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冼夫人好心精神的内涵和底气

茂名日报 2019-12-27 06:56

吴兆奇

《隋书》载,“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竟破群贼,甚有大功,今赐夫人物五千段。……夫人宜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之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俱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冼夫人是我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女英雄,周恩来同志曾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我国六世纪南北朝是一个大动乱的历史时期,当时,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各霸一方,拥兵称帝,战祸连年,人民遭殃。(如果加上东晋时期,国家的分裂、民族的灾难,持续了270多年之久)。而在这个时期,岭南百越民族的杰出领袖冼夫人独树一帜,她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定,始终坚持打击分裂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和祖国统一,推行民族团结的进步主张和措施,使岭南地区保持着长治久安局面,推动了桂、粤、琼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百越民族的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冼夫人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效果,蕴聚着岭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冼夫人文化发源于茂名地区,因此,它是这个地区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最有感染力的一种人文精神,渗透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它在提高公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和保卫祖国、统一祖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弘扬冼夫人精神,打响冼夫人文化品牌,是现代人的明智之举,是功德无量的事业。现在,冼夫人“唯用一好心”已经成为“好心茂名”的精神核心。

冼夫人“好心”精神,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

——爱国统一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基石,爱国主义是人的理想、情操、气节、胆识在精神世界的最高表现。冼夫人一生孜孜以求国家统一,从思想意识到社会实践,证明了她是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她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国之统一,就没有岭南的安宁,没有民族的稳定,也就没有人民的安定生活。这位岭南百越民族的大首领,她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奋斗终生,矢志不移。她为国家的统一而四处奔走呼号,为反对分裂国家而多次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坚决打击分裂割据的豪强势力。80多岁还戴盔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巡抚广东、广西20余州,使岭南服从统一了的国家。在逝世前一年还带着朝廷的诏书,自称使者,亲临十余州而且直渡海南岛招抚少数民族的逃亡者,使之重返家园投入统一国家的怀抱。这种爱国行为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对国家问题上,她最有远见,最顾全局,最有胆量。她胸怀宽广,大公无私,行为果毅,完全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依据,来支配自己的实践。既无世俗的功利主义,也不是那种狭隘的“愚忠”。六朝时期,她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请置崖州,使脱离国家580多年的海南岛,重新回归王朝。梁、陈中,她曾殚精竭虑保卫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弃子囚孙,军令如山,不顾儿女私情,真是行为磊落,义薄云天。她的爱国思想还表现在深明大义、与时俱进,随着大局的发展,她的理念不断升华。她逐步深刻地认识到,在群雄割据的纷争时代,梁、陈都不是统一了的中国,而且它们的末代君主都荒淫失政,不足撑持,到了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这才是她梦寐以求的统一。陈亡,由于她和陈的开国之君陈霸先有过共同战斗之谊,所以,她“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以申悼陈之义。之后,发出号令,毅然宣布率众归隋,以践理想之衷。这正是顾大局、审大势之后的正确取向,而且她继续为维护统一了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冼夫人爱国主义精神最辉煌的发挥。她不愧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岭南稳定的中流砥柱。在那个群雄逐鹿,各国拥兵称王、乱了套的时代,她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伟大的。南北朝时期,岭南的地域相当大,约包括广东、广西大部分、海南岛以及越南的北部,大抵都是冼夫人的势力范围,她实际上已成为广大地盘百越部落的“盟主”。雄踞一方不称雄,还教育子孙后代不称雄,竭诚维护国家的统一,直到她的子孙,110多年保持着岭南的安定,使人民过着和平的生活,发展了岭南的社会文明,这笔功劳,是永垂史册而且还要大书特书的。这笔精神财富,是要永远发扬光大的。以史为鉴,联系现在的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不是发人深省的吗?

——爱护人民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突出特征。人民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群体,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力量;人民是一切英雄、伟人的载体,是孕育英雄和伟人的土壤。热爱人民,保护人民是历史上一切英雄、伟人的信念、道德、品格的集中表现。弘扬冼夫人文化,必须阐明冼夫人爱护人民的精神。史书记述她自幼就聪敏善良,智能过人,才干卓越,立志为民。她经常教育宗亲酋长,要改恶从善,为人民办好事;她有效地扭转包括自己的长兄在内的俚、僚酋长互相攻杀掠夺的野蛮恶习,使之归于正道,消除人民之间长期存在的仇怨和痛苦。她“幼贤明,在父母家,抚循部众”,在少数民族组织松散、胡作非为状态下,招抚和驯服各个部落。加上她又“多谋略”,“能行军用师”,如果部落贵族一意孤行,危害人民,她就用智谋和军事力量去“压服诸越”,保护人民。所以“由是德心日著,詟服者十万家,儋耳风闻,裹诚者千余洞”。实际上,青少年时期冼夫人的威望比她的父亲还要高,而成了岭南少数民族的实名大首领,人民的精神领袖。冼夫人的爱民护民活动,对整个岭南的影响相当大。生活于冼夫人时代的人民,最大的痛苦就是战祸;其次就是贪官酷吏的残虐迫害和部族酋长的奴役盘剥。冼夫人一生为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不懈努力,拯民于水火。她施展才华,果敢坚定地维护地方的稳定,消除岭南的战祸,保境安民;她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德行,制止部落酋长的不良行为;她施行法治,限制酋长贵族的特权;她下决心铲除贪官酷吏,宣慰百姓,招抚逃亡,安定人民的生活,为岭南人民造福。冼夫人自小植根于人民,了解人民,人民孕育了她,形成了爱民护民的坚强理念和崇高品德。她在实践中,真正成了人民利益的保护者。当时岭南人民把她尊为圣母。逝世以后,人民广为立庙崇祀,把她视为人民的保护神顶礼膜拜。

——民族团结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瑰丽精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各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的稳定的共同体。历史上民族的产生,民族的摩擦,民族的融合和变迁、生存和发展,一般都表现为文化现象。处于我国南北朝这个大动荡、大改组时代,岭南的民族情况极为复杂。在这个多民族地区,民族之间的摩擦频繁,或是大民族主义对于少数民族的敌视而引起的矛盾,往往激化为战争;或是有野心的部落酋长涉足政治,进行割据分裂,酿成大规模的征战;或是少数民族的无政府主义和掠地盘、夺财富所引起的争斗;或是各族部落文化心理因素造成的一触即发的互相攻击。因此,长期以来民族之间或部落之间的积怨和仇恨很深。冼夫人自小就亲历和观察到这些矛盾的尖锐性,少年的时候,就经历了高州刺史孙囵对俚人的征剿摧残;又常常看到俚、僚社会动荡,人民家破人亡,逃难他乡。冼夫人对民族问题高瞻远瞩,摒除一切民族偏见,把民族的大团结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她以百越族首领的身份,本着对民族负责的精神,正确地处理民族和国家的关系。“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是她处理国家和民族关系最坦诚的心声。她妥善处理族间和族内的关系,“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怀集百越”,威名远震岭表。由于她的努力,达成了民族之间和部落之间的互相信任,团结共处。加以“政令有序,人莫敢违”,营造了一个民族融洽和稳定的大好局面。为了民族的团结和繁荣,她带头与汉族的冯宝结婚,并且帮助丈夫推行政令,解决民族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位岭南女领袖的婚姻是民族大视角的焦点,是一件足可造成民族福祉或带来民族灾难的大事,举足轻重,非同小可。冼夫人用促进民族大团结的远大眼光和广阔胸怀,来处理好自己的婚事,这对于当时、僚、蛮、汉杂处的岭南,肯定是一个大震动,对百越民族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育,为岭南的民族团结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效果。她还推动冯宝为俚、僚民族多做好事,树立威望,所以,当时少数民族人们都称他为“冯都老”。“都老”是俚僚社会对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老的尊称,这个称呼就是冼夫人所缔造的民族亲密团结关系的缩影。排解民族矛盾,倡导民族团结,这不仅对于岭南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生产发展,文明进步,产生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影响到国之安定。真乃功高盖世,千古流芳。

——社会进步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光辉亮点。历史上社会的进步,固然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但人类社会中的贤人智者的促进和推动,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些出类拔萃的贤人智者,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要慢得多。由于文化因素和地域条件的原因,我国南北朝时期,中原社会已经进了比较成熟的封建社会,而岭南还在半奴隶制的桎梏之中。当时的俚、僚社会,酋长占有广阔的土地,大量的财富,有众多的兵马,劫掠和买卖奴隶是他们的专利。《新唐书·孔融传》说岭南鬻江为货,掠人为奴婢。王朝重视岭南的主观愿望,是在于震慑其人心,使其臣服,加以怀柔教化,但派来的官吏多是“他乡羁旅,号令不行”。因此,朝廷就往往使用“树其酋长,使自镇扶”的以蛮夷治夷的“羁縻政策”。这些酋长管理的地方实际上还是他的世袭领地,因此,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还是依旧不变。当时的俚、僚社会有许多陋风恶习,突出的如:(1)酋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法无天。所谓“生杀予夺,尽出其酋。”(2)部落之间“恃其富强,侵掠旁郡”。(3)文化低下,民多强悍,动不动就拼死厮杀。(4)生活方式愚昧落后,断发文身,绣面赤足,“法度疏略,婚姻不正”,等等。这种半奴隶制社会基本上是极端的无政府主义社会。胸怀大志的冼夫人,她既高举爱国主义、爱护人民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又大力倡导改造这个社会。她和冯宝结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施展这种抱负。当时南北朝对峙,北方战争频繁,而岭南社会相对稳定,许多汉人流入岭南,冼夫人利用这些条件,用汉文化来教化百越社会,推行汉族的礼仪信义,特别要求她的族亲带头奉行。她以政令的威严结合教化,兴办教育,史书就有“醵金延师,设立教馆”,施行官方教育和族中教育的记载:“以礼仪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使野蛮愚昧的社会出现了“蕉荔之圩,弦诵日闻”,于是族人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俚、僚社会面目渐新。她和太守丈夫共同努力,提高族人的法制观念,耐心教育各部落转变陋风恶习,树立社会好风气,提高族人的思想道德,使得岭南百越民族,逐渐吸纳先进民族的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社会管理、法制政令,促使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融合,引导其向封建社会转型,促进岭南社会文明向前发展。

南北朝时期,岭南的社会生产力比中原远为落后。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科技落后,经济发展非常缓慢。《隋书·地理志》说:“自岭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一部分俚、僚族人仍操着渔猎生涯,事农的人也是“火耕水耨”,生产收获甚微。因此,人民过着“昼乏暮饥”的日子。生产力落后造成了岭南社会的“蛮荒”。冼夫人既然要吸纳中原文化,那么她就必须要采用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经验,而冯宝作为一位好太守,他也就十分关心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经验在岭南的推广。于是俚、僚社会就出现了“尽力农事”、“乐樵苏而不罹锋镝”的现象,引导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开展农业畜牧业生产,引进先进耕作技术,增加农产品,并且发展了贸易集市,“蕉(葛麻)荔(水果)之圩”到处可见。刘宋《南越志》说:“越之市为圩,多在村场。”可见集市逐渐普遍。还相应发展了纺织业、冶铸业、造船业、制陶业,同时还发展了海上贸易。这个时期经过冼夫人和子孙们的经营,岭南100多年的长期稳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很可观的,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整个岭南经济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冼夫人就是改造社会的贤人智者,是推动历史车轮从奴隶社会晚期快速进入封建社会的先驱。

纵观冼夫人的社会实践,她的功业之伟大,先决条件是她的精神之伟大,历史上岭南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冼夫人精神所指导,因此,她的观念、道德、品格、智能、勇敢,连同她的丰功伟绩,构成了“唯用一好心”的伟大精神。冼夫人精神,在历史上彪炳于史册,在现在和未来,都将为人们永久传颂、学习,发扬光大。

“唯用一好心”精神的内涵,就是爱国统一精神,爱护人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社会进步精神。

冼夫人好心精神,是一种道德高尚、情操高洁、品格高彪的精神,它与我们今天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吻合的。它孕育着坚不可摧、坚强不泯、坚毅不移的底气,体现着茂名人的爱国爱民之心,团结互助之心,清正廉明之心,奋发进取之心,和谐进步之心。唯其如此,“好心茂名”才能是扎实的,才能是普及的,才能是永久的,才能是人民大众的。

新闻推荐

怀集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陈友)12月18日,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系列活动在怀集县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