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成就出彩事业 记广宁县人武部军事科职工欧志明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通讯员 李海霞
23年来,从司机、保密员、新闻宣传报道员到现在的军事科职工,他无问东西,只顾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好工作。
23年来,无论面对鲜花掌声还是困难挫折,他笃定国防信念,忠诚国防事业,致力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时刻保持冲锋姿态,为“强军梦”添砖加瓦。
他是广宁县人武部军事科职工——欧志明。
工作力求“零失误”
欧志明一到广宁县武装部,领导就安排他担任司机。上世纪九十年代,汽车导航仪器尚未普及,为熟悉辖区路线和提高车技,白天没外出任务时,他就开着自己破旧的私家车在辖区里转,熟悉道路。
两月后,他把公车性能、车况研究透了;也把辖区16个乡镇178个自然村所有路线熟记于心。在他开车事事力求“零失误”的努力下,广宁县人武部从未发生过车辆事故事件。
因为工作踏实、出色,很快,欧志明被安排做保密员工作。从司机到保密员,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初心。
身为保密员,他对待工作更加细心、谨慎、小心。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同事准备把堆放在地下杂物间的十几摞军内旧报纸杂志卖给收买佬。他敏锐地觉得这具有泄密隐患,当即上前制止并请示领导。经领导同意,他将这些旧报纸杂志搬到训练基地进行保密化焚烧,直到全部烧变成灰他才离开。
苦心磨砺写稿能力
欧志明热爱学习,一有空就拿起书本,对写作和摄影也感兴趣。单位领导看到这一点,于是在他肩负保密员的同时,委任他兼职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欧志明欣然接受,把兼职当本职。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之未受过专业学习和正规系统的培训,他经历了写稿、投稿、退稿的循环,尽管很煎熬,但他没有气馁,不断向书刊报纸、向同行、编辑老师学习求教。白天,他搜集新闻线索、积累素材,晚上他撰写、修改稿件……在不断思考、反复加工、磨砺过程中,终于完成了一篇又一篇稿件。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艰苦付出和辛勤努力,欧志明当年便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发稿多篇,广宁县人武部还被省军区评为新闻先进单位。
从“门外汉”蜕变成军事“活字典”
欧志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广宁县人武部上下一致的肯定。不久,他又被安排到军事科工作。旧的工作已轻车熟路,新的工作是一份新挑战。但欧志明没有犹豫,没问原由当即接受。他说:“不管多新多难的工作,只要自己认真去学习、去做,一定能做好。”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军事这本“字典”读透、读薄、弄懂。于是他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开小灶钻研业务知识。仅仅半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公文格式,能办理业务文电,能独立完成军事训练方案计划。
此外,他创新思维,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使工作在符合程序的前提下取得更高效的成绩。以往乡镇做兵役登记工作时,拿到青年身份证后就用该青年的手机号注册登记,造成登记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此,欧志明组织各镇专武干部学习兵役法,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人证登记一致,确保每个登记的青年能够找得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组织训练、活动,欧志明都会用U盘将资料拷下来,认真反复学习和总结;每次到基层武装部检查工作,他总是虚怀若谷,向专武干部学习。记者在他办公室看到,一摞半米多高的被他翻烂了的笔记本,全是这些年来他工作上的笔记。正是凭着这股钻劲,他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统筹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不断上升。无论是兵役登记、民兵整组、军事训练还是征兵工作,他都能做到得心应手。他从军事“门外汉”蜕变为军事行家,起到干部“参谋”的作用。为此,同事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军事“活字典”。
“从进武装部做司机第一天起,我就跟自己说不能一辈子只做司机。无论身在哪个岗位,都要努力把工作干到精致、出彩,才可能有发展。”欧志明说。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欧志明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自己梦想。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潘粤华通讯员曾兰兰)近日凌晨,广宁县南街镇一家石粉加工厂发生塌方,有一名施工人员被困。所幸经过当地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