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肇庆发展建言献策 回应民生关切 支招乡村振兴
肇庆不动产登记实现1天内办结。赵琳摄
2020年1月1日,新园南路正式通车,肇庆3年内打通了50条“瓶颈路”。
廖文奕摄
肇庆市高要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南方日报记者余秋亮摄
来自全国23个省区的百名房车爱好者驾着爱车来到肇庆封开,寄情山水,旅拍古城。柴嘉蔚摄
在过去的2019年,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的地位更加凸显,三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迅猛,以“粤省事·肇庆行”为代表的数字政府改革便民利民……每一项成绩的背后,都有肇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身影。
翻看2019年的建议和提案,记者发现,这些建议和提案直击肇庆发展的难点和民生重点,有的聚焦工业项目落地热点,为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建真言;有的回应民生关切,为改善发展民生事业谋良策;还有的着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实招……
在代表和委员们积极推动下,数字政府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群众出行难得到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思路,旅游振兴成功赋能乡村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施亮
深化数字政府改革
2019年12月30日,肇庆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里传来好消息——肇庆率先实现市级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与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直连对接,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应用。全省群众在肇庆办事可享受更多因“数据多跑路”带来的“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世界银行的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正是看到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潜在和长远效益,2019年肇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持续助力推动营商环境提挡加速,加快实现肇庆招商引资从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的“老三拼”向比效率、比服务、比配套的“新三比”转变。
“尽管肇庆营商环境改善明显,实现了包含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银行开户、首次申领增值税发票等四项内容联合办理,但各部分系统之间仍未对接,形成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2019年初,肇庆市人大代表周碧欣反映,因为政务服务网和部分部门自有系统不能互相推送信息,需要二次录入,不仅增加工作量,还降低行政效能。
周碧欣建议,肇庆应当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完善部门间业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业务协同,打破部门间信息共享壁垒;深化并联审批服务,开发推出更多主题服务,促进并联审批服务数据化、系统化、标准化。
数字政府改革同样引起了九三学社肇庆市委员会的关注。
在《关于我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建议》中,该委员会提议从根本上改变基础设施分散规划、分散建设、分散使用带来的建设失序、数据隔离、效率低下的发展瓶颈,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信互联互通,实现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水平。
“既要不断扩展网上服务的广度,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又要积极借鉴"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窗受理"等发展模式,拓展网上服务的深度。”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工业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民进肇庆市委员会分析认为用地指标紧张、项目审批耗时较长、投资企业实力不足、园区基础设施滞后是主要原因,建议政府把有限的规模和用地指标用于优质项目,抓好肇庆新区、肇庆高新区和高要、四会等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取消未明确为前置条件事项、推行“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放开施工图审查市场,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人大的建议、政协的提案加速了肇庆营商环境改善的步伐。2019年8月21日,肇庆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上线肇商通·肇庆市万企诉求服务平台,成立专人专职负责的万企诉求服务中心,为全市22万家市场主体提供诉求反映、政策咨询、难题疏解等全方位、一站式精准服务。
服务效能做加法,行政审批做减法。2019年开始,肇庆以“数字政府”改革为抓手,将企业开办时间从3天压缩到1天;不动产登记实现1天内办结,66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324项实现“零跑动”。
肇庆还构建“一次办成一件事”智能精细化政务服务。在这一模式下,肇庆市从企业群众办事角度不断分析政务需求,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推出651个涉企涉民的“一件事”主题,提供智能引导、办事解读等特色服务,其中321个主题实现“在线一站式申办”。
针对土地这一项目落地的“生死门”,2019“肇庆金秋”经贸洽谈会上,肇庆推出25块交通位置优越、用地手续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的“熟地”,签约客商可马上实施建设。
打通城区“瓶颈路”
“肇庆是座三线城市,道路却像一线城市拥堵。”一直以来,肇庆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被肇庆市民所诟病。
受地貌特征影响,肇庆端州城区路网结构欠合理,东西走向主干道少,“丁”字路口多,路网连贯性不佳,导致交通功能多聚集到几条主要的连续性通道上,增加了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端州城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不断增长,近六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5.5%。
翻看2019年的建议和提案会发现,出行、交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心的焦点话题。这一年里,他们多点调研、密集发声,继续为群众出行难建言献策。
“应该将星湖大道大唐盛世至大冲段打造成快速干线。”肇庆市人大代表陈秀萍建议在星湖大道关键部位重新规划建设降沉公路和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实现人车分流,让这条端州城区主干线快起来,拉近城东片区与黄岗片区的时空距离,促进肇庆政治经济文化加快融合发展。
看到新江口大桥金渡至南岸方向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市人大代表梁成业表示,阅江大桥通车以来,由端州往南岸的车辆激增,是拥堵出现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在进入新江口大桥红绿灯处增设跨S272线单向立交桥,由阅江大桥至莲塘方向靠右铺设匝道通行上立交桥,并在立交桥旁设置人行天桥的同时,取消该处红绿灯。
市人大代表韩剑锋则建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安装道路智能化调控设备,在进行“盲点”补装建设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互联网控制及智能化配对调控,使各个红绿灯路口根据车辆的多少实时调整通行时间减少堵车,加快车辆通行,缓解城区车辆拥堵情况。
肇庆市政协高要联络处建议尽快开通高要乡镇公交线路,科学设计路线,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五区”协同发展;市政协委员余锦兴、陈剑辉提议增加广佛肇城际运行车次,缩短发车时间,推进广佛肇城际公交化运行。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群众的呼声汇聚成解决问题的力量。
2020年1月1日,新园南路(端州路—信安路)正式通车,再加上2019年12月31日实现通车的塔东二路、塔东三路、雅图北街等7条道路,肇庆市委、市政府兑现2016年提出的3年内打通50条“瓶颈路”的承诺。
高德地图及大视频平台分析显示,对11个路口的放行方式、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后,这些路口调整后交通信号灯配时周期平均减少15秒、路口过车数据增加1.56%、拥堵指数平均下降5.98%、车辆平均速度提升5.77%,肇庆市畅通指数处在全省第一方阵。
如今,江口立交桥建设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正开展可研绩效评价及项目立项前的用地预审、工程规划意见审查。下阶段,高要区将加快审批工作,力促江口立交桥早日动工建设。
2019年底,广佛肇城轨实现凭身份证进站乘车,朝着公交化运行这一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聚力破解停车难题
“以前我都是提早过来到处抢车位,现在不到一分钟就搞定了。”在肇庆城区信安四路新建的智慧停车场,钟小姐将车快速停好后,不紧不慢地到周边的餐馆赴约。
近年,肇庆城区停车难题日益严峻。数据显示,目前肇庆端州、高要、鼎湖3区小车保有量约有33.4万台,而小车公共停车位数量约6万个。近3年,上述3区汽车保有量平均增长幅度都保持在10%左右。
“停车难问题得不到有效措施来解决,会引发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这也为当前肇庆市创文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在肇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张文辉提出建议,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解决端州区停车难的问题,提高广大市民幸福感。
针对城区小汽车停车难问题,代表提出加大停车场规划力度,加快停车设施配套建设;科学布局,在城区采取多措施并举挖潜停车位;出台有关公共停车位管理和收费办法;开放并允许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开展有偿停车服务等建议。
在政协肇庆市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会提出了《关于以智慧停车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停车云平台,实现多种设备互联互通、方便实时实地为市民提供停车资源信息,更加便民利民。
为办理好该项建议,肇庆市政府成立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协调小组,陆续“出招”,缓解停车难问题。
第一招是出台停车管理相关制度。6月1日,肇庆正式实施《肇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7月6日起实施《端州区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服务收费标准》和《端州区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路段划分》,通过规范停车管理,切实提高停车位的使用率和流转率。
第二招是重新规划调整停车位。肇庆充分利用城区主干道、重点区域(医院、大中型商贸场所)、七星岩景区部分大门出口重新规划建设,北岭山和江滨堤路风光带建设,城区零星地块、街头小景改造,大幅度增加停车位。重新规划调整后,新增停车位2953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问题。根据较大区域的停车需求,结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探索公共地下停车场建设模式和经营模式。
第三招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实行对外开放。近年,肇庆制定了《肇庆市城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实施方案》,目前端州城区共有69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共开放车位4523个,月均停放社会车辆约1.4万车次。
第四招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停车平台,为市民提供停车资源信息,提高了市民停车的便利性。
第五招是加强联合执法。由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对强霸、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2019年以来共查处违法停车4万多宗,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发展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来自全国23个省区的百名房车爱好者驾着爱车来到肇庆封开,参观贺江一路格桑花海和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寄情山水,旅拍古城。
浩荡房车能自在地在封开的村道穿梭,离不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在肇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曾建议把农村公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导和基础工程来谋划和加快建设,破解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截至2019年5月底,全市农村公路养护里程12766公里,其中:县道(含新升省道)1627公里、乡道7657公里、村道3482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县道平均好路率、县道年末好路率、乡村道平均良好路面率、乡村道晴雨通车率等指标均连续7年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其中2018年度实际完成县道年平均好路率88%,乡村道平均良好路面率89%,乡村道晴雨通车率98%。
“三农”问题,向来是肇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关心的话题。记者翻看2019年的建议和提案发现,代表和委员们将旅游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来进行思考。
2019年,肇庆市人大代表针对肇庆市民宿经济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立法、加大力度对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建议。肇庆政协则将《对我市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思考和建议》作为重点提案。
目前,肇庆已经组织编制了《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25)(送审稿)》。《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宿旅游,积极扶持本地有实力、有情怀、有特色的民宿项目。
同时,肇庆市通过《肇庆市促进旅游振兴扶持办法》等系列扶持政策,优先推动西部板块开发建设民宿产品,积极优先发展四会老泗塘片区、鼎湖山片区、环七星岩片区、绥江沿岸、德庆金林水乡等区域依托环鼎湖山、环星湖周边几个村落打造特色品牌民宿,同时吸引华东、华北知名品牌民宿连锁进驻肇庆,将肇庆打造为大湾区的主题民宿聚集地和示范区。
代表们的设想已经陆续变成现实。肇庆通过强化村庄岭南特色和乡村风貌,充分挖掘和发挥乡村旅游休闲功能,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农耕文明、休闲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有效推动旅游与“三农”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
如今,德庆建设了官圩、马圩镇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四会培育了中国玉器文化特色小镇、黄田人文关怀小镇、江谷老泗塘乡村旅游小镇、下茆绿海生态民宿小镇、凫豆森林小镇、贞山禅宗文化旅游小镇、石狗兰花小镇、大沙田园综合体等8个特色小镇;广宁规划建设罗锅古街文旅集市、绥江两岸乡村旅游示范带;怀集建成大岗浪美村、洧水稻香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依托新农村建设浪潮,全市区域内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等得到了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游客进村,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村民不仅在旅游观念和服务意识上不断更新,收入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乡村和旅游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肇庆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肖桂芳通讯员伍清秋)记者1月7日从肇庆火车站获悉,为更好的服务1月10日开始的2020年春运,继2019年12月30日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