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洞,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高健

西江日报 2019-04-16 01:23

四周的丘陵小山把怀集县坳仔镇阶洞村环抱成一个酷似平底锅状的山涧谷地,这里山川毓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

阶洞村世居村民有邓、程、刘、蔡、陈、罗等姓氏人家,其中邓氏族人占全村人口的80%左右。据《怀集县邓氏族谱》记载,九世嗣孙邓法珠于明朝末年从怀集闸岗前途村迁居坳仔镇阶洞村,开基发族。

阶洞村四周的小山丘,海拔大多在二三百米之间。平缓的山区连绵起伏,在夕阳的余晖里,山的线条显得格外柔和。山上种植着素有“钢竹”之称的茶杆竹,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一株株翠绿的茶杆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着阶洞村民正直、质朴的品格和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

阶洞村是一个邻里和睦的村庄。以前,村口的西北侧大榕树旁有一座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辅以灰瓦绿脊,封檐、梁栋均有雕画的庙宇,名曰:“三姓庙”。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原来,“三姓庙”由阶洞村邓、程、陈三个姓氏族人共同筹建,它承载了村中不同姓氏人家和睦相处的一段历史。

巍然矗立在阶洞村一隅的“镇野邓公祠”是邓氏宗祠。“镇野”是阶洞村邓氏先祖的名号。宗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已被确立为怀集县不可移动文物。“镇野邓公祠”坐北向南。主体建筑为三间三进两廊两庑,石门框,砖木结构,单檐布瓦硬山顶,素面瓦当,灰塑博古脊,整座建筑后高前低。有一呈“山”字状冲天式牌坊,高为6.87米。明楼门额上书有“德让门”三字。邓氏宗祠的主体建筑为清代特色,祠内保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建筑和装饰物,包括次楼顶部外端的陶瓷麒麟、用青砖砌成的“八卦”图、前檐两石柱顶部雕刻的石质对应麒麟、中堂那四根用来承托梁柱的梁架、东西两庑墙上的碑刻三通……

在阶洞村,邓氏宗祠是邓氏家族血缘纽带最为亲切的寄托物,它让善良成为一种德行,成为一种准则。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淳朴善良的民风、家风,像脊梁一样,一直支撑着这个具有400多年的小山村。祠堂内悬挂着的木刻楹联书曰:“想先人绩冠云台东汉将军论功行赏推巨擘,愿后代续返洊水南阳子孙分枝别派尽朝宗。”二进门楼也有楹联书曰:“不等不靠表孝心,不攀不比扬孝行。横批:孝在当下。”雕梁画栋,熏染了阶洞村邓氏“以德待人、以孝敬老”的家风,族谱家规刻写了邓氏族人的行为规范。世代邓氏嗣孙在血脉传续和耳濡目染之中,在岁月的更迭之间,始终坚守“正直守矩、德行无缺”等家规族训。也正是因为这样,邓氏家族士农工商各界精英层出不穷。十四世孙邓明扬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考取武庠生,其弟邓明经同年考取了文庠生,由此开启了邓氏家族“文武双全”之光耀门庭的先河。到了现代,后人中亦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邓锡昌,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国内重点大学的优秀学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曾有一家三兄弟分别考上了名牌大学,被乡人传为佳话。

阶洞村还是怀集县革命老区村,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经常在这一带与敌人周旋,坚持战斗。村民邓灼明贫苦农民出身,他热心支持武工队的游击行动,并按照上级的指示,担任了村长职务,表面上应付当局的指派,暗中却为武工队传递情报,秘密发动当地青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1948年初,阶洞村的村民在阶洞圩(七甲)民兵队长陈大英的指示下,成立了民兵分队(当时称护村队)和农会组织,协助游击队开展活动。后来,邓灼明还参加了怀东武工队,带领村民邓华文、邓德文等人在阶洞村制造土枪土炮,运送到游击队控制的阶洞联络站和广宁游击队根据地。阶洞村的村民为怀集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感恩始于心,回报践于行。”这是张贴于阶洞村村民屋前的一副对联。如今山朗水清的阶洞村,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一路一桥,都传达着祖先对后人的教诲与期盼,更鼓励着后人不断书写出更加动人的故事。

新闻推荐

中国有你 中国有我

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中国有你:是工人“三天一层楼”的建基,是农民起早贪黑的劳作,是创业者的奋力拼搏,亦或是科研人员坚毅地探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