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站起来到走起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脑卒中患者步行训练献高招
脑卒中,越来越受到市民群众关注。这个被称为“中风”的疾病,在40岁至70岁年龄段越发多见。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方面的改变,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这种疾病最主要的特征是发病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功能受损,常见有偏瘫、语言功能障碍、行走不稳。因此,脑卒中病人后续的一大重要疗程就是康复治疗。而如何快速让脑卒中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成了医患双方最迫切的康复治疗目标。
传统的康复训练侧重点是循序渐进式训练,从平衡、步行、增强肌力等慢速训练开始;最常见就是使用拐杖、助行器或平行杠等辅助训练。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综合医院对脑卒中患者仍沿用传统的康复训练,但也存在很多不便。很多患者在开始训练的早期,由于下肢无法承受身体的重量,加上畏惧训练过程中摔倒等,经常出现不敢动、不敢走的现象,使康复训练难上加难。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设备与观念上都走在肇庆市甚至广东省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引入先进康复仪器,遵循“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康复原则、加速原则”四大治疗原则,让患者对康复训练建立自信,从恢复日常生活到社交生活,不用终身卧床。
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步行训练,康复医学科也“研制”出高招,除了市内独有的康复训练仪器外,还制定了一整套人性化方案,快速让患者从站起来到走起来。据了解,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早在2014年引进加拿大进口的电控天轨悬吊减重步行系统,更是目前肇庆唯一一家拥有此套设备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陈瑞旦表示,随着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常见,对后续康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患者应尽早进行站立、行走训练,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首先就要解决其患侧下肢乏力而难以支撑自身体重的问题。在加拿大进口电控天轨悬吊减重步行系统的辅助下,患者在早期可通过减重装置来减轻其患侧下肢对自身体重的承重量,为发病早期因下肢支撑能力不足而影响步行训练的问题提供最有效帮助,使患者能在康复早期就开始模拟行走,为实现快速康复的目标提供技术力量。整个训练过程负重量根据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而逐渐增加。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管技师陈瑞旦先为患者穿上“训练服”,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调整背带。只见患者无需技师搀扶就能站稳,一步步向前迈进,调整步伐,也不用依赖栏杆和家属帮助。360度旋转装置,可以让患者来回进行训练。该患者告诉记者,穿上“训练服”后会更具备安全感,也少了摔倒的恐惧,坚持下来,现在腿部渐渐有了力量,康复的成效有目共睹。
除了脑卒中的减重步行系统,康复医学科近年来还致力让更多患者尽早恢复最基本的行走技能。作为国家康复医师培训基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不断提升内部水平,从配合各科的查房、病例康复讨论、团队评估、床边康复等,都坚持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引入前沿康复理念,着力康复医师师资队伍建设,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康复医学的健康、快速发展,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伍颖欣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12月15日,为期两天的2019年肇庆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在端州区落幕。比赛吸引了来自肇庆市近200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