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罗锅大心粽香飘竹乡一口柴火粽 留住家乡味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特约记者 凌杰 通讯员 冯铁成
又到一年端午时,这些天,家家户户的桌上都离不开粽子这一传统应节食物。6月4日,在广宁县横山镇罗锅村的英姐明火大心粽加工厂内,员工们正娴熟地操作,不断重复放馅、包裹、绑扎等动作,忙着赶起今年的端午订单。
“上个月中旬我们就开始赶订单,每天大概能做出2000只粽,通过电商平台以及固定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厂长范银英介绍,与市面上一些用煤炉或电炉煮熟的粽子不同,她们生产的大心粽坚持用柴火熬煮,而且整个粽子从最外层的粽叶到里头的馅料,均采用本土产物或食材,这份原汁原味的传统味道很受市场欢迎,销路一直不错。
大心粽,顾名思义就是粽心够大,馅料丰富。包粽时,工人们会先拿出一个倒金字塔样式的木模,在模里层层放上八九片粽叶或竹叶,形成一个紧密的“叶洞”,确保米不会漏出。随后工人在这“叶洞”中依次加入两勺糯米、三块猪肉、两勺眉豆,再添上两勺糯米,把馅料铺盖,最后用粽叶叶尾封口,粽子四角绕上几圈竹篾,将整个粽子严实包裹起来。“用竹篾捆绑四角的粽子,会更扎实,糯米受热更均匀充分,而且熬煮过程中,竹叶和竹篾特有的清香会融入米香,使粽的味道更加甘香。”范银英介绍。
包好大心粽,就要拿去熬煮。在范银英的加工厂熬煮区里,8个烧柴铁炉整齐摆放,铁炉旁边还有个用砖砌成的大灶台,里面放了个1米高的大铁锅。“我们的大心粽均用柴火高温熬煮,每只粽子都要经过8小时的熬煮时间才出炉,保证火候十足。”范银英表示,如果用煤炉或者电炉加热,粽子熬煮的时间会缩短一半以上,但她们还是坚持用传统的熬煮方法,因为用柴火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更香,米也更黏软。
多年来,范银英的大心粽食品加工厂越做越大,带动了村里不少人到厂里打工,既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也能更好传承了大心粽这一传统竹乡味道。范银英表示,不管发展步伐多快,她仍会坚持用最新鲜的本土食材,秉承大心粽传统制作工艺,留住家乡最熟悉的味道。“我希望继续做好大心粽这一乡土品牌,让这个熟悉的传统味道传承下去,也让更多人认识和喜欢上这份竹乡滋味。”
新闻推荐
梁月容获得肇庆市“身边好人”称号。西江日报记者杨丽娟摄西江日报记者杨丽娟“敬业者静心,静心者恒远”。这是记者采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