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会大担当 智慧闪烁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响应,各种规划建设活动已在大湾区蓬勃开展,形成了一股股建设热潮。然而,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珠江流域下游沿海的三角洲地区,在这个高城市化密度、高人口密度、高社会经济密度的地区,如何充分关注区域的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更好地协调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此,2019年12月6-7日在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市,广东省生态学会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与生态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30多个单位的130余位生态学专家、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和企业家等会议代表汇集深圳,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与生态创新发展”等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思想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系列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建议。
专家代表建言:倾力打造绿色生态湾区
【大力推进湾区的绿色发展与生态合作】
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章家恩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当前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湾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与资源环境问题和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这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湾区的必然要求。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合作和生态创新的发展路径,即需要加快开展湾区景观生态融合发展、城乡生态融合建设、多产融合联动发展、产业生态模式创新、生态共享经济打造、湾区内外生态合作共赢(跳出湾区发展湾区)、生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并切实需要通过政府、各利益相关方和全民的共同实践,只有这样,方能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与引擎作用。在湾区与周边地区合作共赢发展方面,广东省生态学会北回归线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万信达企业陈日铃董事长提出了打造北回归线生态旅游带的新概念,并呼吁与大湾区联动发展,促进区域间旅游产业资源高效融合发展,带动北回归线地区的乡村振兴。
【大力推进湾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
森林是湾区生态环境的“基盘”和生态功能调控的“杠杆”,从湾区所处的空间区位和地形地貌来看,为保障湾区的生态安全,需要打造三道森林生态屏障——粤东西北山地森林屏障、湾区城市森林生态屏障和沿海红树林生态屏障。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地理研究所周平研究员指出,南岭是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呼吁加强南岭生态屏障与大湾区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及其对大湾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重点探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及水资源可持续的生态屏障作用与途径。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科院热林所陈步峰研究员认为,应加强珠三角多区域多类型森林屏障的生态水文功能长期定位观测、对比研究,揭示城市森林应对降雨或暴雨-产流过程的界面层调节及消滞快速流、抵御侵蚀与水患等的生态水文机制,以更好地应对城市暴雨产流可能导致的生态和经济社会风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廖宝文研究员特别强调加强湾区及广东沿海红树林屏障建设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其团队几十年来在沿海地区开展红树林营造的关键技术、经验和理论与实践成果。
【全面打赢湾区水土面源污染攻坚战】
众所周知,大湾区属于水网地区,由于该地区的工农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相关叠加,极易形成和产生大面积的水土面源污染和黑臭水体问题。深圳市大自然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孙发政研究员提出了水土生态理论新观点,认为水土生态理论既宏观,又微观,对于湾区的水土资源保护、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生态健康人居与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吕健博士将中国哲学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提出了原创性的“五色时空-水下森林氧吧”生态净化水体技术,并呼吁将其大力推广应用,以便为大湾区营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活环境。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段舜山教授认为,珠江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当前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和严峻的生态系统风险挑战,大湾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必须做好珠江口水域的环境激素污染防治研究工作。
【加强湾区生态环境立法和生态价值观建设】
绿色法制体系和生态价值体系构建是实现湾区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耀辉教授认为,在相对水资源日益稀缺的未来,对湾区流域的净化能力越来越会产生环境红利。应加强水域环境治理、园林城市建设、加大环境设备与人工智能等装备的研发投入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未来环境持续改进立法,强化环境建设责任等都是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静艳教授从价值观管理视角提出生态价值观共享是湾区跨越壁垒实现绿色GDP共创的关键所在。通过开发中国情境下生态价值观及其共享行为量表,使价值观“潜变量”转变为可测的“显变量”,推动大湾区生态建设由意识形态层面向社会实践转化。
【加强生态基础理论创新及其对湾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
湾区的绿色发展是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应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山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辛国荣教授讲述了红树与菌根真菌之“联姻”的故事,并指出AMF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生导师黄建国研究员介绍了他有关森林生长响应气候变化的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森林大面积衰退及死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森林应对极端天气的空间分异规律。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张强副研究员指出,应加强粤北南岭山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高海拔特有物种的保护,并需要大力维持区内完整的气候与生物垂直带谱自然景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鲁显楷研究员指出,当前大气高氮沉降通过酸化和富营养化已威胁到中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可能会对粤港澳大湾区森林生态屏障产生影响,故需引起足够关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婷副教授介绍了有关道路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瑞龙副研究员介绍了有关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新技术和新思路。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李铖副研究员展示了其所在团队在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的研究。另外,广州大学研究生刘汉仪介绍了其所在团队开展的基于InVEST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周婷介绍了其所在团队在珠江三角洲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可为湾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广东省生态学会的作用,组织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生态学创新研究。
总编辑:章家恩陆玲
审校:段舜山
校对:蔡卓平
图片: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董玉含通讯员黄毅)深晚记者从深圳市客货运输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获悉,罗湖、福田、南山、东湖、盐田、皇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