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三艇日夜勤 守护西江好生态 记省渔政总队德庆大队

西江日报 2019-04-04 01:17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特约记者 张水木 通讯员 李均阳 杨芳

春风拂岸,一年一度的禁渔期本月又开始了。在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中,西江中的渔船全部靠岸停泊,渔民上岸休养生息,静静等待开渔期的到来。对于省渔政总队德庆大队来说,进入禁渔期,他们保护西江渔业资源的工作与任务将变得比之前更重。渔政大队队长刘水清说:“春天到了,鱼儿开始繁衍生息。我们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心里才踏实。”

人员虽少 却护83公里河段周全

3条艇、5个人,看起来配置十分“简陋”的渔政大队却守护着德庆范围内长达83公里的西江河段。刘水清告诉记者,渔政大队在2016年前,队员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现在,队伍中最年长的队员已在岗近30年。多年来,渔政大队除完成各类工作任务外,也以实际行动保护西江流域水生生态环境,维护西江渔业资源生态平衡,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禁渔期开始后,渔政大队的5名队员全部上岗,日夜巡航,每次至少20公里,更不定时出击,确保禁渔有序。

为在巡航中及时发现河面上的异样,并尽可能降低巡航危险性,将83公里河段中渔船泊岸的位置、每一处礁石的位置等谙熟于心是渔政大队每个人的“必修课”。工作船在河中飞驰,刘水清却“眼尖”地发现一个漂浮的瓶子十分奇怪,“过去看看!”当他拿起瓶子,果然发现瓶子连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另一头连着的东西十分沉重。“发现河中有人偷放渔网、虾笼我们就会没收。”禁渔期间,渔政大队通过常态化巡查等多种手段开展渔业行政管理,力争做到“江中无渔船,岸边无网具,市场无江鱼,渔民有保障”。

伪装潜藏 想方设法完成执法

短则两三个小时,长则通宵的巡航是渔政大队每日工作的“重头戏”,因为狡猾的非法捕鱼者总在夜间出没。一次,队员们敏锐发现有人在河中电鱼后立即小心靠近,不料惊动了电鱼船上的人,惊险的追逐“戏码”便在深夜的河道上演。电鱼船快速逃离现场,渔政大队便在仅靠月色照明的河道上紧紧追赶,他们既要保证不被“甩掉”,又要留心河道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阻碍,执法取证变得异常困难。“由于电鱼船功率较大,我们追出将近20公里,还是未能追上。”刘水清遗憾地说。

执法困难不限于此。为躲避渔政大队检查,曾有不法分子在河岸设置岗哨,使用大灯照射河面,发现渔政人员出现,便会立即停止捕鱼并快速逃离。为更好地守护西江渔业资源,渔政大队想方设法与不法分子“对战”——提前布局防“盯梢”、全员伪装、常用工作船换成橡皮艇……有时队员们会冒险行驶在河道两旁隐患较多的阴影处“隐身”,或者耐心等大型货船经过,再“藏”在货船后缓慢接近非法捕鱼船。刘水清打趣道:“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的执法,有时比他们还要偷偷摸摸。”

增殖放流 致力调控渔业资源

除了加强执法,渔政大队还通过协助德庆县开展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巢等活动,着力调控渔业资源。航行至德庆县新圩镇赤土村附近河面时,记者看到,长达1公里、能助西江鱼类更好繁殖的人工鱼巢完好地在河面漂浮。这里是刘水清和队员们每次巡河都不忘检查的地方。但更让渔政大队队员们挂心的,是位于回龙镇绿水江段的西江广东鲂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1992年起,每一代德庆渔政人都会在保护区禁渔期间驻守于此,从源头上保护广东鲂这一广东省独有的鱼类资源。因为是全天值勤执法,队员们吃住都在河边的养殖渔排上,他们每日吃鱼、用河水洗澡,俨然已成“水上人家”。因为保护得当,有数据显示,1992年以前,广东鲂单一品种捕捞量占总捕捞量比例下降到约6%。如今,广东鲂在西江的资源非常丰富,分布于西江各河段。

渔政大队还积极更新设备、加强专业技能、发展“线人”“渔民督察员”等,切实保护西江渔业资源。

新闻推荐

德庆《纪检监察微讲堂》开播

西江日报讯(记者苏燕君通讯员梁广李静雯)近日,由德庆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纪检监察微讲堂》电视专题栏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