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郡广信县的前世今生□ 陈楚源

西江日报 2019-12-05 02:44

广信塔

封开出土文物上的花纹十分精美

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在这里解释一下封川县这个名词。在贺江出口处这片地方,隋朝以后成立了一个县——封川县。封川县这个名称一直用到20世纪50年代。1961年后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将过去的封川县和开建县合并成了现在的封开县。说广信县治在封川,即今天封开。

苍梧广信县的由来

“苍梧”二字最初见于《逸周书·会解》:“苍梧翡翠”,苍梧是泛指南方。《水经注》云,九嶷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把湖南南部的零陵地区等几个郡都看作在苍梧的范围之内。秦代末设苍梧郡。汉苍梧郡的郡治设在广信县。其东与端溪县(今德庆)为邻,西与猛陵县(今藤县)接境。《水经注》说贺、离两江分别在广信入郁(今西江),十分明确地标出了广信县的位置。

从公元前111年起,至公元6世纪初,即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宋、齐直到梁初,“苍梧”这块地方都叫广信县,而且一直都是苍梧郡治中心。看来广信县这个地方颇受统治者重视。

郝玉麟《广东通志·沿革》称改广信为梁信,隋改曰封州。《广西通志·郡县沿革》“苍梧郡条”:“今广东肇庆府封川县为郡治。”清金鉷《广西通志·沿革》:“梧州府隋初为封州,至唐始有梧州之名。”清蒙起鹏《广西通志稿·地理篇》:“汉之广信,今之封川县。”《苍梧县志》:“隋废宁新入广信,更名苍梧县。”

中央文史馆原副馆长叶恭绰在论述广东得名的来由时有这样的观点:“稽诸史乘,省名实先得广字于前汉,后得东字于唐代;盖汉武分置南海、苍梧、合浦三郡,皆统于交州刺史,而治在广信。吴黄武七年,割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立广州;以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为交州。其命名广州缘刺史治在广信,故取为州名。迨唐分岭南为东西道,始有东字之称。其后北宋因分广东西两路,而元明清相沿不改,广东之名遂以确立。考汉之广信,乃今之封川县地。交州刺史所辖三郡今属广东、广西两省。封川以西为广西,封川以东为广东。明改广东行省,盖缘于此。”

1996年国家文物局编印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广东分册》已名正言顺地把汉代广信县定位在今封开。

苍梧由封川转入梧州

追溯到唐前的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梁武帝在今封川建梁信郡,把广信改名梁信县,而原广信县剩下的今梧州仍叫苍梧郡,属静州(州治设在今广西昭平)其时间自公元523年起至589年止,共67年。这是封川和梧州第一次分开,也是广信县名在历史上消失之始。封川新得梁信之名,而梧州承袭了苍梧之名。

到了公元581年,隋朝取代北周,因州、郡机构重叠,开皇初废天下各郡,只留州、县两级政权。

公元589年,隋平陈,原来属陈的南方诸郡通通废掉。此时的封川由成州改名为封州和封川县;而梧州新置67年的苍梧郡,亦废,只剩下苍梧县。

公元607年,隋炀帝又废天下各州。此时,原属静州的苍梧县,并入封川为郡治的苍梧郡(辖封川、封阳、都城、苍梧四县),于是乎,封川与梧州再次由分而复合。

苍梧郡的郡治沿革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苍梧郡从汉武帝平南越到南朝梁四年(前111年—公元523年,郡治一直设在封川,共634年)。

二、南朝梁四年建梁信郡,其西境设新的苍梧郡,梁信、苍梧并存了67年(523年—589年)。

三、隋大业三年改封川为苍梧郡至隋亡,封川再一次成为苍梧郡治,共12年(607年—618年)。

四、唐武德四年,建梧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梧州之名,而苍梧郡则成了梧州之别名了)。可以说,苍梧郡成为梧州的别名直到宋亡,即从公元621年到1279年,共659年之久。

综上所述,从苍梧之名在封川转到梧州头上的详细经过。而导致这一系列变迁的主要诱因,就是梁武帝在公元523年把广信县一分为二,在封川建梁信郡和梁信县,而梧州开始承袭苍梧郡之名。

两地笔墨官司的主因

稽考清同治十一年编写的《苍梧县志》,确实将汉代的广信县作为苍梧县的前身而写入志书之中。

该志在城图跋中说“古广信,土城也,昔苍梧赵光始居此土,其后汉置郡县,交趾刺史因之。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赵宋加筑始甃以砖,作五门。至明总督建牙开府,高之广之,雄过百雉奚翅,大都参国之一矣。”

在其地域沿革表中,同样列有广信故城,并说明因为是苍梧王赵光的旧治,所以时间上列在秦代。到汉时,又列为广信县,并为交趾刺史治和苍梧郡太守治。

《苍梧县志》中诸多关于汉广信县的记述均为引自前《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等史书上。而有些引文又似乎与其肯定苍梧地为汉广信县治地的观点是矛盾的。如,《苍梧县志》引用了《方舆纪要》上的文字:“广信故城,在今府治东。”这里的“府治”应是明代两广总督府所在地,即今天的梧州市河东老城区。核诸实地,此“府治东”是连绵群山,能够有建城条件的恐怕是今封开县地了。还有,《苍梧县志》引用了《舆地志》上的文字说“广信县之东有孤岩,岩有斑石,皆五色。”此斑石者,正是现封开县杏花镇广信河边的天下第一大石——斑石。

在韩雍的《建总府记》中,我们发现了有这样的记述:“维梧州界乎两广之中,水陆相通,道里适均,群山环拱,三江汇流,岭南形胜无比。据总府之基,其山自桂岭而来,至梧城中尽而复起,巍然突出状如磐石,登临远眺,一目千里,闷晦千万年而一旦显于今日,岂非天造地设有所待而然与洪。惟我国家,列圣相承,一以道德仁义为治。今天子继承丕绪,益迈前烈,数载之间,四征不庭,罔不宾服,大显神谟,命官开府于兹,合天心,光祖德,超越秦汉以下因循苟简之陋而成万世之良图。自兹以往,出令一而保境同……”

韩雍写这篇《建总府记》的时候是明代的第一位两广总督,总领两广军政大权,可谓朝廷的一方大员。他明确地指出,梧州所在之地“闷晦千万年”,而到明代成化初,才成为“出令一而保境同”的首府重镇。并赞扬成化皇帝命其开府梧州,总督两广的这一举动是“超越秦汉以下因循苟简之陋,而成万世之良图。”可见梧州这一地方在韩雍开府之前并未做过像“交趾刺史”,这样可以“总制百粤”的政治军事中心,否则作为饱读诗书贵为封疆大吏的韩雍不会作以上的记述。

自宋而后,辖区不同,地自分“两广”,梧州逐步变成整个广西的“东大门”而加速发展起来了。

后 记

人们通常说,秦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其实这种情况迟至公元825年唐李渤重修灵渠以后,加上历代频频维修才勉强通行。但漓江有三百六十滩,险状环生。明进士解绪对漓江曾作这样的描述:

船下高滩疾如马,浪船起向空中击。

举舵齐挠不用力,舟师持篙眼如虎。

指位石头轻一掷,直下水痕奔前急。

老稚忧怀行感泣,齿声剥剥叩神灵。

由此看来,古时在漓江航行真是玩命的活儿。故灵渠虽通,唐宋两代,梧州发展缓慢。

到了明成化六年朝廷派韩雍在梧州设两广总督府,万历年间又沿漓江筑路架桥,大力疏辟险滩,舟行可免翻沉之险,此后梧州发展加快。

在两汉时期,漓(桂)江流域仅设两个县治。而短短的贺江流域却设6个县治。封开县的文物,近90%集中在史前、先秦和汉晋时代,唐以后锐减;梧州市恰恰相反,可证唐以前封州地的兴旺和梧州地相对荒凉。据户口登记,唐宋元三代,梧州加封州辖区大于汉广信县,户数却比广信大减。明清两代,梧州户数和人数急剧增加。

清光绪二十三年,中英《缅甸条约》将梧州开为通商口岸,领事驻扎地。英人为主的洋行、公司相继成立。英、美、法、葡商船往来于梧穗、梧肇、梧港之间,梧州走向繁荣。1908年梧州商会倡议集资购船,航行梧州至香港、广州、南宁之间;提出“中国人搭中国船”的口号。官电厂、缫丝厂、纺织厂、制革厂、工艺厂、机器厂、造船厂、修船厂、炼锦厂纷纷设立,民族工商业兴起和发展,梧州向现代城市迈进。

20世纪初,粤汉铁路通车后,灵渠失去交通作用。旅客和货物经铁路到广州转西江,梧州成为赴广西各地以至贵州、云南的中转始发港。抗战时广州沦陷,珠江三角洲人民逃往梧州颇多,此消彼长,加速了梧州经济发展,梧州成为西江线上的大城市。

笔者认为,深入研究封川与梧州的“苍梧”历史对当下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封开、梧州本为一家,最近国务院批准在封开和梧州设置“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应属资源共享。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战略,有利于推动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封开县开展主题教育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驻点直联践初心 打通“最后一公里”

西江日报记者王永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封开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驻点直联践初心活动,每月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