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亮”带领登云村奔上致富路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德庆县德城街道登云村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有将近4000人口。近年来,随着德庆县城市建设更新迭代,创文工作深入推进,村中田地被进一步压缩,人多地少的问题制约了村庄发展。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每个登云村人都渴望得到答案。80后大学生村官梁浩亮的到来为他们拨开了致富道路上的迷雾。
2013年,梁浩亮被选聘为德庆县大学生村官,自此扎根登云。从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连任村支书、主任,6年来,梁浩亮以实际行动,收获了大家的信任,也带领着登云人踏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从陌生村干部到贴心人“阿亮”
梁浩亮在成为大学生村官之前曾在登云村城东农贸市场当4年的市场经理,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很多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但在村委会上任之初,他也曾在犯愁如何更好地推进村中工作。
年轻的他缺乏经验却不缺乏真诚。他时常向老前辈取经,老前辈告诉他:“要当好村干部,要先取信于民。”梁浩亮铭记于心,不仅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还为村民排忧解困——荔枝根村小组牌坊门楼东面闲置地杂物乱堆,他带着村干部上门协调解决,如今那里成为了村民的休闲场地;荔枝根村小组村中有一角土地存在纠纷,他多次与相关人员协商明确土地归属,最终通过“三清三拆”整合土地后用于出租;他还常常“访富帮困”,了解村民情况,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渐渐地,他从村民眼中陌生的大学生村官,变成了亲切的“阿亮”,越来越多人愿意给予“阿亮”更多的信任。村民李焯霞在梁浩亮的帮助下住进了砖瓦房,生活清贫却不苦涩。她说:“阿亮很平易近人,谢谢他和村干部的帮助,我会努力生活,不辜负他们的鼓励关心。”
从“耕田而食”到“耕屋而食”
过去,登云村路网不发达,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种种因素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梁浩亮深知,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登云村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修起通达路网是重要一步。但“无地可耕”的忧虑让村民们一度不同意征地。思维活跃的梁浩亮四处奔走劝说,列举不同例子,从县城发展需要、路网建设的重要性说起,循序渐进让村民们理解修路、搞建设对登云村发展的必要性。最终,在村民的配合下,登云村各项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曾经偏居一隅的登云村路网变得通达,环境日益改善,人流聚集,逐渐显现出无比的生机与活力。
“没了田地,不能耕种,那往后我们靠什么生活啊?”失地农民喜于登云村的变化,却也热切期盼着村“两委”班子能为他们的发展“支招”。经过深入调研,梁浩亮结合每个村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并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以年轻、充满创造力的思维引导村民转变长久以来“耕田而食”的思想,鼓励他们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从“耕田”变为“耕屋”,更好地改善生活。
位于青云山脚下的拾排村小组,由于村民房屋缺乏统一规划,与德城东区美丽的市容市貌不协调。梁浩亮便和村“两委”干部数次到拾排村召开村民会议,经村民大会同意作出建设拾排生态文明村的决定。“我给大家算了一盘经济账!”梁浩亮告诉记者,他们建议拾排村小组将村中新开辟的铺位用于出租,一年后便增加了收入39万元。随后,梁浩亮又结合鸦鷯头村小组实际情况,提出由村小组招商并合股出资建成了5600平方米的铺位用作出租,此举给该村小组带来了43.2万元收益。
优化营商环境 改造老旧业态
在梁浩亮与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登云村辖区内人流聚集,生意兴旺,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畅顺。梁浩亮告诉记者,2018年,登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13万元,实现了收入大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小汽车出行,登云村内的一个摩托车城生意也越来越难做。“这样不利于登云村的持续发展,老旧业态亟需升级改造。”仿佛有用不完的好点子的梁浩亮,这一次想要对登云村内的老旧业态进行升级改造。于是,他在谋划压缩摩托车城面积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商业氛围,提升商铺价值,又多番调研走访,积极引导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母婴产品进驻摩托车城内的闲置铺位,努力打造新的消费群体,带动周边商铺转型升级,希望再次推动登云村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新闻推荐
曼联前锋拉什福德庆祝进球图/视觉中国英超·观察羊城晚报记者徐扬扬英超第32轮昨天收兵后,榜首六强已分化成争冠和争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