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颂祖国 画作映初心 访与新中国同龄的肇庆山水画家侯以方

西江日报 2019-10-31 01:22

侯以方和他的作品。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40余载画丹青颂祖国美,30载讲台耕耘桃李满天下,86幅个人作品无偿捐献传承文化……与新中国同龄的肇庆学院退休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侯以方,以特别的方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近日,记者拜访了这位山水画家,一探他的心路历程。

痴迷山水苦练终成才

1949年,侯以方在封开县南丰镇侯村出生。幼时起,他就对绘画流露出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侯以方回乡当了村小学的代课老师。1971年夏天,他因缘际会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成为肇庆地区当年唯一考取该校的学生,并师从国画大师黎雄才。1975年,侯以方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返回故乡封开县文化馆工作。工作之余寄情丹青,将人生的百般况味与青山绿水交融,一一绘就在一纸方寸间。

侯以方酷爱山水,几乎到了痴迷程度:走路时想,吃饭时想,睡觉时想……每每灵感一来,总会拿起画笔描绘。经过孜孜不倦的摸索、学习,侯以方的绘画技能日益精进,画作清秀明快、灵巧洒脱。黎雄才对这个弟子的画给予了较高评价,并题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相赠鼓励。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努力,侯以方在美术界有了自己的舞台,他曾被选作北京奥运会画家奔赴北京,和其他55名同行完成了《2008年和谐中华奥运》巨幅国画作品。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入展国家级、省级画展,被毛主席纪念堂、关山月美术馆等收藏。

情系学生自编美术“教材”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侯以方从封开县文化馆调到肇庆师专(现肇庆学院)美术系任教,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教书生涯。

当年条件有限,美术系只有数名老师,美术教材比较匮乏。那时,部分教材印刷得看不清线条、层次不分明。这如何能让学生从中掌握到绘画要领?侯以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苦思考,结合在广州学习的经历,侯以方认为把原作范画作为临摹教材,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他把在广州美院读书时临摹黎雄才、关山月等大师的画作原件作为上课教材。没想到,此举受到全体学生的欢迎,纷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学画。侯以方受到极大鼓舞,废寝忘食地把黎雄才厚厚的3本著作全都临摹一遍,保证每一名学生至少有一幅自己临摹的画作作为教材。他还跑去请教装裱匠,学会了装裱,让这些自编“教材”使用更方便,更易于保存。

“教了这么多年书,我觉得很值!”在侯以方看来,中国山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能教导年轻人了解、学习、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他觉得自豪和欣慰。

无偿捐献作品传承文化

进入古稀之年,侯以方思考着如何为社会作出更有意义的事情。岭南画派名家多有捐赠作品的优良传统,加上难忘的教学经历让他深知画作真迹对一名美术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无偿捐献包括临摹黎雄才、关山月等大师画作在内的86幅作品,以回馈社会、传承文化。其中,36幅作品捐给肇庆学院美术学院,积累学院教学素材,40幅作品捐赠给肇庆美术馆收藏,10幅则赠给成立不久的肇庆学院博物馆,为当地美术机构积累文化精神财富。

得知侯以方退休后仍心系学生学业,肇庆学院领导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并从有限的经费中抽出一部分,专款专用为他举办个人展览和出书,让更多的人体会他的作品魅力。

一次性捐献这样一大批作品,在肇庆属首次,在广东也少见。消息传出,不少人直摇头说他“傻”,侯以方对此不多做解释。“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得到了很多前辈大家的支持和鼓励,离不开学校、社会对我的培养。现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也应当要回馈社会,为更多有艺术理想的学者提供支持和帮助。”他希望,这次捐献能带动其他书画家,共同为文化传承、文脉延续做有意义的事情,让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续中繁荣兴盛。

新闻推荐

胖大海变形记肇庆市第十五小学 四(3)班 潘思熳

今天上作文课时,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它就是“变形高手”——胖大海!胖大海穿着一件深棕色的外套,椭圆椭圆的,像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