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台聚才打造“智力引擎”
西江日报记者 肖桂芳 通讯员 赵祖轩
“我们公司新增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前期3000吨的产能已投产,二期7000吨产能的设备正在采购中。”日前,广东羚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红涛在采访中兴奋地对记者说,新项目上规模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000吨,项目的建设将助推广东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IPO战略目标。
广东羚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光伏材料、电子元器件相关材料等新材料研究、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技术支撑下,该公司发展一路向好。“公司不断引进人才,不断研发,才有目前的发展态势。”娄红涛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引进一个8人的创新团队小组和一个管理团队。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高要区紧紧围绕肇庆市工业发展“366”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牢牢把握产业强区不动摇,全力抓好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工作举措,优化人才工作环境,集聚高素质人才,打造人才洼地。重点围绕汽配主导产业,切实推进肇庆市西江人才产业项目——高要区“汽配产业领航人才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开辟人才招引“快车道”
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力度
“高要区委、区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成立招商引智工作领导小组、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跟进好相关服务等系列措施,全力以赴,大力引进人才,为产业服务。”高要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劲文说。
与上海大学、上大鑫仑公司合作,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工模具钢应用技术研究院,建成研究生实习基地;广东鸿图科技企业和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去年柔性引进博士11名;组织推荐羚光、上大鑫仑、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欧陶等4家公司申报“2019年肇庆市第三批西江创新创业团队”……近年来,高要区围绕“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催生一个高新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全力招引创新人才,为汽配产业发展打造“智力引擎”,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高要区汽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要区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靶向引才”。主动向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推介高要区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诚邀高层次人才实地考察,了解高要,从而选择高要。同时,在省内外等人才集聚的地方设立人才交流工作站,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实行项目合作或任务聘用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聘用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高要区用足用活人才政策,利用政策杠杆激发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引才热情。在组织发动汽配产业人才申报“肇庆市高层次人才”“西江拔尖人才”“西江紧缺人才”“高要雄才”时,该区按有关政策、按不同层次给予奖励或补贴,最低层次的给予2万奖励或补贴,力求以政策红利换取人才红利,为集聚人才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如今,高要已搭建7个汽配行业研发工作站,孵化12个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了逾400名汽配行业高级技工及一批技术工人。高要汽配产业已逐步从低端产品生产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从零星规模转向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汽配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
提升平台载体功能
深化产学研合作
在注重人才招引的同时,高要区还着力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产业新发展。
高要区着眼汽配产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育并重,充分利用本地科研创新平台与高校资源,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科研创新平台与企业合作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和输送人才到企业。
2016年5月,高要建立了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究院主要是服务企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该院院长助理唐万和介绍,近年来,研究院引进高端人才110多人,如为肇庆市欧陶新材料有限公司引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斌博士团队,与嘉利车灯等企业共建了20多个研发平台。
记者了解到,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已深入调研超过80家企业,与鸿图、鸿泰、力源科技、嘉利车灯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缓解了企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压力。
在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的龙头带动下,高要区与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为企业和人才搭建无缝对接的平台,成功吸纳教授、高工、博士等高层次人才10多名,促成4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促成自动化、信息化方面技术合作30余项。
鸿图、鸿泰、鸿兴等企业先后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对复杂精密压铸模具、镁合金压铸以及应用压铸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合作研究,开发有色金属压铸件,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才柔性引进的助推下,自主创新科研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后建立了自动化压铸岛生产线6套、自动化数控加工生产线3条,以及后加工自动除毛刺生产线2套;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科技人才比例逐年增加,2018年度科技研发创新人员已经达到130多人,现有科技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17.5%;广东鸿兴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则以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投产,成为重力铸造企业,年产重力铸造件达10000多吨,填补了在重力及低压铸造工艺的空白。这一切,皆为推动高要区汽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高要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杨欣欣)为加强法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近日,高要区人民法院主动邀请6名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