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穗南凌霄宫仙掌岩
七星岩风景名胜区是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又称禾婆岩)七座峰岩组成。这七座峰岩峰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星湖湖面上,陡立峻峭。加上秀丽的林荫湖堤如绿色飘带,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连接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仙掌岩,南临中心湖,位于蟾蜍岩的东南侧,海拔为64.6米。清代《高要县志》载:“蹑钩梯上,二石侧立,一石覆其上,穿之,出复上,数盘旋。”
仙掌岩,因有几条柱状的石芽竖立,很像仙人的五个手指,故名。远观此岩,若仙人巨掌擎天,很有“天将欲倾我独撑”的气势。
仙掌岩可谓林木茂盛,有很多假苹婆、海红豆;岩壁上剑花繁生,鸟类繁多。
话说万历年间,广东按察司副使王泮向两广提督吴桂芳建议,开辟七星岩景区,修建亭台楼阁,且点题命名“七星岩二十景”(石室龙床、沥湖渔棹、虹桥雪浪、天阁晴岚、金阙朝阳、宝陀夜月、星亭拥翠、霞岛飞琼、树德松涛、栖云榕荫、紫洞禅房、蓬壶仙径、临壑荷香、方塘鱼跃、杯峰浮玉、天柱流虹、仙掌秋风、阆风夕阳、阿坡泉涌、石洞云封)。“仙掌秋风”是其中一景。
凌霄宫,位于七星岩风景名胜区仙掌岩的岩顶,始建年代不详。据载,古时,仙掌岩的岩顶建有擎莲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庙宇,改称“凌霄宫”。此后,庙宇渐遭荒废和破坏,仅存石匾额、地基、观音菩萨坐像等。1986年,星湖管理处在原址的基础上重建凌霄宫。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建筑为混合结构,由正殿、东西两廊、东西两厢组成。正殿为歇山顶,檐下单昂,两进三间。前廊为卷棚顶,四架抬粱。取名为“凌霄宫”。
肇庆人赞美仙掌岩,赞美凌霄宫,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黎佩兰游览七星岩,写下《登仙掌岩》。诗云:
仙掌化为石,雷劈崖半死。
螺旋出其颠,天风梳石齿。
倒挂青根榕,突兀照湖水。
黎佩兰,肇庆府附城(今肇庆市端州区)人。年幼时,师从著名的学者朱一新学于肇庆府端溪书院、广州府广雅书院,留心钻研天文地理。光绪十七年(1891年),考中举人。后来却绝意仕进,居家授徒。追随朱一新编纂《德庆州志》,撰写《舆地》卷,考辨精审,出处周详。见识超群,兼擅医术,著有《时症良方释疑》,言简意赅,医案翔实。曾尝制作天体仪、地球仪、测量度板、倒立日晷等仪器,精确到锱铢必较。著有《志陶轩笔记》一卷、《告蒙编》十卷和《天体仪说》;绘有《肇城街道图》。
另有高要人莫元伯,留下《游仙掌岩》,同样色丽愁长。该诗描写了景物的出奇生彩,又抒发了胸臆,把感情表达得含蓄贴切。
其一:
指点神山处,不来今五年。偶然理游屐,重去当登仙。
岚翠空中合,招提树杪悬。扪萝寻旧径,万井已苍烟。
其二:
入穴复出穴,上山还下山。俄然到天上,不信在人间。
日射松鳞老,苔封石笋斑。苏耽乘鹤去,何日带云还。
史书记载,莫元伯,字台可,号善斋,肇庆府高要人。喜读史,以学行闻于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举人。官广州府番禺县儒学教谕。负笈其门者,岁常数百人。每逢春秋二季佳日,招呼友人登临览观,衔杯赋诗。廉俸所入,除营甘旨以奉九旬老母外,悉以周济贫困,工诗,常与诗人冯敏昌、张维屏等相唱和。诗品清真,五言近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柏香斋诗钞》《清史列传》行世。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苏燕君特约记者张水木通讯员李均阳)昨日,德庆县召开2020年度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年度党报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