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地名溯源□ 严荣勋
地名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本源意义的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它既深刻地烙印着一个地域和一个时代的印记,同时又能够最大限量地容纳一个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所以有人说:地名是历史的化石。
地名的消长,是时代的生动写照,地名的形成映射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龙江、龙江路 海边坊
龙江古称三合水,是绥江的一级支流,主流发源于广宁县平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处注入绥江,全河长63公里。由于该河道蜿蜒多曲弯,状似一条龙,人们称其为龙江。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含吉祥之意,故在龙江附近的地方都争相以“龙”为名。如龙江改道前的龙江路、龙江里、龙江大酒店,改道后的汇龙大酒店、龙城大酒店、龙凤大酒店、龙凤路、龙凤桥、兴龙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众,习惯称江河为“海”,四会人也把绥江称作“大海”,把龙江称作“小海”,所以就出现了小海口、海边坊等地名。
因龙江河蜿蜒多曲弯,不利泄洪,所以水利部门从1957年起,逐段整治龙江河。至1979年完成龙江河城区段裁弯取直工程,开挖出了从现在龙凤桥经水闸至龙江里的新河道。
以现时的建筑为地标,龙江河城区段原来的走向为:龙江水流至新汇丰处拐右至龙城大酒店转左,经高观市场、保健中心,左转入海边坊、光明大道,在龙江里处转右一直流至小海口汇入绥江。
龙江改道后,把旧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龙凤路,以及龙城大酒店、高观市场、发展大厦、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楼,并发展成商业旺地。
桥下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龙江河流经现东门外的地方,为方便往来两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冠名“普济桥”,因桥建于龙江河上,时人又称其为“龙桥”。始为竖木柱架桥板,两边设栏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蚀,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木柱为石桥墩。1934年农历中秋节,一场大火把龙桥烧毁,自此再无修复。
两年后,即1936年因要把四(会)三(水)公路与四(会)广(宁)公路接通,在现龙城大酒店北侧正对大同路的龙江河上架起一座结实的公路木桥,冠名新龙桥,简称“新桥”。
旧龙桥存世760多年,期间,有记载的因洪水毁4次,火焚6次,废损多次,修复22次,小修无数次,可谓多灾多难,历尽沧桑,但四会人不屈不挠,屡毁屡修。建桥者、修桥者,造福民众,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赞颂与尊崇。
被龙江河所隔,与四会古城东门相对,又处于旧龙桥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桥下之名。桥下巷道密集,辖下现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称。桥下李是四会著名的氏族,域内多清代、民国等青砖古建筑。桥下李氏民居,桥下二巷郑氏大宅,桥下二巷司马第等建筑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桥下有一间桥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后两次成为四会简易师范学校的校址。“四会简师”附设有小学,以作其毕业生见习和实习之用。新中国成立后,“四会简师”与四会中学合并,此附属小学成为四会县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小”。后县一小改称高观小学,“文革”期间更名为城东小学,沿用至今。
拱桥
古时,以学宫(四会中学)的眼镜塘为源头,挖有一条壕沟沿着城墙(即现拱桥直街北段)至现拱桥直街街口处注入龙江。中间流经城墙底部的涵洞,发洪水时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让洪水灌入城内。在壕沟中段处,约在县前街东街口附近,乡贤梁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桥,方便民众来往,桥长约10米,宽约3米。为此人们把此地称作“拱桥”。
【待续】
新闻推荐
守护5乡镇留守困境儿童 助学教育文娱三不误四会“护苗茁壮”获评省级志愿示范项目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举办生日会。受访单位供图西江日报记者吴威豪日前,2019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