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花街 行大运

中山日报 2019-02-03 01:38

▲1987年小榄迎春花市。中山市档案馆提供▲买年桔的市民。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谭朝稳

快过年了,总有朋友问,我要的年味呢,在哪里?也有人笑谈,寻年味?北有庙会,南有花街,全都年味满满呀。花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市,又称为迎春花市。广东人爱花,省会广州称为花城。过年前逛花街,是岭南的一项传统民俗,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人普遍有“无花不成年”、“花开富贵”、“逛花街,行大运”的心理。红红火火的迎春花会,是岭南人腊月里不可或缺的生活印记,也是大家珍贵的集体记忆。

岭南花市最早记载于明末清初

岭南花卉栽培源远流长。唐代《岭南录异》记:汉代古南越之花木,如指甲花、昌蒲、桂花等就曾经被移植到汉代的京都长安(今西安);同时,《中山农业志》载,有素馨与茉莉自广州向珠江三角洲各地移栽,可见,珠江三角洲至少在2000年前就有花卉栽培了。而岭南花市,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其提及“广东有四市”,“其一为花市,在广州的七门。”

至于古称香山的中山,宋代《太平寰宇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可见,中山境内一直有丰富的花卉资源。《中山农业志》载,至明代,中山出现了花木种植业,中山境内花卉栽培,以小榄艺菊为最早。民国时期,年前逛花街,已成了中山人的固定节目,也是中山市民年底的重头戏,大家都希望去迎春花市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以便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年桔”谐音“年吉”,中山人的至爱

中山传统迎春花市多在沙岗墟一带。早年,摆卖时间紧接着年二十六的年晚墟。当时花市大约在从太平路与孙文西路交会处开始,向东延伸至榕树头一带。实力殷实的花农,一般会提前投得这些地段马路两旁的摊位,一到晚上,他们通常会在摊位挂出几盏比白炽灯还要亮的充气煤油灯,俗称“大光灯”,把花档照得亮如白昼,鲜花显得更艳丽、妩媚。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光灯逐渐为高瓦数的电灯泡或众多日光灯代替。

迎春花市较常见的是切花,俗称散花、花脚,即从整株花卉中截取一枝枝花枝,按枝出售,传统的切花主要有桃花、银柳、吊钟花、蝴蝶兰、红掌、菊花等。当然也有价格不菲的盆花和盆景。早年,花市摆卖的,尤以年桔和采自五桂山的吊钟最受欢迎。

“年桔”谐音“年吉”,是中山人至爱,不管是金桔、四季桔、朱砂桔,间或还有盆栽的柚子、佛手等,在人们心里都是祥瑞,谁都愿意捧个“大吉大利”回家。

至于吊钟,生在人迹罕至的山谷野涧,立秋以后叶子落尽,腊尽春回时长出串串花蕾,绽开后,是簇簇粉红色或白色、宛若玻璃般晶莹剔透的小铃铛,风吹过,满树铃铛晃动,仿佛唱响天籁之音。民间向来有“金钟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因此,中山人将之视作“摇钱树”。近年来,花市上的吊钟多从粤中四会、广宁等地采购,长途贩运而来。

中山人钟意的年花,还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金盏银盘,雅号“凌波仙子”的水仙,它极得文人雅士欢心。他们往往买回晒干的水仙头,回家放在盛着鹅卵石的盆子里,等它发芽后,小心地用刀把水仙头割开,让其长出各种造型,号称“龙爪”。

后来沙岗墟几度搬迁,花市也跟着改变。现在的沙岗墟迎春花市设在东区起湾道,开市时长也从当初的三四天延长至如今的十天。与此同时,小榄、古镇、东升、坦洲等地,也开始举办迎春花市。除传统花果外,现在的迎春花市也多了各式应节饰物,如盆景、特色根雕、茶艺、陶瓷、转运锦鲤、宠物等。而逛花街的,除了本地人,还有外地游客,甚至国外客人。

华灯初上时

花海中徜徉

中山人逛花街,一般从晚饭后华灯初上开始,晚上10时达到高潮。人们一走进“迎春花市”,就如走入一条花香四溢、铺金叠翠的彩色长河。这条河里流淌着芳香,飘荡着笑声。一条大街,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有骑在父母身上,看着美丽鲜花和欢乐人群,兴奋挥动双手的孩子;有高高举着象征新年好“意头”鲜花的买家;有随风飘动的气球、风车。笑声、歌声、讨价还价声,充满了整条花街。

在花市里倘佯,买花的、卖花的,都眼里看着花,嘴里说着花,手里举着花,肩上扛着花。进入其中,哪怕一时半会,那百花齐放的斑斓会令你陶醉,那清芬的花香,会使你心清,那无数人灿烂的笑容,会使你怡然。尤其,身边都是家人朋友,一起在花团锦簇与欢声笑语的氛围里相聚,何其温馨,又何其美妙!

所以,如果您喜欢东方的年节氛围,期待沾染一身鲜花的祥瑞,不妨在过年前,去逛花街,挤进那芬芳四溢的花市,感受那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享受年节的喜悦。

新闻推荐

中国四会举办玉器文化节

2018中国四会玉器文化节21日在四会市开幕,玉石雕刻精品展也同期亮相,众多质地优良、工艺精湛的玉器珍品惊艳动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