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农业建链、补链、强链进行时 一棵怀集蔬菜的产业链之旅

南方日报 2019-11-22 06:46

11月20日,在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的双禄垌蔬菜基地,贵州人罗小凡正在采摘芥兰。林洛峰摄

在香港荃湾区的一家超市里,每天在生鲜区上架的菜心、芥兰都是“抢手货”。如果追问这些菜心、芥兰来自哪里,最终会发现它们都来自肇庆市怀集县冷坑镇的双禄垌蔬菜基地。

在怀集县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的背景下,观察一棵蔬菜如何从怀集的田间地头流转到香港市民的餐桌上,从中也能窥见怀集农业链条如何一步步实现建链、强链、补链,进而检验怀集农业转型升级的成色。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

通讯员徐维宁邓雨茜苏泳生

种植?

3年流转超17万亩土地发展规模种植

11月20日7时许,怀集县冷坑镇忠诚村二队村民李梅莲与其他40多名村民一起,如常来到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肇庆全发”)在冷坑镇的双禄垌蔬菜基地。当天,分配给64岁的李梅莲的任务是拣选芥菜苗移栽到另一块地里。一天下来,她可以领到约80元的工钱。

李梅莲算过账,以前她家的一亩多地都用来种水稻,早造水稻亩产约900斤,按1.3元/斤的收购价算,一亩早稻最多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差不多只是她现在半个月的工资。如果这1000多元的收入剔除水稻种植成本,甚至还有可能会亏本。

2017年7月,包括李梅莲家的1亩多耕地在内,忠诚村200多亩连片土地实现集约流转,由肇庆全发整合附近熔炉村集约流转的200多亩土地,打造占地500多亩的双禄垌蔬菜基地,为当地带来规模化种植。同时,流转土地的农户每年可以获得800元/亩的土地租金收入,有就业意向的村民还可以进入基地工作。

在冷坑镇和平村,土地集约流转则成为破解土地丢荒问题的关键一招。眼看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种地的村民越来越少,冷坑镇党委、政府通过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并推动连片土地集约流转,使当地种植业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

这样的背景下,怀集人李朝明回到家乡,在2018年成立了怀集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陆续租下和平村连片800多亩土地,打造韭菜花项目基地。

李朝明说,按照润丰农业与和平村签订的第一个五年合作协议,和平村村民每年可以获得600—700元/亩的土地租金,村集体每年也可以享受到100—200元/亩分红。此外,村民进基地干杂工,每天可以领到75—90元不等的劳动收入;通过“公司+农户”,村民还能与基地合作种植韭菜花和韭黄,获得收入分成。

在拥有63.965万亩耕地资源的怀集县,土地集约流转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据统计,仅2016—2018年,怀集就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12万亩。今年,怀集完成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98万亩,预计年内可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

更优化的土地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怀集成长。数据显示,目前怀集县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1家)、示范家庭农场43家。

在上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下,近年怀集的种植业也逐步走向粮食、水果、蔬菜等多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培育出怀集丝苗米产业园、怀集蔬菜产业园两个省级农业产业园。

检测?

打造一流绿色农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

在肇庆全发的双禄垌蔬菜基地,今年46岁的贵州人罗小凡和其他80多名来自云南、贵州、宁夏等地的外省工人一样,天还没亮就出现在菜地里,他们主要负责叶菜采摘。他们总是起早贪黑干活。高峰时,罗小凡一天可以采摘300多斤菜心、芥兰,按0.6元/斤采摘量计算,每天有约200元的收入。

比外省工人更早忙碌起来的是肇庆全发的检测室。在每次蔬菜采摘之前,工作人员都会对相应地块的蔬菜进行抽样内检。一旦出现农残超标,相应地块的蔬菜就会延期采摘。间隔数日后再抽检发现不合格的,对应地块的蔬菜将全部推倒再种。

“我们对地块进行了编号,每次用药都有登记备案,进入流通环节的蔬菜都录入了所在地块的编号。”肇庆全发检测员杨兴明说,严格的溯源机制确保批发终端有问题蔬菜反馈,可以第一时间溯源排查发现问题。

在政府层面,怀集县也在加快建立健全农副产品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全链条溯源体系。其中,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是重要一环。

今年,怀集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信息站(以下简称“怀集农检站”)建设绿色农副产品初筛实验室,可为当地供港澳蔬菜基地、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初筛。目前,怀集农检站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的现场评审,正准备申请CNAS认证。

在解决了检验检测中心“从无到有”的问题后,怀集计划在明年和肇庆海关共建与肇庆海关综合技术中心检验检测能力相当的实验室并投入使用。肇庆海关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实验室选址已初步确定,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公共检测技术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核心启动区,怀集县还计划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建设和运营,打造国际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目前,怀集县正积极与意向企业——深圳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对接。

怀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腾达说,接下来,怀集还将通过构建和完善种养基地“信誉农场”、生产加工企业“信誉工厂”和流通企业“信誉商店”三个信誉体系,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质量品牌高地。

运销?

在供港澳蔬菜通关环节率先破局

11月21日3时许,双禄垌蔬菜基地的加工场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冷库预冷了4—8小时的菜心、芥兰被工人一箱箱地搬进冷链运输车。这些蔬菜在5时左右完成装车,7时前发车,再经过大约12小时就能到达香港的批发市场。

11月12日,肇庆全发通过供港澳加工生产企业备案,成为肇庆首家供港澳蔬菜加工生产企业。目前该公司正着手打造一个蔬菜产业园加工物流及出口服务平台,配备粤港澳通行运输车辆,争取今年底实现供港澳蔬菜在怀集直通港澳。

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的过程中,怀集依靠市场主体,不断强化“集”与“散”两大功能。基于这样的思路,怀集率先在供港蔬菜的通关环节破局,今年依托肇庆全发为主体单位,联合其他5家蔬菜种植企业,建设怀集蔬菜产业园加工物流及出口服务平台。

“一直以来,肇庆的供港蔬菜基地只能向东莞企业供货中转出口至香港,增加了肇庆供港蔬菜的生产和物流成本。”肇庆全发副总经理罗戈说,依托上述平台,怀集供港澳蔬菜的整体成本将节省约0.8元/斤,运输时间可节省近6小时。未来广西、湖南、宁夏等地的种植企业也能通过这一平台实现蔬菜直供港澳。

规模经济效应可以带动物流成本下降、提高产销对接效率。为此,怀集还立足“三高一铁”(贵广高铁、二广高速、汕昆高速和在建的怀阳高速)交通网络,通过抓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农副产品物流、商贸等业态集聚。

在位于怀集白石片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核心启动区,目前已规划建有物流集中区,该片区将依托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首期物流建设用地及现代商贸物流园开展建设,计划到2020年底重点培育或引进2家主营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物流企业。

今年9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交易博览中心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总投资约22.89亿元,将重点打造品牌绿色农副产品展示体验馆、绿色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冷链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等功能区。目前该项目作为怀集重大平台项目中的“头号工程”加快推进,争取在明年初开工建设。

加工?

餐桌型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蔬菜附加值

在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由广东地豪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食品加工生产销售项目经过近1年建设,已经进入试产阶段,计划今年底前投产。该项目主要加工生产玉米、蘑菇、豆类、竹笋等果蔬罐头,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量可达2万吨,年产值可达1亿元。

广东地豪食品有限公司的林智辉是怀集人,此前他已创办了怀集县冷坑镇地厚食品厂和怀集县大岗镇地豪恒顺食品厂。他说,目前公司正在冷坑、岗坪、大岗、马宁、梁村等怀集平原地区布局生产种植基地,计划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果蔬罐头提供玉米、豆类等原材料。

与广东地豪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生产销售项目相距不远,广东聚龙一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即将投产,该公司将重点打造怀集特色米制品“怀集切粉”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线,同时通过开发“紫米切粉”“高钙切粉”“药膳切粉”等产品品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端为怀集农业带来变革,一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也纷纷落户怀集,依托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这一产业平台,为怀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提供更大助力。据统计,目前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累计入园项目136个,其中食品生产项目达20家。

陈腾达说,怀集县在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仍存在明显的短板,接下来,怀集将继续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食品加工企业,以怀集及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为原料,发展产品筛选、分级、主副产品分割分离等初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净菜净果分级包装、即食熟食加工等餐桌型农产品加工业。

按照规划,到2021年底,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将被打造成为广东省食品加工后勤保障基地、食品加工行业集聚发展平台、食品生产流程规范和安全放心的示范工业园区。

怀集发力食品加工业,也为怀集蔬菜产业的延链、补链带来了机遇。目前进驻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的20家食品生产项目中,有怀集乐天天农产品高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地豪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华辰玫瑰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家怀集蔬菜产业园成员单位,涉及蔬菜加工或物流等业务。

陈腾达透露,目前怀集还与国内一家知名的食品深加工企业商谈合作,谋划在怀集打造面向华南市场的汤底料和菜包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预计达40亿元,建成达产后有望实现产值超200亿元。

■记者手记

肇庆(怀集)

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蝶变在即

11月20日傍晚,笔者在怀集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范文权的陪同下,从怀集县怀城镇驱车约30分钟来到位于冷坑镇的肇庆全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双禄垌蔬菜基地,一路上他的手机响个不停。

原来,怀集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按天计算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交易博览中心项目建设。范文权告诉笔者,该项目在今年9月12日完成签约后,项目建设用地最快有望在12月挂牌出让,今年春节前后开工建设。

怀集蔬菜产业园加工物流及出口服务平台的推进建设同样争分夺秒。目前该平台约16亩建设用地已完成征地,肇庆海关已先后12次派出植物检疫技术人员、供港澳蔬菜基地和加工企业备案评审专家前往怀集,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实地指导厂房的设计规划,争取在明年春节前进驻办公。

一个个细节正显示出,怀集正通过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是怀集乃至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怀集也因此成为唯一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县级城市。

历史性机遇面前,怀集的发展步伐明显快了起来。今年10月8日,怀集县正式出台《怀集县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初具规模,集散基地核心启动区、现代工业产业园、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三大平台基本建成,集散基地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示范点。

目标既定,唯有快马加鞭。可以预见,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加快落地、建设、投产,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也进一步蓄势发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华丽蝶变。

新闻推荐

怀集600多名领导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邓茂云)“县直某单位原局长罗某,打着‘集体决定’的旗号,假借为单位谋利之名,收受某公司好处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