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四会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农民当主角 合力“扮靓”美丽乡村

南方日报 2019-08-06 06:48

四会市以“城市发展核心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

古法造纸主题文化名村——四会市贞山街道白龙扶利村。

四会砂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动工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18年督查激励通报中,肇庆四会市被列入国家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名单,是全省唯一上榜的同类县市,并获得2000万元激励支持。

肇庆四会地处广东省中部,现辖13个镇(街道),共157个村(社区),2366个自然村,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496个。“这证明四会政策、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四会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四会市乡村规划加速发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创建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为重要抓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一定成效。

2018年5月,广东省正式将四会列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目前,四会市至少已有1361条自然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工率超过91%;启动建设200多个美丽宜居村、30多个特色精品村;全市20户以上1496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并设立了村民理事会。

撰文:施亮黎洪锋

四会市委办供图

规划“先行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

“自从村里来了规划师,家乡变美了许多。”村民感叹说。

走进四会江谷镇杨村,这里既保留着明末清初时代的古井、杨氏宗祠和百年红豆树群,又有新建的宽敞平整村道……

四会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四会市与广东省规划设计院等五家专业设计团队按照“一江两轴连线成片”(即绥江和省道260、118线)的规划思路,严格遵循简便实用的原则,由镇村“两委”、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和设计单位共同商议,从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进行精准的全域规划设计,顺利完成全市市域村建设规划(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据了解,四会全市乡村规划分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层次。规划之前,先由国土、住建等部门进行控规,然后派规划师进驻村乡,发挥乡贤、干部、党员优势,因地制宜推进规划建设。

通过长达半年时间的调研,规划师将杨村定位为“文化杨村,尚武感恩”新农村,根据杨村自身实际和文化特点,融合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规划出樵、渔、耕、读、商五大功能区。如今杨村欣欣向荣,呈现出农村发展的新面貌。

杨村的巨变是四会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缩影,体现了四会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的工作方法。

目前,四会全市已完成13个镇(街)共122多个行政村的建设规划,并为13个镇(街)各配备1名乡村规划师。与此同时,四会市还聘请了由22位省内外专家、学者、技术骨干和资深媒体人组成顾问团,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谋划策。

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四会注重连片示范带动,以“妙手串珠”之法,让乡村“孤星”连成“七星北斗阵”,扮靓宜人风景一处处,带旺美丽乡村一片片。

立足各村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建筑风貌、地理风景、历史文脉、优势产业等特色,结合景观节点、休闲场所等载体建设,集中展示本村特色,在硬件建设中植入文化元素,厚植乡愁风情,打造了龙甫镇龙头大寨“廉洁美村”、地豆镇水车村“绿富新村”、罗源镇铁坑“儒风古村”、威整镇大洲“古韵名村”、江谷镇田心“生态名村”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

各镇(街道)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干净整洁村分别以自然村数目的7%、23%、70%的比例分年度推进建设。

“扮靓”美丽乡村让村民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发扬主人翁精神。四会市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让村民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美好前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通过外出乡贤捐资带动等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激发和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四会全市13个镇(街道)农民筹资投劳超过1亿元。

四会市地豆镇水车村,村道宽阔整洁,崭新又具岭南特色的文化活动室、乡贤馆、农家书屋一字排开,富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墙绘随处可见,绿色稻田与田边的水车相映成趣……

3年前,水车村新乡贤吴观南放弃在广深两地的事业,回到老家协助新农村建设,那时“村容村貌还显得破旧不堪”。

2016年起,吴观南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投入600多万元为村里建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室和篮球场。在得到镇村两级政府和本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吴观南又把眼光瞄向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他整合了水车村丢荒的土地,打造了一座镇级森林公园——樱花谷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该项目首期已投入2500多万元,今年来已吸引了不少珠三角游客前来观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大变样,水车村吸引了近20户村民回村建新房,昔日脏乱差的村庄变成别树一帜的“幸福村”。

为调动村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四会有自己的“妙招”:先营造氛围,把舆论热起来;再鼓励动员,把愿景树起来;最后全力推动,把力量汇起来。四会实践表明,通过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能够把政府主动、群众被动的“推力”,变成了既有政府助力、又有群众主动的“拉力”,让村民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同样的例子发生在四会罗源镇铁坑村委会铁坑村。两年前,村里有30多间破烂不堪的猪栏牛舍,道路泥泞。经过两年的改造,铁坑村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篮球场、共享菜园、文化长廊一应俱全。更令人服气的是,铁坑村40多户村民无偿让出猪栏牛舍、闲置空地近20亩,建成宽敞靓丽的儒风广场。

“政府要把我们村搞得那么漂亮,这是建村几百年来都碰不上的好事。我们怎能不支持?”看到政府拿来的效果图,村民曾章佑二话不说,立即无条件让出3间、约90平方米的草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三清三拆三整治”是重点也是难点。四会实践表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四会市全面清点摸排出“三拆除”面积,并据此建立各镇(街道)数据库。同时,积极发挥肇庆、四会两级派驻工作组作用,确保“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全市20户以上的1496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优化提升“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行雨污分离,建成5个镇级污水处理厂,以PPP融资模式全力推进241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作。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完成总工程量的95%。

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新农村建设创出四会特色

四会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并且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功能,村干部、党员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建设。目前,四会20户以上的1496个自然村设立村民理事会。

四会威整镇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三一一”工程,即:创建一行政村一党组织(党员)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村级党支部一核心宣传美丽乡村建设阵地,建立一农村党员一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台账式记录制度。

四会市龙甫镇龙头村总人口约1350人,党员48人。多年来,龙头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在脱贫攻坚、村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新成效,该村先后获得“广东名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广东省乡风文明示范点”“肇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肇庆市廉政教育基地”等称号。

以打造示范镇街、特色美丽乡村和连片示范片区为引领,带动全域新农村建设。确立了东城、龙甫、迳口、地豆、威整、罗源为首批6个示范镇街并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四会市建成了龙甫镇龙头大寨村、石狗镇福田村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各镇(街道)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干净整洁村分别以自然村数目的7%、23%、70%的比例推进建设,在此基础上,分年度由外到内将境内主干道公路沿线100米以内村庄全部纳入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进行规划建设,连线成片打造。当前,已启动建设203个美丽宜居村、37个特色精品村。

全力打造贞山街道扶利村、石狗镇程村等5个省级文明乡风建设示范点,深挖各村历史文化底蕴,突出各村特色,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乡风文明示范村,并以点带面,在全市农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村创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最美人物”等选树活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去年6月,四会成功承办全省创建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培训班暨乡风文明建设交流会,乡风文明建设经验得到省、肇庆市领导高度认可。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突破,做好对由市水利局牵头的以PPP模式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工作,确保年内完成建设目标,特别是在精品村建设上,污水处理同步建设

强化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越来越红火

四会黄田镇西岸村委会的四会市砂糖桔产业园核心区内,一大片翠绿的桔园长势喜人,果农遵循科学方法进行抽水、除草、施肥,干劲十足。

2019年3月,四会砂糖桔产业园成功申报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园。黄田镇抓住四会砂糖桔原产地的传统产业优势,把柑桔“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大力推进柑桔现代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

为了强化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四会制定并出台农业招商引资意向性优惠意见,鼓励市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四会市进行农业项目投资。

截至目前,四会先后举办两场农业招商推介会,引进庆渔堂渔业物联网等42个现代农业项目,聘请6名专家顾问为四会智慧农业发展把脉建言;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2家、肇庆市级10家、四会市级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4家,认定家庭农场49家。

此外,江谷墟镇、杨村古村落、青云纪念馆一带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一业兴,百业旺,农村要有产业做支撑,在家能挣到钱,才能留得住人。据介绍,四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得好的镇村,现阶段都把目光重点放在了发展产业上。

石寨村党支部承包了辖下东四村小组约35亩闲置土地,计划按“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主要种植“华农一号”水果木瓜,预计第一年亩产5000斤、每亩利润2000元。

石狗镇则致力于做大做强兰花、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镇有兰花企业62家,面积3800多亩,兰花年育苗3300万株,年销售产值达3.8亿元。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洪盛表示,以四会为代表的广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变了过去仅靠村干部和党员“单打独斗”的局面,坚持“农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形成了发展的合力。

链接

四会人居环境整治

发力“六突破”

今年3月,四会被国务院列入全国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表彰名单。如何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会党委政府提出“六突破”:

一是产业发展持续有突破,引导推动四会传统种养殖产业往精品化、产业化发展。特别是要以四会砂糖桔产业园成功申报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发展砂糖桔特色农业产业,重新擦亮原产地招牌。

二是制度建立有突破,修订完善农业产业招商优惠政策,制定出台有关村庄道路、古村落、古建筑等的管理制度,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

三是连片改造有突破,加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书记项目”威整镇示范样板镇等建设的推进力度,做到连片发展。

四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突破,做好对由市水利局牵头的以PPP模式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工作,确保今年内完成建设目标,特别是在精品村建设上,污水处理同步建设。

五是“三清理”有突破,突出抓好“五边”(屋边、村边、水边、田边、路边)的清理整治工作,不断改善村庄整洁环境,抓好“城边村”的整治工作。

六是村庄建设探索上有突破,主要是在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建设中,要积极探索既有乡愁,又符合农民意愿的建设方式方法。

新闻推荐

高温天气需求不振全国猪价稳中下行

新牧网监测的生猪报价信息统计,7月3日新牧猪价指数133.68,全国生猪均价为8.4元/斤。东北猪价稳定,辽宁吉林规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