎疫情对位于联防联控一线的社区带来巨大考验。在接近两个月的连续作战中,基层一线工作者充分发挥积极性,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在此过程中,许多非常举措先后出台:封闭管理、入户排查、居家隔离……中间伴随着居民们或点赞支持,或不理解甚至反对的声音。
许多基层工作者起早贪黑,连续作战。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一线工作人员坦言,此前从未遇见过如此大的压力和难度。即便如此,一线人员仍在这次基层战疫中探索出一系列有益经验,可以总结为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长效机制。
例如“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模式,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结对共建、小区“三元共治”管理、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社会组织及志愿服务培育等方面得到不少成功的经验积累,也发现了很多过去管理中的盲点、死角。通过联防联控,真正实现了对辖区内人员信息的掌握,也搭起了社区到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
同时,从以往的社会治理经验来看,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进行政务处理或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举措常被视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锦上添花。本次肇庆主动利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日常工作的效率,社区海量的管理信息转化为清晰可查的数据,也为未来更好建设“数字社区”,甚至实现“不见面服务”提供了有益思路。这些都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精度。
其次,社区管理的“温度”也明显提升。防疫科普宣传,社区里的老人收不到、听不懂怎么办?居家隔离住户,生活不便需要怎么帮助?面对外来人员,风险和包容之间如何衡量?抗疫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必须回归到日常社区工作中。
社区管理的“深度”也在不断挖掘当中,通过本次的经验不难看出,建设一支专职网格队伍的重要性。在目前社区干部全部兼任网格员的基础上,聘用专职队员精耕细作基层治理的社区网格,同时协同党建和志愿者队伍与小区管理者共同作业,才能切实做活做好基层治理工作。
疫情的仗我们一定会赢,经济的仗一样要打好。及时总结好的做法,推广具有代表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提升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日报记者李志颖
新闻推荐
金利爱心慈善协会志愿者把口罩搬上车,准备捐赠。 西江日报记者吴威豪摄出于防控疫情需要,一次性医用口罩紧缺。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