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民间小调唱一幅挖笋图
天色刚刚透亮,一群孩子背着竹篓,走进翠绿的竹林去挖笋,汗水挂在脸上,露珠打湿衣袖,虽是艰辛,却一路留下串串笑声和打闹声……一幅充满纯真、童趣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毫无疑问,歌曲《挖笋谣》的画面感是很强的。作为儿童歌曲,它能够将听众引入一个如梦的、充满童真的情景中,并能够轻易地做到作者、演唱者、听众之间的情感交往,它除了在形式上具备一般儿童歌曲简单而有趣的特征之外,其内容的丰富和深刻以及它所体现的民族性、时代性才是它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主要因素。
《挖笋谣》是用广宁话来演唱的。广宁方言在庞大的粤语语系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方言的妥贴与亲切,很容易唤起词曲作者、演唱者、听众的情感记忆,从而提升音乐的亲切感。广宁话加上儿童夸张的语气语言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挖笋的快乐和情趣,也充分地展示了歌曲的民族性、地方性。
《挖笋谣》的主要音调是以纯五度为框架、四声羽调式(la、do、re、mi)为主,具有粤北客家民歌《落水天》相类似的旋律风格特征,这一调式是客家音乐典型的和最普遍的,因此它是粤北地区人民根深蒂固的文化记忆。虽然《挖笋谣》在节奏、旋律结构、音乐情感上具有与《落水天》不同的特征,但文化记忆的不可磨灭决定了《挖笋谣》音乐所具有的民族性也是引起词曲作者、演唱者、听众的情感记忆的主要因素。
但作者并没有完全局限于传统民间音乐的手法,在音乐演唱形式和音乐结构的布局中,采用了童声合唱的形式,音乐也随着音乐的展开由第一段的和声性二声部变为中间段的模仿性二声部、再到再现段的综合性三声部,声部变化较为丰富,音乐的三部性原则也较为突出。在第一段与中间段的连接部巧妙地将四声羽调式中所回避的sol运用进来,在色彩上起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歌曲中也运用了我国传统的一些作曲手法,如尾声中的垛板,但这并不能淡化《挖笋谣》音乐中所表露出的时代性。
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来表现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我国民间音乐发展的一个突破,是当代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结果。虽然《挖笋谣》在和声声部的编配上、在旋律的展开上仍有较大的修改空间,但由于它的真实和准确,它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作品。
孙家国(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谢江涛特约记者凌杰通讯员冯铁成陈飞)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广宁县主要领导组织慰问组先后到该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