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大湾区文化艺术节24日开幕100多项文艺活动在珠三角各市和香港、澳门同时上演

南方都市报 2019-06-19 06:28

[摘要]100多项文艺活动在珠三角各市和香港、澳门同时上演

南都讯记者吴璇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于6月24日20:00在广州市广州大剧院开幕。此次艺术节整合了大湾区各地优质的文化和演艺资源。开幕式、艺术精品巡演、港澳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等100多项活动在珠三角各市和香港、澳门同时上演,为大湾区带来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专项小组执行组长白洁在18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从2019年起将每年举办一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LOGO寓意

●主题:“湾区花正开”

●标识:以象征粤港澳三地的木棉花、紫荆花、莲花为意象,辅以三地共有之珠江水,组成“艺”字样,以寓意粤港澳三地一水相依、文化融通、艺术繁荣

首届主题为“湾区花正开”

白洁透露,每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将在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中选取1个城市承办,以“一地为主、三地联动”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首届主题为“湾区花正开”。艺术节相关预热活动目前已经展开,主体活动将至7月中旬结束。香港、澳门也将同步启动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除主会场外,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东莞、肇庆等大湾区其他城市分会场活动也将同步持续展开。艺术节部分后续活动将持续到2019年底。

白洁表示,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人文湾区”的具体举措。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统筹粤港澳三地资源,精心打造高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共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深度挖掘和弘扬岭南文化资源等内容,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

100多项活动亮相艺术节

据了解,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整合了大湾区各地优质的文化和演艺资源,共有100多项活动。包括开幕式、艺术精品巡演、港澳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文学周、小学生诗歌季、戏剧展演周、电影展映周、国际音乐季、国际舞蹈季、美术作品联展、工艺美术博览会、青年演艺人才交流季等11个专项活动板块。

白洁透露,开幕式演出力求以岭南文化作为纽带,通过艺术主题,把粤港澳三地共同的人文色彩,同声同气、同根同源的内涵表达出来。其中,香港音乐人作词作曲、三地著名歌手共同演唱的歌曲《共同家园》,文化艺术节主题歌《我们相亲相爱》、开场交响乐《美丽的大湾区》、芭蕾舞《锦绣花开》等,均为原创精品。

在开幕式举行的同时,大剧院附近的珠江江面,将展开主题游船展示活动。由一艘主题船联合11艘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游船共同演绎,通过游船行进,配合船体装饰、光束灯、城市元素,体现湾区共同理念。

另外,香港将举办“中国戏曲节2019”等系列活动,澳门将举办“中葡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珠三角其他城市也将有数十项精彩文艺活动亮相,节目丰富多彩,高潮不断。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文化交流事务经理黄远萍表示,香港会场活动的亮点在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黄远萍说,香港的城市既吸收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也不断地吸收国际上值得借鉴的艺术元素,所以大家将会在香港会场看到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形式。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办公室高级技术员禤广瑜表示,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心是澳门文化的主要发展定位,此次澳门将文化交流的成果带到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既可以充分发挥澳门作为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又能丰富人文湾区的内涵。

LOGO有花和珠江元素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发布了此次艺术节的LOGO,LOGO的上半部分是木棉花,紫荆花、荷花,下半部分则是一条曲线,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共同组成汉字“艺”的造型。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表示,LOGO上部的木棉花代表广东,紫荆花代表香港,荷花代表澳门。下部的曲线则象征珠江流向大海,粤港澳三地一水相依,文化融合、艺术繁荣的景象。

“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湾区花正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入海口,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花卉的生长有优厚的先天条件,花也成为岭南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杨树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提取花这样一个文化意象和艺术形象来作为LOGO,象征了开放心态,促进交流,凝聚力量。同时,也象征了粤港澳大湾区坚持文化自信,主动寻求发展,探索多元的可能,以及岭南文化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

链接

艺术节大湾区活动指南

香港特区:将举办中国戏曲节2019、广东四合院“大八音、说唱、广东音乐及古腔粤曲”音乐会、中乐“岭南风·香江情”岭南民族室内乐团与竹韵小集三项活动。均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下、在香港的传承,展现出大湾区文化的独有魅力。

澳门特区:以“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为主题,涵盖多个项目。内容多为中华文化与西方碰撞、融合所产生的硕果。如澳门中乐团“丝竹与FADO”音乐会,就是传统中国民乐与葡萄牙著名非遗项目的融合与创新。

广州主会场:涵盖广州艺术节·戏剧2019和“羊城之夏”2019广州市民文化节、2019广州星海(国际)音乐季等主题活动,在展现艺术之美的同时,体现亲民性、互动性。

深圳分会场:以大湾区(国际)青年艺术嘉年华为主,展现湾区年轻人的活力。

珠海分会场:在主体演出之外,还举行富有创意的“我和我的祖国”青少年交响乐快闪活动。

佛山分会场:以“诗意粤港澳·共建大湾区”第九届岭南诗会来突出城市底蕴。

惠州分会场:除文艺演出之外,还将开展群众艺术花会活动,展现惠州群众文艺生活丰富性。

中山分会场:以湾区大戏台、“筑梦湾区步步高”向经典致敬音乐会和“非遗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为主展现中山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东莞分会场:以非遗月系列活动为主题,展现城市非遗保护的成就。

肇庆分会场:以肇庆山水为背景展开富有当地特色的实景演出。

江门分会场:以侨乡文化为主题,打造一系列高端研讨活动。

新闻推荐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粤港澳大湾区景观设计新思路

范秀云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一流湾区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