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畅通对外连接通道 融入大湾区:从“末梢”走向“枢纽”

南方日报 2019-08-16 06:08

东进大道枫湾桥通往肇庆新区。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肇庆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肇庆城区江滨堤路。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肇庆参与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梁小明摄

“早上肇庆出发,中午香港饮茶。”列车飞驰,上月开通的肇港高铁,将肇庆与香港的“距离”缩短至1小时20分钟。近年来,不断加密的高铁和城轨网络,让肇庆实现20分钟到佛山、40分钟到广州、1小时到深圳,逐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融入湾区,交通先行。从地图上看,肇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末梢”,如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肇庆正在发力。当前,肇庆正整合空、铁、水、公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强化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点对点的连接,积极畅通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展开肇庆的交通规划版图,内联外通的路网建设如火如荼:柳广铁路从西部奔来,广湛高铁经此南下,深江肇客专、珠江肇客专、肇顺南城际等轨道交通东延至珠江口,珠三角枢纽机场选址肇庆南部,以肇庆新港为核心的西江港口群建设正稳步推进。

从“岭表南来第一州”到“高铁时代”,再到“轨道上的大湾区”,肇庆的交通格局历经了多次变革。如今,交通正为肇庆带来以往任何阶段所难以比拟的发展潜力。

专家认为,利用交通纽带带来的“同城效应”,肇庆的发展可以与广深等中心城市紧密结合,形成错位互补,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

1破解困境

交通变局推动城市发展

黄金水道西江上货船川流不息;321国道穿过肇庆主要城区,马路经济一度繁荣;肇庆新区因有高铁站的“加持”,成为创新项目落户的首选地……在肇庆的发展史上,交通曾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最初的肇庆因水得利,被称为“岭表南来第一州”。作为西江流入广东的第一站,肇庆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也是珠江的上游。发达的水运为肇庆带来了人流与物流,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在此发源。自汉代至清代,肇庆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明清时期两广总督府驻肇长达182年,其经济发达程度可见一斑。

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方式为肇庆带来了兴盛与繁荣,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成为了发展的桎梏。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路仍然是大多数肇庆人出行的选择。“以前从肇庆去广州有"三怕",怕费神、怕费身、怕费时间。”肇庆的老交通工作者肖森荣还记得,彼时去往广州,傍晚在西江边搭上红星船,第二天早上才能到广州。

要致富,先修路。国道、省道、县道的建设让肇庆实现了从“水路经济”到“公路经济”的转变。以321国道为例,其修建让九市镇、禄步镇、小湘镇、鼎湖区等路边城镇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

聚焦肇庆到广州通行方式的更迭,可窥肇庆交通发展于一斑。

1984年,四会马房大桥建成。这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将肇庆至广州的通行时间缩短一半以上,90余公里的距离4小时可达,“早出晚到”的情形成为历史。

2002年,肇庆第一条高速公路广肇高速公路通车,实现全程高速公路直达广州,车程被进一步压缩至2.5小时,“广州一日游”得以实现。

2014年,南广、贵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从肇庆东站到广州南站最快只需半小时,肇庆迈进“高铁时代”。

2016年,广佛肇城际轨道的通车,再次丰富了肇庆市民的出行选择,肇庆真正融入省会广州的“一小时生活圈”。

从水路、公路到轨道交通,40年间,肇庆与周边省市的距离迅速拉近,城市发展机遇的出现也得益于此。

“南广、贵广铁路交汇的肇庆东站开通后,对周边旅游景区产生较强的拉动作用,推动了肇庆旅游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肇庆市交通局副局长李鸿志表示,高铁和城轨的通达极大地缩减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乃至西南地区的交通时间成本,为肇庆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释放潜力

轨道交通带来新机遇

“港口、高铁、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兼备,为公司人才、物资等要素流通奠定发展的基础。”广东环球易购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徐佳东直言,畅通的交通网络是公司选择落户肇庆新区的重要因素,环球易购的选址落在肇庆东站以南5公里处,开车仅需10分钟。

这只是交通方式的变化为肇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一个缩影。对此,肇庆市中信盈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世骏深有体会,每周他都要往来于大湾区几个城市推进业务。“随着肇庆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快速交通,这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快速流动,最近一年公司业务增长迅速。”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轨道交通能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形成轨道经济。“如果说321国道的建设为肇庆带来城镇化发展,那么高铁、城际轨道的建设则为肇庆送来人才与创新。”肇庆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不少企业项目选择落户肇庆新区,其中约七成来自深圳。环球易购在此投资超39亿元,打造集总部采购、运营、营销、金融、物流分拨等业态于一体的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深圳华侨城集团计划投资390亿元的肇庆华侨城卡乐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小镇也于去年动工。

大项目成功落户的同时,也对肇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联通能力提出挑战。以环球易购为例,这家企业约有300名员工家在深圳,此前,经贵广、南广铁路至深圳的列车每日6趟,经停肇庆东站的车次仅有1趟。“这部分员工由工作单位返家的时间与经济成本皆高。”环球易购工程总监冯迎新曾为此犯愁。

针对这种情况,肇庆增加了肇庆东站往返肇深两地的列车班次。如今,肇庆东站往返深圳列车共15趟,肇深两地往返通勤不再困难。“90多元的票价,1个多小时的车程,人们就可以从肇庆抵达深圳,这对人才的稳定和公司的发展都非常有利。”冯迎新说。

肇庆要瞄准更远、更广的空间,强化与大湾区兄弟城市点对点通勤效率、畅通大湾区对外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迫在眉睫。这既是肇庆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联通西南地区的迫切渴望。

“通勤速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跃度。要想区域发展走出"慢"的洼地,交通发展必须跑进"快"的维度。”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说。

一张由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织而成的“路网”正在铺开。目前,肇庆正主动谋划争取深江肇、珠江肇等轨道项目,协调增加至香港、深圳、珠海的高铁班次,加快实现广佛肇城轨等轨道交通网络化、高速化、公交化。

3留住资源

让“过道经济”成为“枢纽经济”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后,利用交通纽带带来的“同城效应”,肇庆可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

当前,肇庆“一条黄金水道、一条快速干线、六条轨道交通、七条高速”的交通网络基本建构成型;城市内部,总长53公里、双向10至12车道、全程无红绿灯的东进大道,将端州、鼎湖、肇庆新区、四会、肇庆高新区快速串联起来,接入大湾区大交通网。

在内外交通不断畅通的同时,肇庆也要面对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在广东省交通厅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室主任叶瑞云看来,肇庆目前仍处于过道经济的状态,枢纽地位并未完全发挥。

如何让生产要素在交通枢纽停留,将“过道经济”转变成为“枢纽经济”,这是肇庆避不开的问题。

“要实打实地发挥交通枢纽作用,肇庆的产业配置要跟上,以此留住流经此地的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叶瑞云说,“尤其要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转运上发力,利用后发优势建设综合交通枢纽。”

叶瑞云建议肇庆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她对肇庆提出依托广湛铁路还建货场项目及水运港口,建设大规模专业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做法表示认同,“通过水转铁、公转铁,打通水运、铁路、公路货运,打造物流枢纽,将有利于肇庆加快形成相关产业的集聚。”

发展枢纽经济,叶瑞云还建议肇庆配合广东省的重点交通项目,提前准备,用好“大通道”,谋划好肇庆东站、肇庆新港与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之间的衔接线路,打通肇庆各大重要中转枢纽。

目前,多个广东省交通重点项目正在肇庆规划推进,这些都将成为肇庆交通发展可借力的“东风”:广佛肇高速公路肇庆段已建成,全线通车后可方便前往广州白云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选址覆盖肇庆南部,规划中的广湛高铁将设站于此;远期肇顺南城际将接入正快速发展的广州南沙。肇庆未来将成为广东能够实现“空铁水公”联运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当下,肇庆东站所在的肇庆新区,总部经济在此聚集,这是肇庆将“过道经济”转化为“枢纽经济”的最好例证。中国电科、华侨城、新兴重工、京东、广东厚能、金环宇等大企业抢先在此落子布局。数据显示,肇庆新区成功导入近500亿元先进装备制造、超240亿元新能源汽车、超400亿元数字经济成员,呈集群发展势头。

■延伸

多式联运助力打造物流枢纽

视野走出大湾区,肇庆正在积极谋划通过交通载体,加速大湾区内外生产要素的流动。

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柳广铁路是肇庆重点关注的项目。肇庆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鸿志透露,柳广铁路目前正在探讨改经贺州接入肇庆的可行性。

在前期调研中,李鸿志发现一家贺州的碳酸钙生产企业受限于路网运输能力,原先投产5000吨的计划只能实现3000吨。“柳广铁路如改道贺州接入肇庆,将更好地满足西南地区物流运输的需求,让这条铁路更好地服务沿线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中,铁路运输成本为公路的一半,而通达的水路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1/10。良好的内河水利条件正是肇庆交通格局的突出特点。

目前,肇庆全市共拥有56个港口,去年水路货运量占肇庆全市综合运输货物总量23.3%,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市综合运输货物周转总量34.5%。其中,位于鼎湖区广利镇塘口村的肇庆新港位列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中,是3000吨级以上江海轮能够到达的西江最上游港口,可实现5000吨轮船通江达海。

然而,受限于港口功能单一、小散低码头占比过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码头缺乏等问题,港口装卸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有限,肇庆的水运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改造提升受到制约。

突破瓶颈方能打开新一轮的发展窗口。今年内计划动工的广湛铁路与广茂铁路部分站点重合,占用了广茂铁路在广州、佛山的5个货场,这为肇庆带来了建设超千万吨水铁联运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的机会。

7月10日,肇庆市政府与中国铁路广州局签订水铁多式联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湛铁路还建水铁联运货场项目落户四会大沙,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大规模、现代化、多功能、配套全的粤港澳大湾区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园区。

李鸿志介绍,该物流园区位于北江边上、广茂铁路旁边,年吞吐能力将超千万吨。“如今,货场已在北江边规划2.3公里的岸线,占地约4000亩。届时,铁路轨道将直通港口,实现水铁联运的无缝对接。”

在李鸿志看来,肇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差距正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所在。在恒大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中,肇庆入选“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100强”。

数据显示,肇庆土地面积约占粤港澳大湾区的30%,但土地开发强度仅为珠三角平均水平的1/3,工业基准地价仅为珠三角核心区的2/3甚至至1/3。这意味着肇庆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吸引大湾区的资金汇向肇庆洼地。

在规划中,肇庆未来将构建起以港口为中心、多式联运紧密衔接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西江流域重要的物流枢纽。肇庆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将积极推进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领域,实行包括代理、仓储、水运、报关等全流程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同步探索创新“互联网+”高效物流、智慧物流等新模式。

■数读

12018年肇庆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0.5亿元,为年计划的108.5%。在建项目5个(汕昆、汕湛、怀阳一期、怀阳二期、广佛肇二期),全年完成投资约59.7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4%。推进省市重点市政交通项目7个,年度累计完成投资52.8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7.48%。累计完成快速路改造、瓶颈路改造通车里程31.56公里、2.35公里。

2肇庆东站现在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86趟。肇庆东站往返广州南站共162趟,往返佛山西站120趟,往返深圳共15趟,往返香港西九龙2对4趟。肇庆东至桂林30趟,桂林至肇庆东35趟。

32018年,肇庆完成水路货物运输量1833万吨,同比增长6.38%,水路货运量占全市综合运输货物总量23.3%;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3%,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市综合运输货物周转总量34.5%。

42019年上半年,肇庆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25.7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9%;完成水路运输总周转量13.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59亿元,同比增长60.96%;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852.6万吨,同比增长2.8%。

5肇庆现有码头56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最少1000吨。2018年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000万吨,货种以集装箱、水泥、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为主。

6肇庆共有铁路货运站场两个,分别为肇庆站和大沙站,其中肇庆站2018年货运量为6.9万吨,大沙站为12万吨。

新闻推荐

广西猪价突破13元/斤,领涨全国

猪贩子感叹:收猪难,一车装满的时候越来越少。南方农村报记者王文强新牧网猪价分析师孑孑近日,两广猪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