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政协委员朱鼎健为粤港澳大湾区连续发声: 打出“组合拳”共建粤港澳人文湾区 聚焦大湾区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黄丽娜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刚刚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委员,围绕大湾区建设有更多感受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长期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为大湾区建设发声,2018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的6份提案中就有4份与大湾区相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鼎健表示,很开心看到他去年所提的4份提案中有很多具体的观点在规划纲要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推动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和促进人才流动等方面,“我在《关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互动合作的建议》中提到,三地要共建高校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加强职业教育合作交流等,都在规划纲要‘打造人才和教育高地中’得到了体现”。此外,《以多种方式加深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多措并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等提案中的建议也在规划纲要“拓展人文湾区”“拓宽就业创业空间”中得到体现。
今年两会上,朱鼎健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鼓与呼。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标的是纽约、旧金山、东京这三个国际一流湾区,“提到纽约,大家都知道它不仅是经济大都市,也是公认的国际文化城市,‘世界之都’。所以大湾区的发展不仅是要在经济上对标这些一流湾区,重点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湾区,要在整体综合实力上、在人文实力上,对标世界三大湾区的水平”。
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人才至关重要,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需要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湾区。“三地应该加强联动,打出组合拳,提升湾区的吸引力,让湾区成为一个整体都市群,满足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需求”。比如,人才来到湾区,可以选择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生活;也可以选择在深圳工作,让孩子到香港接受教育,“通过这些灵活的组合,让人才在湾区能有最好的就业、创业平台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更多助力”。
朱鼎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经济总量、人口红利和政策优势,“作为港区的全国政协委员,我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国际国内资源,将更多国际优质品牌和服务带入内地,助力共建粤港澳人文湾区、休闲湾区。我对大湾区的美好前景充满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孙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和民生保障成为热议话题。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儿童医疗保障、助产士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交了4份提案。
加速发展大湾区养老产业
落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发展优质养老服务,是孟丽红关注的重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大湾区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推动大湾区养老事业发展。香港与内地均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香港养老事业发展有行业经验,但香港存在人多地少、养老成本高、人手短缺、养老服务需求大等问题。”孟丽红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建立粤港养老服务合作试点地区。比如,佛山、肇庆等地区毗邻港澳,高铁可达,交通便捷,自然环境好,具有良好条件,可以试点建设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同时,粤港两地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便民措施,内地可在税收及用地、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香港可在养老福利及便利港人来内地养老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推进医养结合、社区养老
推进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健康、智慧养老新业态。孟丽红建议,支持优质社会资本举办高端、个性化社区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并推广养老机构与医院、居住社区、智慧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共享资源,提供快速诊疗、医治、护理、康复服务。
孟丽红还指出,养老行业投入成本高、营利点低,需给予资质、税收优惠政策;在法律上完善、明确医养型养老机构的制度标准、法律责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此外,医保定点向医养结合型机构松绑倾斜,将适量的医保及商业保险资金引向医养结合领域,为医养结合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内地空间大、环境优美、人力资源充沛,但养老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面临诸如高龄老人数量大、基础疾病多、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没有系统的培训机制、流动性大;保险参与程度低,养老机构抵抗纠纷或意外事故等风险能力低;运营成本高、利润低、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体验感差等问题”。
孟丽红建议港澳与内地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共同提升养老康复产业发展。
粤港两地可在相关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和技术培训学院开展合作、交流,引进香港护理人才的同时,推进养老领域职业资格制度建立、互认,加强粤港澳社工、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交流。
借鉴香港对养老机构实行“优质管理”的理念,即提高员工素质,提升员工福利待遇、归属感、专业技能,提供专业培训,以优质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湾区 旅游业应发挥重要作用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张璐瑶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布局中,广东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怎么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4日,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做客羊城晚报全媒体直播间,她告诉记者,此次上会,她特别关注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今年,她一共准备了18条建议,其中包括推动港澳同胞入境内地自驾便利化、促进粤港澳三地便利往来的建议。
“香港和澳门市民能不能开着自己的车到内地探亲访友,到内地自驾游?他们的驾驶证能不能在大湾区内通行?能否简化他们在大湾区内的出入境手续?”在建议中,黄细花提出,希望公安部进一步便利化申领临时驾照,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单向直接认可港澳驾照。
“经济发展是为了让人留下来,让粤港澳大湾区变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旅游业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黄细花说。
如何发挥好广东的优势旅游资源?黄细花认为,香港在郊外公园、徒步路线等方面的旅游基础设施设计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可以引进他们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为大湾区打造一个好的旅游度假基础,让更多的香港、澳门游客到内地来度假。
“我们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湾区。人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创业,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不仅能为大湾区吸引人、留住人,也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观光。”她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
建议为大湾区中医药 创新中心提供政策支持
羊城晚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丰西西报道: 此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带来了关于将中医药科技创新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案。
卢传坚建议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以粤港澳科技合作为基础,助推中医药创新走向国际,探索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渠道,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以国际传统医学临床指南等标准化工作为抓手,推进中医药规范化服务走向国际。
图/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宋金峪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严炯明)昨日,记者从肇庆市文明委了解到,为促进肇庆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小学精神文明建设,全市今年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