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健人文家风牛迳,那一方

西江日报 2019-12-08 01:23

牛迳,是怀集县连麦镇连东片区的大土名,外人称“牛迳垌”,是下坑、石坑、福鹿、上凤四个行政村的合称。牛迳,距圩镇5至10公里之间,是连麦镇较为偏远的山区,位于连麦与中洲、汶朗、洽水四镇交界地带。

牛迳,地处山旮旯之隅,境内重山复水,山高林密。踏进这片热土,你一定能领略到那山雄壮的风采,那山朴素的品格。那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平淡无奇。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潺潺而流的山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阵阵的松涛,是山对和风细雨的呼应;那山泉清脆的滴答,是山对流逝岁月的记录。

常言道,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牛迳人勤劳善良的祖辈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这一方底蕴深厚的人文家风,在这里,总能找到先辈们视邻为亲,以邻为友,和睦相处,互助互爱的足迹。

牛迳世代乡民始终秉承着耕读传家和勤俭持家的优良家气。耕,既是掌握技能也是立家之本;读,既是明白事理也是传家之法。过去,“一脉真传克勤克俭,两行正事惟读惟耕”是乡民广为传抄的对联,祖祖辈辈都视耕读和勤俭为兴旺门庭、教育子孙的不二“法宝”。

要说牛迳先辈倡导崇文尚学之风的印记,矗立在下坑村岭口处的文昌阁便是其一。

文昌阁,始建于清朝顺治六年(1650年)。“文可升堂理须迎头赶上,昌无止境相应捷足先登”“文风崛起,昌盛永垂。”先辈兴建之初衷从这两副楹联可窥一斑。浓厚的劝学之风,让牛迳这片沃土贤才志士辈出,不乏曾任怀集县县长之贤士,也不乏高中清华之英才,也不乏省级作家之类文人。1969年至1982年,在上凤学校开设有初中班,供连东片四个村的适龄学生入读。那段时期,从这个校门走出了不少士农工商各界精英。近年来,尚学之风更为浓郁,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胜枚举。

牛迳的乡民,世代传习着淳朴民风、和邻睦里、热情好客之风。文昌阁内书刻有楹联:“桃园结义成大业,盟誓精忠应天机。”这便是牛迳四乡八邻和谐共处的真实写照。不乏演绎“七尺巷”动人故事的例子,也不乏践行“远亲不如近邻”的动听故事,也不乏践行古训“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的真实例子,坊间至今仍流传着“上下三村皆亲戚”,视邻村为亲邻的说法。以前,石坑村有留客过夜的独特风俗。比如,异姓的一对青年男女联姻,嫁娶当天女方送亲、陪嫁的客人到了男方家,哪怕是新郎和新娘家只隔一堵墙,都必须住宿过夜,席间亲戚双方聊聊亲情、唠唠家常,这便是注重情谊、热情好客的最好诠释。

连东片区的许多自然村寨都有醒狮队,甚至有一些醒狮队是同门师兄弟。每逢春节期间,各村寨的舞狮队纷纷进村访户,舞狮贺拜新年。狮队进村入户之前,队长会先将帖子派发到各家各户,还把题写好的对联交给族老放至祠堂和厅房,送给受贺方的帖子和对联体现着对对方的尊重,是一种文化层面的礼仪。当贺狮队进入村口时,该村也会派出自己的狮队前往迎接。迎接时也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主方一般以蹲式舞动狮子一路往后退,直至目的地。当客方狮队挨家挨户贺拜结束后,再集中到主方一处宽敞的地坪,旧时一般集中到生产队的晒谷地,俗称舞狮堂地,随后向主方乡民展示狮队的十八般武艺,拳术、刀术、棍术、耙术、枪术一一展示。还有狮子跳桩、采青等表演。表演结束后需搭起人山,摘取主方事先准备好的张贴着钱币的“金牌”。期间,狮队互相贺拜、切磋舞艺、交流情谊。这种良好的民风民俗一代代传承下来。

文昌阁正门前方新建有连东文体广场,近年来,每年春节期间,村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连东篮球友谊赛,让年轻一代的连东乡民又多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切磋球技的方式,交流感情,增进乡邻之间的情谊。

在牛迳地区,如今仍有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上凤村乌坤庙,明朝年间的福鹿村太祖庙,泗洲堂和石坑村上富祖庙等庙宇。其中坐落在上凤村的乌坤庙与坐落在福鹿村的太祖庙隔垌相对眺望,直线相距约2公里,属兄弟庙,每隔三年举行一次打醮活动。坐东向西的乌坤庙正门两侧对联书曰:“乌福铺地,坤义齐天。”坐西向东的太祖庙:“永向东方照日月,世纳绿水聚乾坤。”上富祖庙:“上帝荫佑,富泽庶民。”庙宇的倡建者除了聚拢民心、保境安宁之外,还可以从庙宇楹联中窥探出同居牛迳垌内的左邻右里肝胆照应之期许。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牛迳境内,群山环抱,崇山叠翠,流水辗转迂回,风景秀丽如画。历史的脚步渐渐远去,但是世代牛迳乡民和谐共处的故事却代代相传,如星罗棋布的人文古迹和共欢的大聚会,便是人们牢记故乡的温情。

新闻推荐

林鹤逸在怀集□ 谢育飞

最近和朋友到广东省怀集县甘洒镇南洞行政村黎屋自然村(原名南溪自然村)游玩,偶遇现任南洞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黎接鹏,谈及当年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