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治理整治给力预防有力 山区群众生活安心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孙林颖
日前,高要区小湘镇黄禁村村民黄桂南刚吃过午饭,端着一杯茶,悠然自得地看着手机上的各种新闻。当看到手机显示未来几天预计有雨的消息,黄桂楠不像几年前那般紧张焦急了。“虽然房屋离山坡不到2米,就算下大雨,我也不用再担心人身财产安全了。”随着肇庆市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的加强,像黄桂南那样安全不再被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也越来越多,而一系列应急预防措施,也让山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地质灾害整治成效显
高要区小湘镇黄禁村依山面江。良好的地理位置让这条小村庄在上世纪80年代吸引了鞋厂的落户,不少人前往打工居住。靠山吃山的黄禁村,其村道入口的“禾地嘴”,却因土质松散,碎石较多,山体前缘出现多次的崩塌、滑坡现象,一度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记得2008年的‘龙舟水’来得很猛。暴雨过后,我们刚从村委会的安置点搬回家,看着山上的黄泥水混着石头直冲到我房子后。房子墙体都被压变形了。”说起当年地质灾害带来的危险,住在黄禁村口的黄桂南还是心有余悸。
如今,靠近村边的“禾地嘴”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在2017年底顺利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组织的专家组验收,依山而住的村民在雨天也可以高枕无忧。目前,位于鞋厂东北面的“荔枝山”滑坡防护工程也在进行中。“第二级边坡已完成主体锚杆、框架梁施工。第一级边坡锚杆钻孔也已完成。待主体完成后还将对平台水沟、挡土墙、绿化进行施工,全面保障村民出入安全。”肇庆市自然资源局高要分局总工程师伍志鹏告诉记者。
制定全方位应急预案
在端州区睦岗街道三村岗边一、二经济社后山地质灾害隐患点,记者看到,一块醒目的灾害防御常识宣传栏和警示牌设立在山脚,警示牌上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方法、防范措施等作了说明,并留有监测责任人和联系手机号码。山上,一条长约300米的水渠环山而建,水渠边上,每隔两米设有一个排水口,加强排水。工作人员还在危险区域进行了灌浆、做格构梁、拉锚杆等工程应急处置。“目前,该隐患点地质情况相对稳定,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地质灾害治理要求,进一步落实工程治理。”肇庆市自然资源局端州分局副局长廖立坚告诉记者,他们在每个隐患点都设立了检测员,根据隐患点发展趋势,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及时反馈、传递信息。
当前肇庆市进入汛期,全市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对于地质灾害,全市均严阵以待,对隐患点再排查,强化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和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这些工作内容,都在肇庆市自然资源部门汛期“责任清单”里。
“通过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实施‘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四级承包责任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同时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进一步查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情况,评价和预测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划定灾害危险等级,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强化临灾避险和应急处置。”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强防治,他们还充分发挥“肇庆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系统”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向各隐患点责任人、监测人以及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适时启动相应的灾害预警响应机制。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做到排查巡查到位、预报预警及时、转移避险有效。
新闻推荐
肇庆市交警部门再公布10项“放管服”新举措小型汽车驾驶证可异地分科考取
西江日报讯(记者吴威豪通讯员梁一琳罗孝武)6月4日下午,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放管服”改革新闻发布会,在已推出20项改革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