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坑河游来“石坑鸭” 怀集青年容梓科跨界创业记

西江日报 2019-10-31 01:27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邓明奇

日前,记者走进怀集县连麦镇石坑村,行走在石坑河畔,秋风徐徐,溪水潺潺,一群憨态可掬的鸭子怡然自得,或在水中自由地游弋,或在滩上闲迈着方步,有人靠近也不惊慌,嘎嘎的叫嚷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

“这就是远近闻名,备受食客青睐,经常供不应求的石坑鸭了!”同行的连麦镇宣传委员陈志刚自豪地说。

据了解,石坑鸭因石坑村而得名,石坑村坐落在连麦镇东南部,旧时称“上富”,是一个物产富饶、民风淳朴的好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山溪水质清冽甘甜,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河里也是鱼虾成群,水草丛生。“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在这种环境下养出来的鸭子肉质鲜美、皮薄肉厚,几乎没有肥肉,也没有膻味和泥土的味道。”石坑鸭养殖基地负责人容梓科介绍说。

今年27岁的容梓科是个土生土长的石坑村人,前些年他与朋友在海南省合伙经营了一家美发工作室,收入可观。近年来,随着怀集为返乡创业青年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于是他想要返回家乡干出一番事业来。说起为何选择养鸭子这条路,容梓科告诉记者,石坑鸭的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名气也越来越大。“我想挑起这个担子,养正宗的石坑鸭,让这个品牌立足于怀集,冲出粤港澳大湾区。”容梓科信心满满地说道。

然而,万事开头难,对于跨界创业的容梓科来说更是如此。由于经验不足,无论是选鸭苗、配饲料,还是打疫苗、找销路,创业初期的容梓科碰了不少钉子,也吃了不少亏,头两批养殖的鸭子让他损失惨重。后来,他多次向邻镇养鸭大户学习取经,与本镇的畜牧专家一起考察调研,找出问题根源,并进行试点实践,“不会养”的窘况才逐渐有所改善。“在养殖方面,我是一个新手,所以很多事情只能是硬着头皮去学习、去摸索。”容梓科坚信,凭着自己一颗初心,梦想总会达成。

经过努力,今年7月,容梓科成立了怀集县科宝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管理模式发展的石坑鸭养殖基地,被确定为石坑村“一村一品”项目。“石坑村在养殖鸭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科宝农牧的产业布局新颖可行,以基地为中心,目前吸纳5家农户分别养殖500-2000只数量不等的鸭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共享石坑鸭品牌,同时还可以对口支持扶贫就业,带动村民致富。”石坑村委会副主任何育南说。

“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确实给当地农户尝到了甜头。石坑村民李崇成是5家农户当中的一个,加盟科宝农牧之前是从事运输行业的,对养鸭子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通过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现在每月除了拿到1000多元工资,也管理着属于自己的一家500只规模的养鸭场。

“养殖的鸭苗和饲料都是由公司提供,当鸭子养到65天后,公司会统一回收,在基地里再饲养至少25天才能出栏,这样我就可以从每只鸭子身上获利10元左右,这样的模式对我来说并不吃亏,反而觉得还占了一个大便宜。”李崇成乐呵呵地说道。

为什么农户饲养鸭子65天后还要返回基地再养25天?容梓科是这样解释的,石坑河的水质清澈,昼夜温差在2-5℃之间,这对石坑鸭的品质调整独具优势。他说:“我们的养殖天数标准为90天,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向养殖120天,甚至是150天,嫩点的鸭子可炒、焖、白切,而老鸭则适宜跟木瓜或者冬瓜煲汤,那个味道别提有多清甜香浓了。”

为保证肉质,石坑鸭养殖基地采取散养方式,除了每日早晚人工喂养各一次,其他时间鸭子都是以河里的鱼虾、石螺抑或贝类为食,而科宝农牧将喂养工作承包给了石坑村村民,这样既减少了公司工作量,又能促进村民就业增收。截至目前,该基地的石坑鸭每月出栏1500只,饲养90天的活鸭每斤价格在18元左右。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成熟,明年年初鸭子的每月出栏量将会翻一番。

下一步,连麦镇将以科宝农牧公司为龙头,通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扩大石坑鸭的宣传效应,打响石坑鸭品牌,同时鼓励科宝农牧公司与电商企业合作开拓生鲜运输业务,利用石坑村的地理位置和水质条件不断探索创新筑坝养鱼和蔬菜种植模式,走出一条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养殖,全面提升基地的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怀集举办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五位典型人物故事催人奋进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李光吉麦强棠徐槿梁振华)近日,怀集县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化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