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细、严、新“三字诀”,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肇庆市全力打赢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

西江日报 2019-05-31 01:13

西江日报记者 周永龙 通讯员 熊杰 许锡锋

放眼如今端城,细心市民会发现:纯电动公车和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道路扬尘问题明显改善……全力打赢交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肇庆碧水蓝天,任重而道远。

记者了解到,就在前不久公布的肇庆市2018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评中,肇庆市交通运输局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市重点市直单位中排名第二。肇庆市交通领域污染防治取得成效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秘诀”呢?

原来,近年来,肇庆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省、市关于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在“细”、“严”、“新”上下功夫,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取得可喜成效。

工作模式上体现细

据介绍,市交通运输局一直以来强调目标任务细化。即结合不同工作领域和交通行业实际,对市级下达的污染防治减排的任务进行分解,梳理出6大类16项重点工作任务,并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明确各关键环节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责任目标,确保目标任务可量化、可考核、可操作。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强调要责任落实细化。一方面成立了肇庆市环境提质整治行动交通行业重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运作机制,强化对全市交通领域污染防治的组织领导。另一方面压实道路扬尘属地管理责任,对各县区所辖的国、省、县、乡道实行分段挂点包干,落实路长制,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岗。

再者,该局还推行整治措施细化。即组织对道路扬尘污染严重的东南片区进行摸底调查,共摸排出污染源118个。建立全市交通工程施工工地清单,督促建城区内交通建设工地落实扬尘防控措施,辖区交通工地绿化种植覆盖180多万平方米、绿网覆盖16万多平方米,覆盖率达95%以上。

同时,还强化对PM2.5和PM10检测浓度较高监测点附近的动态保洁和执法,实现数字化精准治理。

行业管理上突出严

严标准才能出成效。一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建章立制,确保制度严。结合肇庆市交通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印发了《肇庆市环境提质整治行动交通行业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肇庆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度港口船舶大气污染实施方案》《肇庆市道路扬尘整治暨2018年岁末督查巡查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交通领域污染防治规范的文件,为从严治理提供了制度遵循、明确了发力方向。

另一方面,该局治惩并举,确保执法严。该局坚持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零容忍,建立起工矿企业、沙石料场、建筑工地等货运源头动态管控,国、省、县、乡道路流动巡查、重要节点科技执法实时监控的全流程、全链条执法天网。

据悉,2018年以来,该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7466人次,查处建筑垃圾(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327宗,检查源头企业143家次,查处源头企业案件13宗,有效地遏制了辖区泥头车违法违规运输行为。

与此同时,该局狠抓落实,确保督查严。发挥督导检查“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不定期联合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作法对行业污染防治情况开展督查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在绿色发展上力求新

苟日新,日日新。一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推广新能源车辆,提供绿色出行新方式,把绿色出行作为未来公共交通出行的发展方向,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的环保理念,2018年以来共投入纯电动公交车729辆,全市公交电动化率达到53%,为2020年全面实行公交电动化打下坚实基础。▲紧接01版

同时要求全市更新或新增的巡游出租车和接入平台的网约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目前累计投入新能源出租车70辆,还计划年内再投入运营242台,届时群众出行将更加绿色便捷。

另一方面,该局加强岸电建设,打造碧水保护新平台,制定印发《肇庆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规划》,积极开展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在辖区港口、码头大力推广应用岸电设施,全市共有安装岸电设施港口企业17家,具备向船舶提供岸电能力的泊位43个,岸电设施套数共40套,靠泊船舶使用岸电频率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该局还提升通行效率,开辟公交出行新路径,联合市公安交警部门以“优化交通组织,规范通行秩序”为导向,在城区车流量最集中的端州四路和端州五路设置“时段性公交优先专用道和大载客量优先专用道”,极大提高了城区公交通行能力和准点率,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拥堵,增强了公众的公交优先意识。

新闻推荐

“小甲A”“老甲A”今年齐聚肇庆新区“足动肇庆”打造大湾区运动名城

西江日报讯(记者陈洁通讯员麦慧敏)昨日,彭伟国、吴群立、黄启能、孔国贤、胡志军、彭伟军等众多足球名宿齐聚新区,参加首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