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在深启动 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古建民居文化遗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陆军
昨日,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新闻发布会暨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下设中国古建民居资产托管交易平台和中国古建系列文化园区,旨在为中国古建民居的有效传承与保护提供解决方案,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古建民居文化遗产。
发布会上,深圳文交所与肇庆市、清远市、鄂尔多斯市、抚州市、开封市、新乡市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推进首批中国古建系列文化园区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在全国布局的正式启动。
发布会现场,深圳文交所也与国内多家知名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为管理计划提供金融资本支持和助力;一批保险、银行等专业机构的签约入驻,丰富了中国古建民居资产托管交易平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服务内容;同时组建的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学术委员会,将为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古建民居文化遗产献言献策。
全国约20万套整体性古建构件
我国现存的古建民居,按政策分类:一类是已纳入国家法律和法规保护的古建民居遗产,可称之为文物类古建民居;另一类是未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保护范畴、又未实际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文物保护的古建民居遗产,可称之为非文物类古建民居。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此类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民居可分为整体性古建构件、现存古村古镇古建民居聚落、散落古建构件、已建和在建仿古文化园区和村镇四类。
整体性古建构件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区改造和大规模的城乡建设中,由于收藏文化的兴起和初级的古建保护意识,对原存古建民居按基本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了整体拆除、又由机构和私人整体收藏的古建民居构件。据初步摸排调查,此类构件相对完整、档案相对完全的古建筑全国约20万套,以私人购藏为主。此部分古建民居遗产急需抢救、保护和利用。
现存古村古镇约5000座
现存古村古镇古建民居聚落散布在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相对完整的古村和古镇在全国大约有5000座,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或离核心城市较偏远的山区。
由于人们对古建保护意识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产业转型,以及新发展观的兴起,现存的古村古镇已经得到有限度的保护和开发。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保护和利用的困境难题:一是现存的古村古镇古建民居产权大部分仍属原居民,有的产权不明晰,无法进行产权认定,更谈不上保护和利用;二是散落在古村和古镇的私人权属的古建民居,大部分已残破,亟待维修,而标准的文物维修和维护成本较高,私人无法承担;三是有的古村古镇虽已得到了保护和开发,但也只是粗放式的,有些甚至是破坏式的利用,有的开发实际上是一种破坏。
散落古建构件价值被低估
目前,在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建筑构件市场或在某些电商平台,散落着大量各式各样的古建构件。此类古建构件既非官窑,又非名家之作,也非贵重材料,价值被严重低估,低估的必然结果就是遗失和破坏。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倡导转型发展,全国许多地区和地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前些年国家有关部门倡导特色小镇的建设,短期内在全国各地涌现了大量所谓的古村古镇和仿古建筑的文化园区。大量真正古建民居资源闲置浪费,而另一方面,却又在做着仿古的事情,建造新的建筑,有些地方甚至拆了真正的古建,在原址上做仿古建筑。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建了这些仿古园区和村镇,又没有产业植入,也没有文化内容的附加,许多园区大量闲置和空置,成了“空村”,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文化资源的破坏。
解决方案:
中国古建民居资产管理计划
深圳文交所为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国古建民居遗产,特别设立中国古建民居资产托管交易平台,并附设古建民居系列文化园区。
中国古建民居资产托管交易平台以资产发现为核心支点,以价值发现为核心手段,对我国现存的已拆整体性古建构件、现存古村古镇古建民居聚落、散落古建构件、仿古文化园区及村镇等各类古建民居资产,首先进行资产托管,经过确权、确真、确价实现资产发现,继而在深圳文交所交易平台内采取协议转让或竞价转让方式实现交易流转,并给予复建和活化利用。
古建民居资产托管和交易是深圳文交所在现行政策框架内进行的创新业务模式,力图通过资产化和金融化的手段,最终实现抢救和保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陈洁)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是今年肇庆市重点领域整改任务之一,今年5月以来,肇庆市开展联合执法,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