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湖畔改革忙 千年名郡展新颜 肇庆:实干兴肇走向产业强市之路
“七星湖畔改革忙”,肇庆人民打开发展新格局。梁亮摄
上世纪90年代,肇庆中心城区以七八层楼高的建筑为主,图为天宁北路一带。资料图片
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南方日报记者肖雄摄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肇庆高新区从草塘沼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工业城,图为肇庆高新区内,科研人员正在操作机械手臂作业。资料图片
每当夜幕降临,肇庆星湖牌坊广场总会热闹非凡,市民游客或欣赏星湖音乐喷泉的精彩表演,或漫步在有“中国最美绿道”之称的环星湖绿道上。一路之隔,肇庆城区万家灯火,灯光勾勒出城市的脉搏,一路向东延伸,在肇庆高新区熠熠生辉。这座千年古都,洋溢着青春活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肇庆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从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起家,到全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展望未来,肇庆将举全市之力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开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林洛峰通讯员梁爱玲赖小琴
攻坚克难打开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肇庆发生了一场“鱼塘雇工风波”。1979年,鼎湖沙浦镇沙一村第六生产队社员陈志雄有8亩鱼塘,主要靠夫妻二人起早贪黑经营。到1980年鱼塘面积扩大至141亩,1981年进一步扩大至497亩,陈志雄不得不突破当时“雇工”禁区,由此引发“雇工算不算剥削”的全国大讨论,肇庆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传扬四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肇庆从艰苦创业起步,到2018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1.80亿元,靠的正是肇庆人民一次次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数据显示,1952年肇庆的公路里程仅为230公里,1978年为3797公里,公路密度不足26公里/百平方公里。如今,1.5万平方公里的肇庆大地上,高铁、城轨、铁路、高速公路、国省乡道纵横交错,初步构建起“一条城轨、两条高铁、七条高速、一条黄金水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路网,仅公路里程数便达到14530公里,较1952年增长62倍。
1958年,在佛山三水与肇庆四会接壤的“六泊草塘”上,大旺农场正式成立。此后60多年间,一代代大旺人一步步将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建设成“希望的田野”。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大旺农场改制,大旺综合经济开发区登上历史舞台。2002年,肇庆高新区迁园大旺,大旺成为肇庆现代工业园区的摇篮,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开启了工业化的“狂飙突进”时期。
70年来,肇庆在鱼塘、藕塘和水稻田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商住楼盘和城市道路,城市版图不断拓展。2011年底,肇庆新区启动建设,7年间65平方公里先行区主要骨架路网初步构建,18平方公里起步区形成城市雏形,8平方公里起步核心区基本成形。
从陈志雄“破天荒”请雇工,到1998年肇庆组建全国首个旅游委员会,再到2005年肇庆在全国率先建立一站式并联审批系统……这些改革探索在当时都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近年来,肇庆继续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数字政府”改革实现“6个全省第一”、首创“双容双承诺”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一天开办企业……改革催生越来越强的“化学反应”,让肇庆成为投资者、企业家和人才扎根发展的热土。
从“半山半珠”走出产业强市
今年8月17日12时11分,“捷龙一号”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内,由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会互感器厂”)生产的互感器对发射系统的电流、电压、电量进行检测,确保信号正常传输。
截至目前,已有600多台四会互感器厂生产的互感器设备应用于酒泉和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四会互感器厂从1988年起步,曾一度濒临倒闭,通过国企改制、重视创新、开拓市场、优化管理,最终实现后发赶超。今年6月13日,工信部公布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会互感器厂名列其中。
四会互感器厂的跨越式发展,是肇庆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壮大的缩影。据统计,1949年,肇庆工业总产值仅为6093万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7.1%。2009年、2011年、2013年、2015年,肇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和4000亿元大关,实现工业发展的四级跳,工业占据全市GDP的半壁江山,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工业崛起的同时,肇庆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之初,肇庆第一产业年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近一半,达49.7%;2008年,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的“一二三”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到2018年,三个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51.1%和38.6%,肇庆坚持走上工业强市之路。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三大经济带”叠加交汇之地,“半山半珠”的肇庆全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以更高的定位参与全球化产业分工。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2016年,肇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工程”,力争到2021年,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引进培育6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新增600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
据统计,2018年,肇庆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14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顺利破局,小鹏汽车将于今年年内在肇庆生产基地下线第一辆新能源整车。2018年,肇庆宏旺金属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5亿元,成为肇庆市首家实现主营业务突破百亿元的工业企业。
肇庆还把“1133”工程作为工业发展的“灵魂工程”。通过走创新发展之路,力争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确保建成10所本科高等院校、30个新型研发机构、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紧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高标准建设肇庆创新产业带,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随着各项工程有序推进,肇庆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通过对标一流,肇庆谋求与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地区不断缩小差距。
在生态禀赋中寻找绿色动力
在鼎湖山上锻炼养生,到端州登临宋城墙忆昔怀古,再到星湖畔漫步“中国最美绿道”,在七星岩景区欣赏“水月岩云”等胜景……在肇庆,人们可以诗意地栖居。
1979年4月,肇庆星湖和鼎湖风景区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一级自然风景区;到1998年12月,肇庆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府城在200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新世纪,珠三角产业加速从核心区向外转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也曾让肇庆一度迷失。2014年,肇庆空气质量排名全省垫底,有鉴于此,肇庆下定决心“壮士断腕”,拒绝走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之路。
2015年,肇庆数十家超排企业被按日计罚;2016年后,肇庆再没有批准一家电镀企业落地;2018年,肇庆关停引退115家高耗低效企业,化学制浆等行业列入西江水质负面清单;今年,肇庆又设立启动陶瓷产业退出转型基金。
来自国家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肇庆空气质量位列第17位,空气改善幅度居全国第2,先后5次排名进入全国前20。2019年1—6月,肇庆地表水环境质量居第23名。
肇庆绿色崛起的背后,除了“三高企业”逐渐被淘汰,文商旅产业也走向共生共荣。2016年9月,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提上实施日程,项目首期由“一城环绿,两府复兴,三街畅旺”三个部分组成;去年和今年,肇庆又先后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肇庆市促进旅游振兴扶持办法》,并提出打造肇庆中心城区旅游核心、千里文化生态旅游大环线、北回归线神奇景观旅游带。
肇庆的绿色发展,始终以民生为依归。从香港来到肇庆开办企业的青年创业者梁鉴坤说:“离公司不到1公里就是肇庆新区砚阳湖公园,附近就是住宅区,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精致。”
时光印记
万人大建设造就星湖今日美景
在肇庆,七星岩旅游风景区与肇庆城区有机融合在一起,星湖成为城与景的天然过渡。市民游客可以在星湖牌坊广场不远处搭乘游船,通过水路饱览七星岩的巧妙布局,领略肇庆的“山湖城江七星城”。
肇庆文史学者、星湖博物馆负责人唐焕佳说,星湖远在晋代已有记载,唐代已负盛名,但真正得到系统治理,形成目前的形态,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可以说,星湖近70年的治理史,反映了肇庆的城市格局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两次大修
星湖博物馆展示的历史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以前,星湖周边的岩前、出头、下黄冈等6个乡和肇庆镇邻区有1100多亩低洼田地。每逢雨季,北岭山山洪暴发,大水会把田地淹没,且常年积水无法排出,造成农民“十年三收”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收成。一直以来,星湖周边的农民就盼望着筑湖蓄水,变坏田为良田。
1953年夏,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第一次到肇庆考察,特意到访七星岩景区,要求不能破坏景区,要扩大湖面,将农用灌溉和风景欣赏结合起来。经过勘测和规划,1954年年底,当时的高要县开始组织农民修筑星湖堤坝。
1955年7月,陶铸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他直接指挥和组织了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七星岩的开发建设。1955年底,七星岩沿湖蓄水排灌工程指挥部成立,工程建设更加热火朝天。
唐焕佳说,1955年第一次大规模筑堤蓄水时,由于缺乏机械设施,只能靠人工挖湖,高要县几乎召集了全区及肇庆镇的工人、农民等所有劳动力,高峰期每天有1.3万多人同时开工。此次工程先将星湖塘挖深,用塘泥筑成堤坝,修筑了近20公里的湖堤,同时兴建引、蓄、排水设施,建筑桥梁码头等,形成现在星湖的雏形。
星湖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是在1957年底。据了解,此次工程继续修筑加固堤坝,开设涵洞,让各湖之间的湖水流通,同时主要以羊蹄甲树和柳树绿化沿湖山岗、湖堤。
至今,星湖沿堤还保留有数公里羊蹄甲树,开花时节,为七星岩景区营造出落英缤纷的美景。
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
1982年,星湖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为适应七星岩景区旅游业发展,各湖重新命名,上榄湖改称中心湖、大拓湖改称湖光湖、大湖改称青莲湖、吊篮湖改称东湖、里湖改称红莲湖。1990年4月,再把中心湖和湖光湖连通合并为中心湖,星湖变为由5个湖面组成,即如今的形态。1992年,东湖改称仙女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政府对星湖的建设管理以水质治理为主,星湖管理局对七星岩景区水污染采取“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治理措施。1993年,星湖被国家授予“环境卫生达标风景名胜区”称号。2007年12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从2010年起,广东着手建设绿道。环星湖绿道纳入广东绿道1号线,线路设计为环绕国家风景名胜区星湖,全长约20公里。如今,环星湖绿道被誉为“中国最美绿道”。
“如今的星湖美景,有大自然的馈赠,更离不开无数前人的艰辛付出。”唐焕佳说,其母亲也参与了星湖的建设工程,每次在星湖散步,都不禁想象母亲和大家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奋斗者说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西江创新团队带头人王新:
为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力量
9月19日晚上8时许,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新结束一天的惠州之行,回到位于肇庆高新区的家中。此次奔赴惠州,王新希望推动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与惠州一家储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在肇庆高新区孵化出新的科技企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肇庆高新区从草塘沼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工业城,2018年,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值实现272.21亿元,同比激增297.7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9%。王新说,自己因肇庆的产业而来,希望能够为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一分力量。
创新带头人扎根肇庆高新区
在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内,王新向笔者展示了一系列前沿创新成果。他指着其中一组电池说:“别小看这电池,它能够在零下40℃正常运作,这已经达到了军工级别的标准。”
通过研发低温储能技术,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实验室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小试平台生产的一批低温电池,还被送到哈萨克斯坦,在气温低至零下30多℃的严冬里,为一批轮椅提供动力。
作为肇庆市首批西江创新团队带头人,低温储能技术只是王新为肇庆带来的其中一项“黑科技”。凭借在太阳能、催化、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积累,王新团队以催化作为核心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构造材料,在制氢、储能、污染物降解这三大方面都迈出了探索步伐。
王新与肇庆的缘分,还得从2016年说起。2016年2月,肇庆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次月,王新就作为研究院第一批进驻人员,从广州来到肇庆,全职参与研究院建设工作。
彼时的肇庆高新区,刚获批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久,正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此后数年,小鹏汽车、遨优动力电池等一批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企业纷至沓来,推动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千亿产业集群。
为千亿产业集群提供创新动力
在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过程中,王新和他的团队也经历了难以计数的不眠之夜,为肇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今天走访惠州的这家储能企业,跟肇庆高新区的关系可大了。”王新向笔者介绍,凭借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现有的技术储备,惠州这家企业可以和研究院合作在园区内设立新的特种电池工厂,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电池,一方面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促进研究院的成果转化,同时丰富高新区的新能源电池方向。
在王新等人的努力下,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引进及孵化18家企业。王新透露,这18家企业中,与研究院进行储能应用方面合作的比较多,空气污染检测、超级电容器等技术也有企业应用,此外,锂电池技术也开始市场化运行。
以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为“核”,创新裂变的故事在肇庆高新区内不断上演。有一家新三板企业寻求发展新增长点,找到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联合研究院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门生产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相关的电容器。
据统计,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已孵化及引进的项目在2019年产值有望超过1亿元。这背后,是更多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在肇庆高新区集聚。
对于未来,王新和他的团队充满信心。王新说,借肇庆市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战略东风,他和团队将聚焦氢能、储能领域继续发力,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在肇庆高新区落地,为肇庆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新闻推荐
肇庆市命名10位砚都工匠弘扬“建设大湾区 建功新时代”工匠精神
西江日报讯(记者伍欣琦)9月20日上午,“建设大湾区建功新时代”肇庆市首届砚都工匠命名活动在星岩礼堂举行。活动命名10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