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文化馆推行总分馆制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村里来了演出队 城乡共享文化大餐
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实施,让基层村民欣赏到专业的文化表演。 受访单位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特约记者 杨坚
“我们把文化项目带到农村,不少群众都表示没看过这么专业的演出,没见过这么专业的文艺辅导,大家的评价都非常好。”近日,高要区文化馆副馆长邓婉花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该文化馆实行总分馆制后,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成果。
农村渴求专业文化服务
邓婉花此前在封开县文化馆工作,后调到高要区文化馆,在文化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在与基层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发现农村群众有广场舞队伍,但因缺乏专业人士指导,难登大雅之堂。
“有些村民在跳广场舞时,脸上没有表情。我问她们,你们开心吗?她们说开心,但就是不好意思显露表情。”邓婉花说,农村广场舞爱好者为了跳而跳,不懂跳舞规则,不会把情感融入到舞蹈中,因此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让邓婉花感触最深的是,有一次她下乡到蛟塘镇开展“四个一”项目。在该镇栾庆村委会的小学开展活动时,她看到学生们对文化馆的项目充满好奇,一双双渴求的眼睛看着专业老师教授乐曲、吉他、舞蹈、作文课等课程。
“学生们说从上学到现在,从来没有接触到这样的课程,很希望有多一些这样的课程可以学习。”邓婉花回忆过往,仍被学生们朴素的诉求所打动。她顿了顿继续说:“城区文化资源丰富,农村文化资源缺乏。为了均衡城乡文化资源,我们很有必要推广总分馆制。”
三级联动让城乡共享文化成果
根据广东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今年4月,高要区文化馆顶着资金和人才队伍缺乏,以及摸索未知领域的压力,开始实行文化馆总分馆制,把高要区下辖的17个镇(街道)文化站建成文化馆分馆,每个镇(街道)下设3个服务点,共51个服务点,形成三级文化馆服务体系,进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
“总分馆制的本质是实现优质资源的纵向下沉和横向互通互联,使优质资源跨区域流动起来,充分发挥它的边际效应。”邓婉花说,为了把总分馆制贯彻执行好,高要区文化馆实行分馆责任制,17个分馆的业务负责人由总馆下派,作为每个分馆的业务副馆长,分馆的责任人为文化站站长。
有了机制作保障,还要有可推广的模式。邓婉花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模式,他们根据高要区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试推行“四个一”联动服务模式,即“一台晚会、一次讲座、一场展览、一场培训”。如总馆要举办一台晚会,总馆出节目,当地分馆和服务点也要出节目,形成三级联动演出,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大餐。
探索“一分馆一特色”
金渡镇分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区文化馆在金渡镇设立分馆后,当地老百姓获得了很多好处,可以参加演出、培训、展览、讲座等。不同服务点的培训有所不同,有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摄影等等,这些都丰富了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馆来了好多专业老师,教我们学习吉他、书法,最难忘的是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作文写作课。”金渡镇水边社区的莫同学告诉记者,他们社区有一个服务点,每天可以到服务点看书、学习。
“总分馆制推行至今,已带来比较好的效果和影响。我们也深入挖掘、传承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文化遗产。”邓婉花说,下一步将挖掘各分馆特色,实现“一分馆一特色”。
由于17个镇(街道)条件不同,总分馆制较难同步开展,目前重点建设金渡镇、金利镇、白土镇、白诸镇、蛟塘镇、南岸街道这6个镇街,挖掘地方特色,如金利开展龙舟相关项目,白土开展茶果节相关项目等,通过抓好典型进行复制推广。
“实行总分馆制后,基层农村文艺队伍不断壮大,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与城区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城乡联动形成一体化后,文化馆的职能也将从‘做’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邓婉花对总分馆制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新闻推荐
高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杨欣欣)为加强法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近日,高要区人民法院主动邀请6名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