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教师发展论坛缘何落子肇庆 乡村教师教育亮点纷呈,城乡互动为山区教育注活水
肇庆学院师范生在山区学校支教。通讯员供图
11月22日—24日,由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肇庆学院举行。届时,700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全国乡村教育研究机构负责人和乡村教师将汇聚北岭山麓,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养成、专业能力提升和综合发展。
全国性论坛为什么选择在肇庆学院举行?从肇庆学院与各县共同成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到肇庆学院在全省高校率先推行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再到全市启动“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育资源市域调配、城乡联动,近年肇庆乡村教师教育亮点纷呈,教育改革探索走在全省前列。
肇庆在乡村教师教育的探索经验,将在论坛得到重点推介。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通讯员赵愿
北岭山麓培育出“帕米尔之花”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团结是一家”,在海拔4000多米帕米尔高原上,熟悉的旋律回荡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中学校园的上空,教室里,音乐老师刘洁大手牵着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汉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孩子的小手,伴着旋律跳起舞蹈。
今年是刘洁在新疆工作的第7个年头。2012年,从肇庆学院音乐学院毕业后,她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来到新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服务期满一年,她毅然奔赴更艰苦的帕米尔高原,做了一名大山里的乡村教师。
帕米尔高原终年高寒、缺氧,无数个夜晚,刘洁头痛得难以入睡;强烈的紫外线使她的皮肤暗淡了很多;塔什库尔干县交通不便、物价高、物质缺乏……7年里,刘洁克服重重困难,用知识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教他们唱歌,让他们快乐成长。“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是我从小的梦想,很高兴能在帕米尔实现这一梦想。”
刘洁只是肇庆学院众多毕业后从事乡村教师工作的毕业生中的一位。据统计,肇庆学院每年4000多名毕业生中,有60%从事教师职业,其中又有85%以上成为乡村教师,主要在粤东西北山区县任教。“我们比师范院校更像师范院校。从毕业生就业选择来看,肇庆学院已经成为广东乡村教师的重要摇篮。”肇庆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肖起清说。
正是看到乡村教育的广阔天地,2013年,肇庆学院在依托各个师范专业所属的二级学院负责培养师范生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2014年,肇庆学院创办了旨在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砚园班”,每年通过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全校大二学生中择优选拔50名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同时,2012年起,肇庆学院还先后与怀集、封开、广宁、德庆4县合作,在各县成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行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7年来,肇庆学院3000多名师范生抽出一个学期时间,来到试验区学校实习教研。
“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师资资源紧张,能让我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2019年毕业的肇庆学院学生吴先慧告诉记者,大四在德庆县回龙镇中心小学实习了1个学期后,她掌握了从备课、写教案,到课堂授课等教学全过程。
师范生到基层实习,还有效推动了毕业生到山区县工作。2014年,怀集县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40多位入选者中,有94人来自肇庆学院,其中的42人为非肇庆籍学生。怀集县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以前从未试过这么多外地人应聘怀集教师岗位,“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教育输送了“新鲜血液”。
肇庆学院成乡村教师“取经地”
肇庆学院学生到试验区学校顶岗实习,为试验区学校乡村教师抽空前来肇庆学院参加培训创造了机会。试验区设立以来,肇庆学院已累计培训在职乡村教师7000多人次。怀集县下帅民族学校校长聂廷庆就是其中一员。
2016年担任校长以来,聂廷庆一直想把学校办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不高”“校园文化特色不明显”,是困扰下帅民族学校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2018年,聂廷庆带着问题参加了肇庆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乡村教师培训班后,马上在全校设立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老师集体备课,定期举办讲座、示范课、公开课,激活教师教学这“一池春水”;将家国文化和感恩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点打造,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
而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聂廷庆获悉学校的困难后,决定在下帅民族学校设立专家工作站,为学校教师学生们送师资、解难题、谋良策,精准对接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今,下帅民族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肇庆学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该中心不仅负责在校师范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工作,还承担起各项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服务广东省以及周边地区的基础教育。
据统计,该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1225个强师工程项目,为来自肇庆、云浮、茂名、清远等广东各地和湖南、海南等地的中小学乡村教师举办了170多个培训班。7000多位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像聂廷庆一样,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当地,结出硕果。
“职前教育能为职后教育提供更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而职后教育教师反馈的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到职前教育中来。”肖起清表示,职前职后一体化,打通了乡村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盘活了教育资源,使得乡村教师教育呈现出一个目标可以共商、平台可以共建、信息可以共享、效益可以共赢的工作局面。
肇庆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还致力于帮助山区县补齐教育短板。2014年,封开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只有8人,距离教育强县设立的教师队伍15%为硕士还差127人。肇庆学院主动联动省外高校,为当地教师提供攻读教育硕士的教学点,为他们接受职后教育提供便利。如今,封开县高中教师已有超过14%拥有硕士学位,成为广东省山区县的典型。
优化教师资源城乡配置的“肇庆探索”
肇庆学院着力推动乡村教师教育专业化、卓越化、一体化、开放化,肇庆市则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上进行探索,打破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分散割裂局面,为山区教育“注活水”,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肇庆在县域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引导教师资源在县域内科学合理调配流动,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统管统用、合理配置,缓解部分学校编制不足、教师短缺的燃眉之急。教师从过去的“学校人”变为由学校聘任的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通过竞聘流动,怀集县教师黄纬洁得以到怀集县大岗镇中心初级中学任教。“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在下一次竞聘中继续获得上岗的机会。”黄纬洁说,改革后如今教师工作动力更足,互相之间学习的氛围越发浓厚。
而面对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教师资源配置不均难题,肇庆则“摸着石头”探索全市培养师资队伍与调剂教师编制管理相结合的改革新形式。
今年9月,肇庆突破编制壁垒,将100名怀集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调派至端州区各学校开展三年的任教,30名端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则奔赴怀集县各学校挂职1年,拉开了全市教师交流培养工作大幕。
怀集县凤岗镇凤东小学教师冯志居到端州区任教后,“才知道语文教学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过去,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如今正在努力改变——他开始试着使用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有趣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肯定会对我将来回到怀集教学有很大帮助。”
事实上,“城乡联动,双向提升”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盘活肇庆城乡教育资源,为山区县教育“注活水”,为中心城区缓解教师紧缺之困。2020年起,肇庆将在全市范围逐步推广教师调配工作。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杨帅)近日,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向社会和公众提供通俗易懂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气象信息等工作,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