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已有记载、50年代两次大规模建设、我国首批风景名胜区星湖:肇庆人挖出来的“母亲湖”

西江日报 2019-09-06 01:23

星湖美景已成为肇庆的名片。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山湖城江是肇庆城市的主要组成元素,其中的湖,即星湖。因有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湖面之上,星湖远在晋代已有记载,唐代久负盛名,至明朝建阁宇、筑楼台、兴寺院,七星胜景已闻名遐迩。千百年来,星湖早已成为肇庆人的“母亲湖”,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形成如今的五湖格局,则是自1954年以来国家、省、市政府部门不断规划、建设的结果。

常年渍水致农民无收成

解放前,星湖景色虽美,居住在周边的群众却苦不堪言。星湖博物馆内展示的历史资料显示,到上世纪50年代,星湖周边的岩前、出头、下黄岗等6个乡和肇庆镇邻近区,有一万一千多亩地势低洼的田地。每逢春夏雨季,北岭山山洪暴发,滔滔大水就会把田地淹没,且常年渍水无法排除,造成农民“十年三收”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收成的结果。而在干旱时,又有几千亩农田得不到灌溉。千百年来,星湖周边的农民就盼望着筑湖蓄水,把坏田变良田。

这些历史,黄岗街道石牌社区许多年纪大点的村民都清楚。年近60岁的村民梁伯介绍,以前村里包括岩前社区那一带,“都是水塘,割禾要撑船,收成很差。”到了雨季,“不撑船出不了门。”

历经两次大规模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广东省都十分重视七星岩景区的保护、开发及建设。1953年夏,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叶剑英第一次到肇庆考察,特意到了七星岩景区,要求不能破坏景区,要扩大湖面,将农用灌溉和风景欣赏结合起来。经过勘测和规划,1954年年底,高要县开始组织农民修筑星湖堤坝。

1955年7月,陶铸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他直接指挥和组织了50年代至60年代初七星岩的开发建设。在他的领导下,1955年年底成立了七星岩沿湖蓄水排灌工程指挥部,工程建设更加热火朝天。

肇庆文史学者、星湖博物馆负责人唐焕佳介绍:“1955年第一次大规模筑堤蓄水时,高要县几乎召集了全区及肇庆镇的工人、农民等所有劳动力,高峰期每天有13000多人同时开工。我老家在高要,我的母亲当年就参与了星湖建设工程,说起当时的情景,她还记得很清楚。”

由于缺乏机械设施,只能靠人工,过万人挖星湖,场面十分壮观。唐焕佳介绍,那次工程先将星湖塘挖深,塘泥筑成堤坝,修筑了近20公里的湖堤;兴建引、蓄、排水设施,建筑桥梁码头等,形成现在星湖的雏形。

第二次大规模建设,是在1957年底。唐焕佳说:“这次继续修筑加固堤坝,开设涵洞,让各湖之间的湖水流通。同时绿化沿湖山岗、湖堤,种得最多的是羊蹄甲树及柳树。”1961年4月,已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再次到七星岩时,写下诗句“堤边添上丝丝柳”,指的就是星湖堤种上了许多柳树。保留至今绵延数公里的羊蹄甲树,开花时节,也成为七星岩赏花游的特色名片。

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

经过两期大规模建设之后的星湖,最初由支堤分隔为上榄湖、大拓湖、波海湖、大湖、吊篮湖和里湖6个湖。七星岩水域统称星湖水库,总面积为630公顷。

1982年,星湖景区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为适应七星岩景区旅游业发展,此后各湖重新命名,上榄湖改称中心湖;大拓湖改称湖光湖;大湖改称青莲湖;吊篮湖改称东湖;里湖改称红莲湖。1990年4月,再把中心湖和湖光湖连通合并为中心湖,星湖变为由5个湖面组成,即如今的形态。1992年,东湖改称仙女湖。

进入90年代后,对星湖的建设管理以水质治理为主,星湖管理局对七星岩景区水污染采取“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治理措施。1993年,星湖被国家授予“环境卫生达标风景名胜区”称号。2007年12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星湖的这些变化,梁伯都看在眼里,好的改变,他会为之高兴;觉得不好的,他会觉得很难过。“附近的湖面下以前都是村里的田地,我父母都参与了星湖的建设,我们和父母那一辈,至今都觉得星湖好像还是我们村的。”随着星湖周边绿道、小公园的建设,石牌社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星湖变靓了,就等于我们村、自己家门口的花园变靓了,肯定开心。”梁伯笑着说。

新闻推荐

开学日交警雨中执勤保畅通

风雨中仍坚持执勤的交警。 西江日报通讯员摄西江日报讯(记者杨永新通讯员植东林苏小琴)9月1日,是肇庆市多地学校开学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