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桥的价值
文/郝伟
半江桥,在三水河口,建于1936年。这座桥只建到江的中间,所以叫“半江桥”。桥是主政广东的余汉谋授意建造的。
余汉谋建桥的动机,据《三水县志》,是想建一座“军桥”,作军运之用。三水的河口,地临西、北、绥三江汇流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代就有武官率水师在此镇守。1936年的余汉谋,是国民政府的第四路军总司令,他要在此修建一座军桥,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桥修好之后,并没有作军运之用。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余汉谋修桥另有动因。
据民间传说,余汉谋在此修桥,是为了方便余母到广州探望他。
余汉谋是肇庆人,余母从肇庆到广州,先要坐船到河口,在此转乘广三铁路抵广州。河口在三江交汇处,每年春夏期间,三江水涨,不仅会溢出堤岸,还能将远处河口圩的街道淹没;到了秋冬两季,河水回落,水面又距河岸很远。无论水涨水落,船舶都无法泊岸。旅客和货物要在此上落,就只能依靠小艇,送到河中的客轮或货轮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余汉谋才想在此修桥。半江桥由江岸向南伸出至江心,江心终端建成三层,水涨时,人或货可从桥面上落,水浅时则在下层上落,从此,余母来往既方便又安全。
民间的传说,虽然很难核实,但情理上是说得通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决策者也不例外。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决策者个人的利益,就会成为决策的首要依据。余汉谋修建半江桥,也可以这样理解:让余汉谋起心动念的,是方便余母的往来;给出“军用”的理由,只是为了名正言顺。
但民间并没有因此而指责。因为半江桥的受益者,并非余母一人,更多的是来来往往的商旅,自从有了半江桥,这里就成为一个喧闹的所在,河口镇也因此更加繁华,被誉为“小广州”。所以,不仅没有人指责余汉谋的“私心”,还有人称此桥为“孝母桥”,言语间颇有褒奖的意味。
余汉谋心里怎么想的,因为资料缺乏,谁也不知道。假设余汉谋就是借“军用”之名修桥,实为方便余母的来往,我们该怎么评价他的行为呢?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评价一个人做事,是看动机还是看效果?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以法家代表,主张不要追问动机,要看效果。只要效果好,就应该肯定,给予赞扬。另一派以儒家为代表,强调动机。动机好,就算做错了,也是可以谅解的;动机不纯,就算效果好,也不能肯定,更不能赞扬。两派都有很多粉丝,难分胜负高低。
按照法家的立场,余汉谋修半江桥,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民间舆论也正是如此。不过,儒家的主张看似迂腐,但仔细琢磨,也有道理:决策者处于公心,尚不能保证决策正确,倘若以私心为念,那决策出错的概率会更高、危害会更大。像半江桥这样公私兼顾的例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候,私心和公利是对立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倘若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掌权者的私欲必定会膨胀,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决策者会为一己之私利,不惜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样的例子,懂点历史知识的、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不难想出一些。所以,儒家主张追问动机,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今的半江桥,已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被保护的文物。喧闹远去,繁华褪尽,半江桥的思想价值,却逐渐显露出来:既然自利是人的天性,决策者私心不能被根除,只能被约束,那么,一套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就显得很重要,如何设计这套制度?如何让这套制度落地生根?如果半江桥能引起人们思考这些问题,进而将这些思考转换成现实的制度建设,那么半江桥的思想价值,就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和文物价值。
(作者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佛山历史文化研究者)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杨永新通讯员林金农罗俊妮)“真想不到!这么远的路您们都去……”近日,在肇庆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市民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