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怀集的白糍情□ 李文幸

西江日报 2019-02-02 09:23

在怀集城乡,逢年过节的喜庆盛事活动中,人们总少不了要用糯米制作白糍,如今,白糍还走进了怀集的酒楼食肆,成为餐桌上的特色糕点。

白糍,扁圆雪白的“大饼”状,由糯米制作,是怀集县民间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一种是由糯米粉和热开水搅匀煮成糍团,加工而成的当地俗称“白糍嫩”;另一种则是用蒸煮熟透的糯米饭舂成糍团后制作而成,也就是“舂白糍”,制作中要使用石碓窝(又称白糍臼)和木杵器具。

白糍,在连接亲情友情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节日里舂的白糍,除了自己吃外,大部分都是赠送给回娘家的女子,对那些没来“过节”的亲戚友人,主人家还要“兵分多路”,肩挑手挽大包小袋的白糍,逐一上门分送馈赠。馈赠者以白糍有无米粒、白净的程度如何来展示自己制作手艺的高低。

白糍需要糯米主料和生油、红(白)糖、花生仁、鸡蛋黄等馅料辅料。舂白糍需要准备好放置白糍的蕉叶、箩筐、簸箕等,需要提早把蒸煮糯米的木蒸笼,舂糯米的石碓窝和木杵器具备好。这需要多户人家一起共同配合:主妇们负责浸糯米、架蒸笼和搓糍饼等工序,老人们负责烧火蒸煮糯米和温热用以防止糍团粘手的蛋黄油,男人们负责最为费力的舂糯米。由于糯米饭越舂越黏,越舂越吃力,常常弄到干活的人满头大汗,手掌起泡,于是需要轮流上阵“作战”,因而在过去,衡量一家人的贫富,衡量年景的好坏,衡量人丁的兴旺,就看其舂白糍的多少。

白糍可以一边做一边吃,刚做出来的白糍,绵软柔韧、温热圆扁,泛着光泽,米香四溢,最适合直接入口嚼食,味道越嚼越香甜。可以把白糍掰成小块煮“芥菜白糍汤”,也可以做成“笋丝炒白糍”,味道特别。煎是较普通的吃法,煎至两面脆中间软,外酥里嫩,色泽金黄,再用锅铲切成小块上碟食用,味道越嚼越香甜,再配一碗茶粥,更是滋味无穷。

白糍好吃,舂白糍热闹、过瘾。舂白糍简直就是农家人排演团结和谐的协奏曲:热烘烘的灶火将笼里的糯米蒸煮几个小时后,满屋飘起了浓浓的诱人糯米饭香。揭开蒸笼盖,将蒸煮熟透的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进石碓窝里,两个青壮年男子一人拿一木杵,弓箭步面对面站着,你上我下,你来我往,你进我退,围着碓窝左旋右转,默契配合,舂到起劲时,甚至口里还“嘿!嘿!”哼着号子,节奏感非常强烈,那动作就像跳“锅庄舞”。随着两人你一杵我一杵的“咚咚”的碓声和使劲发力的吆喝声,还有孩童们看热闹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如音乐晚会上演奏的和谐悦耳的交响曲……

主妇们围坐在一个大盆旁边,双手涂上既防烫又防粘的蛋黄油,将糍团分捏揉成圆圆的小团,包裹或甜或咸的花生馅,再经巧手搓压拍打,一个个扁圆形的饼状白糍就做成了,然后叠放在垫着蕉叶的簸箕晾干。做好的白糍着实可爱诱人,让人垂涎欲滴。

怀集人喜欢白糍,这不仅仅是为了吃,重要的还是为了舂糍的欢乐。大家要比谁家舂白糍的臼数多,评谁的搓揉包裹的白糍圆,大伙在舂白糍的过程中笑话叙亲情和谈古论今,共享和谐共融的喜庆与欢乐。

圆圆扁扁的白糍,像月亮清透,像太阳圆满,寓意家家户户和和睦睦、团团圆圆。有黏性的白糍是“胶”,把亲朋好友间的亲情友谊粘连在一起,把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和谐粘连在一起。舂白糍,连接着乡亲邻里和亲戚友人间的亲情友谊,大家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和谐共融、同享劳动果实,这是朴素的乡情。

或许是时代的进步,或许是机械制造的发达,或许是人们嫌弃手工做白糍耗时费劲,如今,聪明的商家开发了半成品的白糍,买回来原料稍作加工就可以做成白糍了,有的人干脆到市场上买现成的白糍。悠悠乡情,还是要在繁琐的舂白糍的过程中慢慢感悟的。

新闻推荐

怀集县凤岗镇上良村退伍军人刘有参种植甜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刘有参。西江日报通讯员谭扬汉摄近日,在怀集县冷坑镇高松村的大秋甜杮基地,只见田地上种植的甜杮树挂果累累,掀开包裹的纸袋...

 
相关新闻