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年风雨、肇庆外宣的标志性建筑五龙亭:肇庆第一代“网红打卡点”
“水月岩云”胜景吸引游客拍照留念。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郭子瑜
从南门进入七星岩景区,或沿水月堤欣赏星湖外围景色,五龙亭都是市民游客眼里绕不开的特色建筑。在水月堤上的“水月岩云”景色最佳拍摄点拍照,主体是七星岩的石室岩、五龙亭,二者倒映于湖水中,周边绿树环绕,景色优美,也是肇庆最初对外宣传的标志性画面。
“六七十年代开始,外地游客来肇庆旅游,必到五龙亭拍张照片留念。没有这样一张照片,可以说不足以证明来过七星岩。”肇庆文史学者、星湖博物馆负责人唐焕佳介绍,从那时起,五龙亭就成为了肇庆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唐焕佳介绍,1958年,经过大规模建设后,星湖雏形已成。叶剑英元帅再次到七星岩景区视察时,认为星湖山水虽美,但也应该增加些建筑,既供游客休憩,也可装饰景区。1959年,景区开始重建水月宫,新建松涛宾馆、桂花轩、五龙亭等亭台楼阁。
五龙亭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唐焕佳介绍:“为了建设和景区景色融为一体、又富有特色的建筑,省政府在省各单位抽调了60人,组成星湖建筑设计施工队。五龙亭仿照北京颐和园内的五龙亭建设而成,不同的是,颐和园的五龙亭呈S形分布,肇庆的五龙亭是放射性分布,而且,四座小亭的方位是正东、正南、正北、正西。”
最初的五龙亭建设想法,采用全木结构,考虑到维护难度及成本,几经修改后,才建设成水泥建设主体、辅以木材的结构。1959年底,五龙亭建设完成,跃然于星湖湖面,呈放射状排列,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四座四角单檐,亭与亭之间曲栏相接,又由一座长桥连接湖滨,与周边景色浑然一体,因此最初也被称为曲廊亭、湖心亭。唐焕佳介绍:“很多市民游客都会困惑,为什么会叫五龙亭。事实上,刚建成时,每座亭子的亭顶各有一条龙,但在‘破四旧’运动中被破坏。”
五龙亭在1977年、2003年进行了两次小修,然而,受限于资金和技术,这两次修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旧患没有得到根本修复,如砖柱飞檐断裂、桥面下沉、地基下陷等。2015年6月,对其进行全面大修。当时也曾有人提出在亭顶重建五龙,但由于亭顶支撑五龙的钢筋也已被破坏,建设难度太大而未能实现。
1960年,五龙亭刚建设不久,就迎来了扬名四海的机会。那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钧儒到七星岩视察,夜晚行至五龙亭内,只见皓月当空,湖面波光粼粼,岩山秀丽,水、月、岩、云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他感慨七星岩景色之美,遂题下“水月岩云”四字。由此,“水月岩云”成为七星岩景区的著名景点,吸引多位国家领导人以及众多市民游客到五龙亭内,在相似角度拍照留念,五龙亭也成为了七星岩的标志性建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来肇庆旅游的必到‘打卡点’。”唐焕佳笑着说,这个景色全国独一无二。
星湖博物馆内,展示着众多有“水月岩云”图案的物品,包括了彩票、明信片、景区门票、火柴盒、邮票等等。据了解,“水月岩云”景色已多次被印制上国家邮票,如1982年12月2日发行的《广东七星岩》普通邮票、2008年11月30日发行的《中国砚都广东肇庆》邮资邮票,近几年还先后发行了8枚《七星岩五龙亭》个性化邮票。2018年星湖管理局举办了“星湖十景”的征集活动,最终确定的新十景中,“水月岩云”依然在列。
随着肇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对外宣传展示肇庆风采面貌的景点、建筑也在增加,但“水月岩云”依旧广为人知、无可替代。在水月堤的最佳拍摄点,每天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拍照留念。
新闻推荐
正在雕刻玉石的郑立波。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在郑立波的工作室内,陈列着众多精美的玉石雕刻品。在雕琢的过程中,每一次动刀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