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时空距离 强化肇深合作 深圳专家支招肇庆从七大方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南方日报 2019-12-27 07:07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原副院长马敬仁:

肇庆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未来肇庆应当守住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借力文旅产业壮大发展肇庆文化。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袁义才:

随着产业升级,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肇庆把职业学校优势发挥出来,不仅能向深圳输送大量技能人才,还可以吸引相关产业在肇庆布局。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

通过交通对接压缩两地的空间距离,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圳的发展空间,而肇庆也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

肇庆可以尝试去做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场,吸引深圳、香港等地的智慧社区、智慧园区项目在肇庆落地,从而带动更多高端人才、先进产业来肇庆发展。

肇庆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肇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玉印就《肇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讨论稿)》作说明,提出肇庆以六大行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围绕肇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六大行动,来自深圳的4位专家学者从交通“硬联通”、产业协作、金融合作、人才培养、农副产品供给、文旅合作、“数字政府”建设七大方面入手,为“深圳+肇庆”更深层次合作提供路径指引。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刘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交通“硬联通”带来什么机遇?

拓展深圳发展空间助力肇庆转型升级

肇庆提出加快对接深圳轨道交通网、提升通勤便利度、开展港口物流合作、开展航空经济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加强与交通设施的直连直通,努力成为深圳连接和辐射大西南的通道。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认为,首先,通过交通对接压缩两地的空间距离,可以进一步拓展深圳的发展空间,而肇庆也将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其次,交通发展将能促进交通线路沿线区域交流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在延伸深圳产业链条的同时,提高肇庆的区域创新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此外,交通对接、产业协作将能加速深肇两地人员流动,如果肇庆能够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持续优化城市配套,一方面将能帮助深圳这座超大城市疏解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将能为自身的城市新载体、产业新平台带来人口和人才红利。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袁义才认为,加强深肇合作首要的是加强两地交通对接,为要素流动提供交通支撑,便利深圳人才、资金、技术外溢肇庆。他建议肇庆应该争取省、市有关方面支持,规划建设更多便捷直达深圳的高快速路,推动深圳港口企业投资肇庆港口,参与肇庆港口建设管理。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原副院长马敬仁说,肇庆加强与深圳的交通对接,首先要加强与大湾区城市交通的互联互通,这需要肇庆配合好广东省的重点交通项目,同时以广佛肇交通一体化强化与深莞惠都市圈对接。

2产业承接合作有什么空间?

借鉴“飞地模式”助深肇产业错位发展

肇庆提出承载深圳产业溢出能力,努力成为深圳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腹地。近期,肇庆各县(市、区)也陆续组织起专业团队,到深圳驻点招商引资,落实“深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落地集聚”的创新协作、错位发展模式。

袁义才认为,深圳有创新资源,但产业空间有限,而肇庆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但土地空间资源丰富,双方有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

袁义才建议,接下来,肇庆要结合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面向深圳实施精准招商。比如,肇庆可以积极承接深圳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行业的溢出产能;依靠已有电子通信企业,背靠深圳发达的电子通信产业集群,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在肇庆集聚发展;同时,对接深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软件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在肇庆落地。

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深圳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克科认为,肇庆应当从广佛肇和深莞惠两大都市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大西南的角度来思考和深圳进行产业对接,发挥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作用,提升粤桂特别合作区等产业平台的发展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珠江东西两岸合作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大湾区企业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前哨、驿站、桥头堡。

陈文认为,深汕合作区的“飞地模式”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为发展模式,将研发中心、公司总部放在深圳,在合作区寻找技术转化、产业落地的空间,未来肇庆可以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飞地模式”,引导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直接从深圳过来,高标准建设合作区。

3如何对接深圳资本市场?

立足产业推动“金科产”融合发展

在今年9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深圳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而处于后发位置的肇庆则需要大量资金推动产业发展。肇庆提出配合深圳金融业做大做强,探索两地金融联系工作机制,力争成为深圳资本市场的“蓄水池”。

陈文认为,实体经济和金融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深肇要开展金融合作,产业是必要基础,科技是支撑。他建议肇庆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发展链条,借力深圳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陈文举例说,针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肇庆可以引导推进这些企业在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企业进入直接融资渠道,迅速扩大经营规模。

随着“金融+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也在加快成为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先行示范区,肇庆可以探索借助深圳的资源优势和经验,促进两地共同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破解科技型企业因轻资产、缺乏抵押物而出现的融资难题。

袁义才认为,深肇金融合作必须突破体制障碍,重点为深圳银行资金进入肇庆扫除障碍。他建议,肇庆可尝试与深圳金融机构设立“产业基金”或“银政基金”,让金融资本更好地灌溉肇庆的实体经济。

马敬仁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肇庆应当在智慧金融等方面和深圳有效对接,协同发展,让深圳的金融产品能够成为肇庆产业的源头活水,借力深圳成熟的金融市场推动肇庆金融服务业发展。

4深肇人才如何实现互补互利?

共育技能人才吸引科技人才落户肇庆

肇庆拥有近10所职业学校,为此肇庆提出加大各类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和培养力度,努力成为深圳技能型人才供给地,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

袁义才认为,随着产业升级,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肇庆把职业学校优势发挥出来,不仅能向深圳输送大量技能人才,而且可以形成自身不可多得的优势,吸引相关产业在肇庆布局。他建议肇庆要结合深肇两地产业的共性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人才。

张克科建议,肇庆应当积极对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定向培养人才,培养适合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深圳产业发展需求,也为肇庆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深圳2000多万人口只有10多所职业学校,而肇庆400多万人口就拥有近10所职业学校,肇庆充足的职业学校能够弥补深圳技能人才培养数量的不足。”马敬仁建议,深肇两地可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多元评价方案等,探索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陈文认为,深圳是创新之都,吸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集聚。肇庆可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完善人才政策,搭建科研平台,优化引人机制,完善城市配套,为高层次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符合肇庆产业发展导向,有科研成果转化需求的人才团队应是肇庆到深圳招才引智的重点群体。”陈文说,深圳在城市规划、城市治理领域拥有一批国际顶尖人才,肇庆也应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吸引力度,提升城市建设、治理水平。

5如何深化农副产品供给合作?

探索建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直供体系

当前,肇庆正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面向深圳,肇庆提出要提高绿色农副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努力成为深圳安全食品的可靠供应地,为深圳持续提供优质、安全的绿色农副产品。

张克科表示,随着深圳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未来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肇庆发展现代农业,对接深圳、香港市场大有可为。他建议肇庆市应当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保证农产品质量,建设成为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袁义才认为,深肇两地可以密切合作建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直供体系,消除中间环节,同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者终端实现农产品质量信息共享,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深圳和肇庆要探索更加市场化的食品供给合作机制,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依靠市场主体的力量。”陈文认为,肇庆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深圳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借助深圳企业的资金优势、技术力量和市场渠道等,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物流、销售等农业全链条。

陈文还表示,深圳农业比重不及其二三产业的1%,但深圳的农业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接下来,肇庆的农业部门、农业企业、种养大户还可以加强与一批深圳的农业科技企业合作,在农产品品种改良、科学种养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探路科技兴农,加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6如何联手写好文旅“大文章”?

创新IP活化模式吸引深圳游客

深圳是省内旅游人群输出大市。肇庆提出建设高品质新都市,不断推动“旅游振兴”,完善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努力成为深圳居民的休闲目的地。

马敬仁表示,肇庆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未来肇庆应当守住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借力文旅产业壮大发展肇庆文化。

张克科说,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肇庆市应当发挥山湖城江一体的特色,大做星湖文章,唱响和珠三角同宗同源的广府文化。肇庆还可以设立多个团建基地、青少年科技研学平台,推出不同组合的文创旅游产品,开拓深圳企业的团建市场,让深圳企业家和员工了解肇庆。

袁义才表示,深肇两地旅游部门和旅游业界需要直接对接,设计直达的精品线路,开发深圳人民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力争形成深圳人民周末旅游度假到肇庆的风气。

陈文认为,日益紧密的交通对接,为深肇两地旅游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肇庆的文旅品牌在深圳的影响力仍比较弱。为此,他建议肇庆要在旅游产品包装策划和推广上下功夫。

陈文表示,在包装策划上,肇庆可以借鉴故宫博物院把故宫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展示的经验做法,通过应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进行展示、依靠新媒体运营、开发精品旅游产品和周边产品等,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多层次地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推广上,陈文建议,深肇两地文旅部门可以建立常态化的旅游推广机制,比如在深圳举办肇庆旅游文化周活动、在深圳的车站、机场提供肇庆旅游地图等,将肇庆的文化旅游品牌多方位嵌入深圳。

7深圳“数字政府”经验如何落地?

打通天上数据畅通地上服务

深圳“数字政府”成效明显,在2018年全国32个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第一。目前肇庆也积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致力建设营商环境新高地。

陈文认为,历届深圳市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并牢牢紧抓“数字政府”建设。他建议,肇庆在打造“数字政府”的过程中要拿出同等的重视度和决心,同时要学习深圳坚持向着最高标准前行,力争“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马敬仁认为,实现与大湾区机制规划相互衔接是肇庆参与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为此,肇庆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和5G技术,强化超越物理空间的虚拟互联互通,强化深肇两地的思想对接、政策对接和资源对接,逐步形成产业互通、人才互动和社会互联的体制机制。这要求肇庆在“数字政府”建设上也应力求与深圳接轨。

张克科曾经主持过深圳“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他说,深圳正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立足群众生活需求,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手段“打通天上数据、畅通地上服务”,而数字政府在其中起着顶层设计的关键性作用。

张克科建议,肇庆可以尝试去做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场。在打造智慧政府基础上,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社区和智慧园区,吸引深圳、香港等地的智慧社区、智慧园区项目在肇庆落地,从而带动更多高端人才、先进产业来肇庆发展,让深肇两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同频共振、实现双赢。

新闻推荐

肇庆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与会代表热议工作报告提振士气鼓干劲 凝心聚力促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通讯员王婧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肇庆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中杰的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