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底色 “扮靓”绿水青山植树植绿让肇庆焕发发展生机

西江日报 2019-03-12 01:04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春回大地,生机勃发。走进羚羊峡古栈道森林公园,从黄村广场入口沿石梯而上,可见石梯尽头的小山坡上,一棵棵饱经春雨滋润的天竺桂悉数换上精神抖擞的“绿衣裳”,个头将近7米高。在两年前,这些当时只有3米高的小树苗,由肇庆市四套班子成员、市直部门干部、驻肇解放军部队、武警消防官兵等组成的义务植树队伍运到山上,与秋枫、海南红豆、红桂木等9个品种的优质阔叶树苗一同种下,筑成了一片“清风林”,为公园自然生态添上新绿。

“这些阔叶树苗种下的地方,原先是成片单一的桉树林,通过义务植树活动,种桉树的地方重新套种上了多品种的优质阔叶树种,对生物多样性、固碳保水等方面都很有意义。”北岭林场副场长李永富介绍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直以来,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地理特点的肇庆,始终坚持走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道路,植树植绿工作从未间断。

“上世纪90年代前,植绿首要任务是消灭荒山,因而多种上松树、桉树等生长速度快的树种;之后开始更多考虑生态为主,于是原本种松、种桉的地方逐渐套种上乡土阔叶树种。”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陈荣雄表示,近年肇庆市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结合了林相改造工作一并推进,通过义务植树,森林结构由单一到多样化,更利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位于鼎湖区坑口街道红岭村背200多亩的乡土阔叶林,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每棵原只有1米多个头的套种树苗已长到10多米高,除了优化了原来山头的森林质量,这些具备一定防火功能的树林,还构成了红岭村及鼎湖山周边一道坚固防火线。李永富告诉记者,过去这片山林为纯松林,山间掉满了松毛,防火等级低。从2009年开始,红岭村背及周边山头陆续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将原来种松的位置套种上荷木、樟树等乡土阔叶树种,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据统计,十年间,通过义务植树活动,红岭村背一直延伸至鼎湖山交界的山头,共种上2500亩的阔叶林,目前皆长势良好。

“‘混比纯好,阔比针佳’。相对于改造前的纯林结构,由多种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可进一步优化林间结构,提高森林质量,还利于防御山火,而且阔叶树种比针叶等其他树种,更能发挥保水固碳的效果。”李永富介绍说。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着手增绿“大动作”的同时,肇庆市还注重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让点点绿色种到更多市民的心田。从2014年开始,肇庆市在全省率先将每年3月份定为“全民增绿活动月”,由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引领社会各界履行法定义务,先后开展森林公园绿化树木认种认捐活动、“爱心认种·绿满星湖”、“巾帼林”、“领事林”、“清风林”等主题增绿活动,提高广大市民植绿、播绿、爱绿意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113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下了358多万株新树苗,为肇庆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美丽肇庆应有的贡献。

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近年市林业部门积极推进乡村造林绿化工作,对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残次林)、低效纯松林和布局不合理的桉树,采用人工造林、套种补植、更新改造、封山育林等措施,不断优化森林结构,森林资源得到培育和保护,提升环境生态功能。同时大力开展服务林农“三下乡”活动,发放林业宣传资料、良种苗木等,用一片片绿色“扮靓”村居环境,得到林农群众普遍欢迎。

通过“增绿活动月”等造林绿化的活动,肇庆市把一颗颗绿色种子播在了更多的山间,还撒在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心间,形成了“全民种树、人人护绿”的良好氛围。如今,肇庆市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70.6%,为珠三角城市中最高。城街乡道、山间心田,那一抹抹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已成为肇庆市最漂亮的生命底色,宜居、宜游、宜业的“森林之都·美丽肇庆”,正在全市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谈新时代政协履职”记者会,委员霍启刚谈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青年是大机遇

霍启刚。新华社发南都讯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新时代政协履职”记者会。有记者向委员霍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